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双主互动”探究模式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022-11-24 17:06王筱咏
新课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师生物理

王筱咏

(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甘肃 定西)

“双主互动”探究模式可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这就要求广大一线物理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双主互动”探究模式,分析目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可行性强的物理教学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希望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促使二者的有效融合,旨在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我国物理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升互动教学的效果

(一)注重课堂导入过程

课堂导入的过程十分重要,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点多,物理原理比较复杂,因此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后,就可以利用教材中人物的背景故事、在实验过程中各个有趣的环节、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等展开教学。通过给学生讲解这些有趣的知识,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趁机将教学内容渗透进去。例如,在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让学生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的外在体现,在发现它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环节。这样,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教学开始前,教师就可以将手把模型车放在课桌上,当车从静止状态慢慢向前移动时,教师就停止推,学生就会发现汽车已经逐渐停止移动,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容易激发学生探索背后知识的兴趣。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汽车会停止移动?为什么?”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各种影响因素。然后教师趁机讲述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的停止的。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和相关历史小故事,让原本抽象的惯性理念在学生心中具体化,进而在课堂之初,学生就以最大的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对探索相关的物理知识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前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激活,进而提升思维上的创新性。

(二)参与学生讨论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物理知识进行互动讨论。在师生互动讨论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物理科学的研究进程与学生进行互动分析,帮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借助互动讨论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高效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例如,在学习“时间和位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凭借课堂上的互动讨论与学生进行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时间与时刻、位移的概念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物理科学基础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在师生的互动讨论中,教师发现学生能够针对不解的地方进行提问,而教师也尝试以互动对话的形式营造愉悦的氛围,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可针对位置、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的学习中顺利完成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物理量相互关系的掌握。物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使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认知和学习中,积极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争取在课堂上解决学习问题,攻克物理概念的认知难点。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互动教学的形式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与学习,与此同时,也更有利于师生之间针对这部分知识的互动探讨。教师可以针对物理知识进行问题设计,然后将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凭借问题探究过程的逐步引领帮助学生突破问题,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动画,邀请学生观察物体做平抛运动时的运动路线。接着,教师结合视频中展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鼓励学生一起参与物体运动规则的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探究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逐渐结合探究过程理解等效替换思想,掌握平抛运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规律。由此可见,物理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将积极参与物理学习,结合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顺利完成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物理问题的解决。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借此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的互动探究中。

(二)注重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指导,学生能顺利进行物理实验。物理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实验设备,通过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探索实验结果。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实验可能产生的变量,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而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物理知识,然后根据实验的不同变量变化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应对各种变化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关于实验现象的过程演示,首先,分别命名两个相同的铁球a 和b,并将它们挂在绳子上。当它们静止时,这两个铁球是挨着的。这时,铁球a 以一个角度拉起来,然后松开,当铁球a 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它就会与铁球b 相撞,那么同学们想一下,这两个铁球相撞后会产生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和讨论得出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的结论。而通过本实验,在多种假设的变量条件下,可以让学生获得得出实验结果的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从侧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及时总结课堂内容,巩固互动教学效果

当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邀请学生总结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堂的互动总结中全面完成物理知识的梳理与回顾,达到高中物理知识的查漏补缺目的。师生互动总结能够强化学生的复习效果,保证学生不遗漏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依然通过趣味化的课堂互动形式引领学生完成了知识学习。接着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借助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总结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复习,保证学生凭借互动总结实现物理知识的全面回顾。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针对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最低点和最高点运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促使学生在互动分析中完成知识的回顾。同时,教师请学生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最高点的临界情况,促使学生以口头总结的形式分析绳拉物体和杆拉物体物理模型的区别。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师生互动总结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投入物理课堂最后的总结活动中,还能够利用教师的帮助顺利完成物理知识的回顾和查漏补缺。

四、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

教师应该完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回应,形成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口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从而增强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达到互动教学的目标,进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对于回答正确、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表示自己的肯定与夸赞,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树立信心,切记不可过分夸赞,导致学生得意忘形。另一方面,面对回答错误、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耐心,给予学生适当的安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记不可贬低学生,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热情。

总的来说,“双主互动”探究模式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师通过展开“双主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做好课堂引导,增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焕发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展开“双主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推动自身不断调整,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师生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