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落风骨鉴 建树硕果累
——忆恩师梅建主任

2022-11-24 12:08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千古结核病澳门

沈鑫

作者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所,上海 200336

2022年1月5日于我而言,是痛彻心扉的一天,天空也蒙上了一层灰色。这种巨大的悲痛源自我的恩师,吾辈楷模,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一代开拓者——梅建主任,溘然长逝。恩师走好,谨以此文,再次寄托我对您的无尽哀思。

四十余载结防生涯,沪澳两地结防支柱。潜心科研,您高屋建瓴,成果显著。倾心育人,您春风化雨,毫无保留。全心履职,您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您是我辈领路人,是儒雅师长,更像是慈爱父辈,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音容宛在,风骨永存。

梅建主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结核病防治事业,如今斯人已去,但我会永远铭记:

远去的是身形相貌,但学术精神永恒不灭

您留下的是——学问千古。

您身体力行的教我们如何做学问。

下基层、进医院、跑社区、访病人,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做精、做细、做实、做好”。是您,教会了我们从精通书本到走出书本,做一个身先士卒的好榜样。

白衣仁心,情系苍生,持续数月深入贫困患者家庭调研医疗负担,为结核病患者争取到减免治疗政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肺结核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您,教会了我们以患者为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从临床医生,到“曲突徙薪”的疾控人;从治愈肺结核患者,到把结核病防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是您,教会了我们跨学科发挥协同效应,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您和我的导师高谦教授一起,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开展全人群的结核病传播模式和规律研究,被国际赞誉为“结核病防治的新观念”。是您,教会了我们不畏艰险,勇攀学术高峰。

您的离去,结核病防治领域痛失一位攻坚克难的攀登者。

远去的是良师益友,但言传身教永世不忘

您留下的是——师德千古。

您是老一辈结防专家陈恒主任眼中“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周转于各个科室的结防战士”;

您是结防同辈眼中“学贯中西,温润如玉,乐于分享”的儒雅君子;

您在主管上海结防工作时,无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都是全市结防同道的坚强后盾。

但我更愿意分享一些细节,一些与您相识20年,与您在上海市疾控共事12年中,不为大众所知的细节:

您是那个上午肾结石发作去医院进行超声碎石,下午就飞赴都江堰,前线指导救灾援建的铁人。您就是这样,工作为重,患者为重,自己永远排在最后一位。

您是那个不辞万难,就算历经多次改签,一下飞机,就携夫人拉着行李箱,赶赴科室小辈婚礼的长者。您就是这样,关心爱护着科室每个年轻人的生活。

您是那个把“事业留人”念兹在兹,时刻考虑着结防阵线青年医生发展,度身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争取各类进修机会的师长。

您的离去,结核病防治队伍痛失一位同袍共战的好领导。

远去的是领路先驱,但防痨丰碑永垂不朽

您留下的是——事业千古。

您不仅是上海市结防工作的开拓者,也是全国著名专家,学术思想开放、胸襟宽广,传道、授业、解惑,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您多次参加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编制,参与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及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任务书的编写工作。翻开您的工作记录册,功勋彪炳:

20世纪90年代,您参与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以家庭督导为基础的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

1997年,您远赴中国澳门,确保了中国澳门在顺利交接及平稳过渡期间,在澳市民能够享受高质量的结核病医疗卫生服务;

2001年,您回到上海工作,作为主要创立者之一和实践者,建立并完善了上海市“三位一体”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获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被誉为“上海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2013年,您退休后依旧牵挂着澳门同胞,再次选择远赴中国澳门,带领中国澳门全面建立现代结核病防治体系,培养了大批结核病防治骨干,为中国澳门结核病防治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您的离去,于上海、于全国,都是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一大损失。

昔人已乘黄鹤去。您未竟的事业,我们会赓续前行。您的家人,我们将携手守护。望您化作照亮前路的那束光,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鼓舞着我们披荆斩棘,激励着我们实现誓言和承诺:为终结结核病流行而努力,不胜不休。

厚谊长存,深恩永志。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千古结核病澳门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秋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荏苒时光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