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运用影响

2022-11-24 18:01李海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8期
关键词:腿法护具技战术

李海丽

(南宁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西南宁 530100)

21世纪初期,面对传统护具的主观性与不公平性,世界跆拳道联盟正式将电子护具投入各大跆拳道比赛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护具的设计也越来越完善,成为跆拳道比赛主要的设备之一。跆拳道在我国逐渐兴起,跆拳道技战术成为运动员练习的主要内容,电子护具的广泛使用也给运动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电子护具与裁判员的结合给予比赛更多的公平性,使运动员的技战术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电子护具只是一种工具,也会在比赛中出现较多的问题。通过探究电子护具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影响,分析电子护具在比赛中的不足,进而为更好地完善电子护具提供建议。

1 概念界定

1.1 电子护具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多名学者对电子护具的内容与电子护具的构成进行了解释。

黄朋等人[1-2]认为,电子护具是通过在传统护具中装入电子芯片,将电子芯片连接电子技术,护具会因受到一定力量的感应而直接显示分数。

殷子健等人[3-4]认为,电子护具的使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分,分别是头部旋转动作以及直拳躯干无法直接显示的,需要通过运动员手动打分的,以及重击技术头部无任何显示时通过边裁进行追加分的形式。电子护具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裁判员的错判以及疏漏。

电子护具是一种集感应芯片与传统护具为一体,通过运用有效技术击打合理部位而自动计分的新型护具,护具部位包括头、躯干和四肢。比赛场上运动员穿戴着全套护具,运动员的袜子和躯干护具中装有电子感应芯片,电子袜上方和躯干护具有大面积的感应区,当运动员踢中对方有效部位并达到一定的力度时,就会产生感应而进行计分,分数也会直接识别到电脑屏幕上。

该文认为电子护具是运动员在跆拳道比赛中通过运动员有效击打相应部位而获得相应分数值的带有感应芯片的护具。电子护具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传统护具在激烈比赛时视觉与听觉盲区及肢体反应的迟钝而影响比赛比分的概率,保证比赛的公平与公正。

1.2 竞技跆拳道

有学者认为,竞技跆拳道是两名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个人实力击中得分部位,以得分来决定比赛胜负的项目。也有学者认为,竞技跆拳道可以分为竞技与跆拳道两部分,竞技是一种对抗,跆拳道是一个项目,也就是具有对抗性的项目。比赛结果取决于运动员个人技术与战术的发挥,以腿法为主,拳法为辅的比赛,以分数决定比赛结果的一种衡量模式[5-6]。

总体来说,竞技跆拳道是属于同场竞技类比赛,是两名运动员在同一个比赛场地,按照跆拳道竞赛规则,运用跆拳道腿法或其他合理技术进行对抗的一种运动形式,并根据双方最终得分来判定比赛的胜负。跆拳道运动包括品势、竞技、特技、跆拳道舞等形式,竞技跆拳道因具有的观赏性与对抗性,广受欢迎。目前,各大赛事(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都开始兴办竞技跆拳道比赛,各省、市、地区也逐渐开设俱乐部等培训机构。跆拳道以“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在各大赛事中逐渐体现出来,竞技跆拳道的拼搏精神也不断传递出鼓舞人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害怕的理念,使竞技跆拳道被社会给予较高的评价与认可。

1.3 技术与战术

1.3.1 技术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技术有体育技术与运动技术之分,前者是指个人的训练方法与模式的原有活动方式,后者是指人们通过自身本领或掌握的方法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还有学者将技术解释为在比赛场上为了获取胜利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得分的唯一方法,对比赛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7]。

田麦久[8]指出,技术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能力,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与身体能力。

