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2022-11-24 10:34张兰萍
新课程 2022年18期
关键词:汉字传统语文

张兰萍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茨滩小学,甘肃 白银)

进入新时期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旨在优化人文教育路径,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以便实现全面培养其语文素养的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是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更是每个中国人血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利用小学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既是学科特点决定的,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可以在启蒙阶段给予学生有利的引导,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依托日常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便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其正确的文化观,促使其主动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要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同时能够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民族大义,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促进其健全发展。

(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内容,不断丰富其学习资源,并使之在此过程中储备更多语言素材、写作表达技巧等,继而不断提升其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辅助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借助诗词教学活动引入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模块,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清平乐·村居》时,可以先为学生补充与词牌名有关的知识,且可以播放网络上流传的演唱本首词的音频,使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且可以播放诵读音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同时找出词中押韵的汉字,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体会,并配上合适的乐曲,体现出宋词的音乐美。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插图,直观呈现这首词描绘的田园生活,并要求学生对照图文,想象词人作为旁观者的心情,然后在班级中分享。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这首词的曲调、句数以及字数规律,并要求他们进行填词创作,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使之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组织经典诵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中挖掘更多传统文化,对其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从而推动其健康成长。例如,每天可以利用早读、课前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之轮流阅读《弟子规》《百孝篇》《论语》《让世界因我而美丽》《道德经》等作品,且可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他们进行诵读竞赛。或是指导学生自主制作一些小道具,将自己打扮成古人的样子,并模仿其读书的模样,然后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自己所读的经典诵读作品内容呈现出来,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读作品写感悟,此时既可手写,也可以利用手机等智能化设备来分享电子版的感受,有助于切实提升他们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成效,并促进其感知力、表达力的发展,同时使之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不断完善其价值取向。

(三)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品味优秀传统文化

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有效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可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遨游汉字王国”设计实践活动,先要求学生到课下搜集“仓颉造字”的故事以及汉字的发展演变史,再鼓励他们临摹甲骨文、小篆等文字,接着要求学生搜集字谜,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新时期发明的谜语,还要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汉字的构字规律、楷书的书写方法,然后再于班级中分享。通过“讲汉字故事—分享个人书写作品—猜字谜—分析汉字构成规律”这一系列活动来深化其印象,使之感受到汉字之美,切实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将语文学科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媒介,可以起到良好的熏陶、教化和感染作用,促使学生在储备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承担起个人职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以多元形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其魅力,同时进行解读和吸收,以便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并使之在内化、应用的过程中将其传承下去,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