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体验”教学实践方法

2022-11-24 17:06钟兴华
新课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高中语文文章

钟兴华

(海南省琼海中学,海南 琼海)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两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习惯于将二者割裂开来。伴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上述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愈加突显,如果教学工作者不加以改进、创新,势必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读写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推出之后取得了非常大的教学成效。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一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一边学习写作技巧,并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下面笔者凭借自身经验,简单阐释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2],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写作对阅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常写作或者善于写作的学生对于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写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进而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赏析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读写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大量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前提。纵观古今中外,在文学领域有较高造诣者都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在课堂上占据较大的比重,写作课程安排相对较少。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读写体验”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课堂中,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写作水平,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都能想到哪些内容?”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些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也有的学生会引用一些散文中的句子,如“荷面对秋至,此时此刻却临危不惧,坦然自若,在万般衰落之际仍然创造生命的奇迹”;甚至有的学生会想到凤凰传奇的歌曲……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说道:“刚才你们给出的答案非常好,‘荷’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或可爱,或妩媚,或高洁脱俗[4]。但是,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由此引发学生对文章《荷塘月色》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上的刺激,将“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等景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将学生带入一个“满目盛景皆如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自觉“提笔蘸墨”记录下眼前这份美好的欲望……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调动学生心中的积极情绪,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思路与灵感,进而培养其写作兴趣。

(二)大声朗读,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

文本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朗读环节予以充分的重视,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潜下心来认真、反复体会作品语言,让学生在更深层面感受文章的艺术性效果。当学生朗读到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摘抄、背诵……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做好以下重要工作:首先,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或生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搞清楚其含义;其次,标记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备注上自己认为精彩的原因,也可以抒发一些自己心中的感悟;再次,通过朗读搞清楚文章的段落结构;最后,在朗读过程中找出文章的中心主旨。通过几个明确的朗读任务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好的文章需要细细品读,否则就是在暴殄天物,实在令人惋惜[5]。优秀的文学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情感,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流于表面,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其真正的文学魅力。因此,在学生通过朗读并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例如,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圆形舒展”对应的比喻;“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妍媚多姿”运用了比喻和拟人;“若有若无、轻淡缥缈”对应的是比喻和通感……学生知道了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之后,还需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比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采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荷花娇美姿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可以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促使写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与突破。

(四)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感悟

写作属于一种创作性行为,除了需要丰富的写作储备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之外,还需要写作灵感。再著名的文学家也会存在文思枯竭的瞬间。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在相互借鉴中获得更多的写作思路,拓展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感悟,进而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进行赏析,提出问题:“将句子中的‘泻’换成‘照’可不可以?”当学生进行细细品味与商讨之后发现“泻”字有一种动态效果,给人产生一种“自上而下”的感觉,而“照”仅仅是对月光自然照射现象的一种表述。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学生在相互学习以及借鉴中实现共同进步。因为不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以及认知,面对同样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交换,拓展了心中的感悟,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多样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阅读与写作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阅读”的良好习惯,实现对学生多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写作训练方式:圈点批注,即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思想感悟;缩写,让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通过提取关键词等方式来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精准化提炼,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扩写,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某一段展开描写,将其扩展为一篇几百字的小作文,进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随文练笔,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一些读后感想类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文章主题抒发自己的感悟与体会……使“读写体验”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化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原有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优化与创新,读写体验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对学生多重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大声朗读,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感悟;多样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等方面着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高中语文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