跆拳道技术分为非得分技术与得分技术两种。非得分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场中运用姿势站位,包括开式和闭式,主要是在根据对手情况与个人特点而选择的有利于自身能力发挥的方法。步法包括侧步、滑步、上步、垫步等,步法主要是在比赛对抗中维持与对手之间的合理距离与运用得分技术的重要动作,能使运动员占据主动,有效完成动作。防守是对于对手进攻或战术转换而采用的方法,分为躲避与格挡两种方式。假动作是比赛场上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探索对手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而采用的一种引诱式后得分的方法。得分技术包括腿法技术和拳法技术,以腿法为主、拳法为辅。腿法主要包括有横踢、下劈、侧踢、推踢,双飞踢、后蹬踢、勾踢,以上动作均可结合旋转动作完成高分技术动作,可分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完成。组合动作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腿法快速连接的一种方式,如横踢接横踢、横踢接下劈等。横踢是所有腿法中使用次数与有效得分最多的技术,包括有前横踢与后横踢等。

1.3.2 战术的概念

衣起立[9]认为,跆拳道战术包括技术的使用、心理战术、体力分配、运用规则、克制与限制长处5种战术策略。主要是通过个人技术的运用、自身技术的发挥与气场给予对手压力,在场上合理消耗对手体力与保留自身体力,造成对手犯规,运用场地规则或步法限制对手的身高或腿法优势,并在此过程中找准机会获得有效攻击。田麦久[8]认为,战术是运动员为了获取比赛胜利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战术包括指导思想和意识、知识运用和临场应变等方面。个人战术的强弱决定着整个比赛的胜负,故而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都需要有独特的战术意识与战术运用的能力。其余学者对战术的定义概括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同时根据对手的表现,发挥个人实力并能够将技术动作效果达到最高水平,必须懂得如何掌握比赛节奏,如何限制对手发挥,如何合理运用比赛规则,从而获得最优的比赛结果[10]。

总体来说,战术就是在运动场上与对手玩心理战、技术战以及运用规则,使自身获得最好比赛结果的方法。

2 国外使用电子护具的跆拳道竞技比赛研究现状

2.1 跆拳道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Gutiérrez-Santiago对技术和战术的高度结合与运用进行了探究,并指出要想针对不同部位,运用战术结合得分技术腿法进行快速攻击或反击,必须让运动员临场进行战术与技术的结合练习,抓住每一次得分的机会[11]。

Menescardi通过分析赛事技术的运用,提出在比赛或训练对技术训练动作的巩固训练,以及在场上如何运用技术得分,需要严格按照比赛分数进行科学分析与针对性训练,保证在比赛时做到快、准、稳地获得分数[12]。

Liu[13]指出,在国际奥委会将跆拳道项目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成为奥运会比赛观赏性较高的项目之一,跆拳道技战术也因此成为各大赛事研究与讨论的热点。规则不断更改,技战术不断创新成为跆拳道项目不断研究的领域,笔者提出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技战术的配合,最优化地使用规则,为自身利益达到最优化。

有研究通过对跆拳道比赛内在意义的诠释,发现其有中庸与心法两个意义,前者是为了完成个人目的,后者是讲究策略,通过个人行为方式去压制对手,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一种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方法,会损耗体力与精力;另一种是如何通过个人的战术方法轻松取胜。二者的比赛结果都是相同的,但过程中可以感受运动员在每一次比赛中获得不一样的经验,笔者提出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战术和规则,轻松快速地在技术与战术或心理对抗中完胜对手的比赛方式[14]。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学者主要讲述的是:首先,运动员要学会如何在比赛场上将个人技术发挥得最好,如何科学分析运动员在场上技战术的结合,如何在场上合理利用规则,把个人利益最大化;其次,需要找准个人比赛技战术的特点优势,形成发挥长处,压制对手;最后,必须懂得场上场下分析对手,结合个人方式,加强训练。国外学者通过3个方面对竞技跆拳道技战术的3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建议,研究强调了运动员技战术的配合和技战术的意义。虽然国外关于跆拳道的研究并不少,但对于竞技跆拳道结合电子护具使用,调整运动员技战术训练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够不断创新技战术方法,使运动员高度配合技战术的使用,帮助运动员在跆拳道领域获取更好的发展。对国外跆拳道技战术现状进行研究,对比国内跆拳道开展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为我国技战术训练手段与配合提供参考。

