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实施“六精法”复习策略,落实生物学高考备考计划

2022-11-24 17:06
新课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真题考点生物学

杨 辉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四中学,甘肃 庆阳)

对高考备考而言,首先要搞清楚高考“方向”,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否则,就如高考结束,考生说:“高三一年我刷了十几本理综资料,自认为理综训练的题型、套路已经掌握的挺多的了。然而全国卷命题人反套路反押题能力极强,这卷子出得特别反套路,市面上的押题卷、猜题卷最后一卷我基本上都做了,结果当然是它押什么,全国卷就不考什么……知识点好像也没有考到,很多我不会的,深深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刷题都是白忙活。”老师说:“今年的理综对能力的考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仅仅注重对知识的考查,更把考查重心逐渐转移到能力上。这是高考做出的改变,也是趋势。可能以后对能力的考查会加重。因此,靠‘囫囵吞枣’学知识考高分基本不太可能了。”

一、备考目标

高考备考生物学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一轮复习备考的升华,是三轮复习备考的保障。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讲和练的“度”,若讲多练少,无疑变成了一轮的重复,若讲少练多,则提前进入三轮复习,显得很“尴尬”,备考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复习方法科学、策略优化、思路清晰,则效率一定会倍增,同时大幅度增分才有保障。那么,对于高考备考中非常关键的生物学二轮复习,我们应该如何备考呢?要达到三个目的:(1)从“紧扣教材,夯实基础”转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的模块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核心考点、高频考点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把握高考题中选择题、填空题、图形题、实验题、列表题等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做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解题规律,并进行反思、总结,以便于更上层楼。为此,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备考中要遵循“六精”原则,即精讲点拨、精打细算、精准定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耕细作。

二、高考备考生物学二轮复习策略

(一)精讲点拨——形成模式;强化训练——形成公式

有教法就有学法,有题就有解法,有解法就有“巧解”,有“巧解”就能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就能点燃学生兴趣,点燃学生兴趣就能让学生把学习放在心里,把学习放在心里,就能全力以赴冲刺高考、决战高考,不留遗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押题卷、绝密卷、模拟卷,试卷是做不完的,原创题、绝密题、模拟题,题是刷不完的,试题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讲不完的。解生物学习题时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形成模式,进而形成公式,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张“捕鱼的网”。例如,高考模拟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流入海水网箱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能量流动是核心考点“生态”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更是考试的“焦点”,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而流入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包括食物中的能量、饲料中的化学能等。搞清楚这个关系,学生遇到“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时,只需要区分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还是自然生态系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判断清楚直接写答案就行。

当下都流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针对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备考,好的学习方法就要强化训练、反复训练,形成公式。再比如,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它自己同化的,而是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具体归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流动到分解者中的能量。反过来讲,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流动到分解者的能量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其自身的遗体、残枝落叶等,另一部分是下一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学生遇到此类习题只需要找对应的粪便量及分解者的分解量即可。在周考、月考、联考、模拟考、冲刺考、压轴考等考试中,要注重概括、归纳、总结,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方法、规律。

(二)精打细算——聚焦“选1”;聚焦“选1”——更上层楼

“选修1”教材中的内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的知识是生物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在高考中选修部分是学生最容易拿分的试题,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入手,想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督促学生从题干中找“题眼”,掌握做题的要点、技巧和方法。

1.勤跟严管,抽查落实

虽然《关于做好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但是减少死记并不等于弱化“记忆”,“选1”中一部分知识点需要熟记才能解答相应的高考题,而教师要做的是勤跟严管,抽查落实。

2.构建知识网络图,形成体系

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以便使知识点系统化,形成体系,例如,在“传统的发酵技术”中,先构建传统的发酵技术包括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在划分果酒制作中包括利用的菌种、发酵的原理、果酒制作的装置、制作者注意的事项等,然后再纵向比较它们的菌种、制作原理、制作装置、制作过程、注意事项的异同点等。

3.讲评试卷,37 题排第一

每次讲评试卷时,先讲理综试卷第37 题,学生先讲解,教师补充并且拓展,并且要求学生整理试卷时把37题对应的知识点用红笔写在试题旁边,针对学生不理解内容的反复讲。

(三)精准定位——核心考点;异曲同工——从易到难

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备考不但要紧紧抓住高中生物学“四大核心考点”,即代谢、遗传、调节、生态,而且要在复习备考中打乱核心考点的顺序。从容易理解、掌握、应用到难以理解、掌握、应用,从高考中容易拿分到高考中难以拿分,依次复习“生态、调节、代谢、遗传”。核心考点中,相对于遗传来说,生态、调节、代谢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容易在考试中拿分。在二轮备考复习讲解理综试卷生物学部分考题时,按照生态、调节、代谢、遗传先选择后简答的顺序讲解,即先讲解理综试卷中关于“生态”部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再讲解“调节”部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坚持一段时间,学生慢慢地就能自然地体会到四大核心考点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在考试中如何解答才能做得又快又准确。例如,纵观高考真题全国卷II 卷对核心考点“调节”部分的考查,从2013 年到2021 年9 年时间每年都有一道选择题加一道简答题,即主干知识年年考。“调节”部分的考查集中在神经调节部分、体液调节部分、免疫调节部分,其中体液调节部分相对考查较多,属于高频考点,体液调节部分对于“甲状腺激素”的考查相对较多。

(四)精益求精——构建知识网络;穿针引线——形成知识体系

高考题综合性强,层层设障,处处“陷阱”,一不小心就掉“井”里了,所以做题时需要胆大心细、处处留心,需要一双“火眼金睛”,使其现出“原形”。那么,在二轮复习中就要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以便于使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把高中生物学教材的主线拉出来,然后再用分支法建立一个点实、线清、面广的生物学知识网络体系,形成知识体系在遇到综合性试题的时候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去解答习题。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利用希沃白板5 中思维导图功能,效果好。

(五)精雕细琢——构建微专题;胜在细节——解决大问题

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构建微专题。微专题能使考点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既做到对考点的“并联”,又做到对考点的“串联”;既能突破重难点,又能解决大问题。例如,构建蛋白质专题、氨基酸知识专题、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水专题、“同位素示踪法”专题、实验中酒精作用专题、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专题、假说演绎法专题、测定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专题、遗传与育种专题、物质具有专一性(特异性)专题、“组织水肿”专题、几种酶的比较专题、曲线表示知识点归纳专题、“稳态”专题、从图看生物学专题、基因与基因工程专题等。

(六)精耕细作——选用高考真题;重在效率——避免过度训练

生物学二轮复习备考精选习题特别重要,习题重在加深巩固学习效果,要避免过度训练、重复训练和“机械刷题”现象的出现。选用近五年全国I、II、III 卷和海南卷(全国卷不分家,和海南卷同一个命题组)训练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知道,一份好的高考试卷要经过命题组专家们的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千锤百炼,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历年高考真题在出题思路、难度和考试热点等方面均和今年考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高考真题兼备模拟题的优点,避开了模拟题的不足。将高考真题研究透彻,就意味着考生将高考题的“套路”“陷阱”摸清楚了,在考试中可以有效避免,同时也熟悉了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式,能科学、真实地检测自己对核心考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审题、解题能力。在做历年真题时,不能简单化,要细细品味其中滋味,一定要有针对性,对核心考点题进行着重练习及反复练习,同时还应弄清每一道错题,对做过的真题要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才能真正达到做高考真题的效果,真正达到“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

三、结语

生物学二轮复习是高考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一名优秀的高三复习备考指导教师应该是优秀的高考“教练员”,而不是题海战术中的“陪练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重复地、简单地、机械地“刷题”。因此,在复习中既要遵循“六精”原则,同时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学生精准地把握方向,总结提炼解题方法,归纳、积累解题技巧。

猜你喜欢
真题考点生物学
玩转高考真题
沉淀溶解平衡的考点突破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中考英语真题演练(一)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高考真题训练之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