2.2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运用影响的研究

Razman等人[15]对电子护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解释,将电子护具评分系统代替传统的裁判手动打分,避免了较多的疏漏、错判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与透明度。评分系统目前并不完全成熟,导致在比赛场上仍然会出现系统错误,电子设备不灵敏等延时比赛的情况发生。电子设备会根据不同级别的比赛设定一定的比赛值,通过运动员的合理技术和有效感应使运动员在使用技战术时有针对性地攻击或防守击打相应身体部位[15]。

Sevinç等人[16]通过分析电子护具对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技战术运用的影响,得出通过访问不同级别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在限定的3种技术腿法中使用电子护具进行实时评分,不同的技术动作会产生不一样的平均总分效果。该电子护具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对得分点做不同技术的针对训练,因为电子护具是一个客观的评分系统,会实时显示运动员使用某技术的得分。

Jung等人[17]分别对男女运动员的腿法技术、拳法技术及其余合理运用规则迫使对手犯规战术,以及压制性次数进行整理,得出:第一,同级别、同次数的情况分析中,男运动员的攻击有效次数高于女运动员;第二,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在同等技术腿法情况下,男运动员的主动攻击次数比女运动员多;第三,女运动员得分总数高于男运动员;第四,重级别运动员在场上得分最多,轻级别运动员在场上犯规次数较高。总体分析电子护具的使用对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及有效得分的影响。对于获取比赛胜利与实际运用技术的相关性,男运动员通过对技战术的利用,有效得分次数较多,轻级别运动员中技战术的运用与分数呈负相关。通过该分析提出建议,不同级别和不同性别的运动员都要对电子护具进行针对性技战术训练,有效利用战术配合,获取较高比分。

总体来说,国外学者对电子护具技战术的研究较少,主要是电子护具的原理与使用的研究,未能指出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实质性影响,但对电子护具的整理分析有利于我国在发展电子护具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科学分类,从而使不同级别和不同年龄的运动员技战术训练水平能够快速提高。

3 国内跆拳道竞技比赛使用电子护具的研究现状

3.1 我国竞技跆拳道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竞技跆拳道的研究主要关于对运动员技战术、电子护具的使用,以及规则变化。虽然我国跆拳道起步较晚,但跆拳道的发展及在社会的普及率较高。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关注并对跆拳道项目进行研究,这大大推动了我国跆拳道竞技比赛的开展以及人们对于赛事的关注。

董纪鹏[18]认为,竞技跆拳道比赛在我国逐渐兴办,竞技跆拳道水平也逐渐上升,通过对运动员比赛场上技战的分析,结合训练规律,建议我国竞技跆拳道训练计划要加强运动员进攻技术的训练,提高主动进攻技术的有效性,推动我国竞技跆拳道的发展。

张楠等人[19]对我国男女跆拳道运动员在奥运比赛期间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中国竞技跆拳道在亚洲地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男女比赛成绩仍有较大差异,整体的竞技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强女子重级别,男子轻级别运动员的培养,将男女运动成绩水平差异缩小,以便保持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竞技跆拳道逐渐发展,女子跆拳道也占据优势,但竞技跆拳道的水平与规则仍然在实时变化,必须加强运动员技战术的训练,提高我国男子竞技跆拳道的整体水平,缩小男女运动员比赛成绩差异仍是我国目前竞技跆拳道发展的重点工作。

3.2 电子护具的研究

李姣等人[20]发现在世界锦标赛之后,跆拳道的各大公开赛均采用电子护具计分方式代替了传统护具的手动打分方式,电子护具的正常使用必须与许多电子辅助设备相连接,还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支持。电子护具的计分系统只能识别简单技术动作的计分,对于旋转动作仍然需要边裁进行计分,且维护、调配、价格等费用较高,导致许多不发达地区只能继续使用传统护具。学者提议要加强电子护具计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将电子护具价格适当地进行调整,为不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便利。

张进浩[21]讲述目前我国电子护具主要应用于辅助运动员日常训练,但目前我国的电子护具也只是用于发达地区以及大众跆拳道比赛中,很多小型比赛并未配置电子护具[22]。崔海亭[22]对运动员出腿的速度、力度以及反应时间做了识别研究,有助于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每一次的识别,提高自己的技战术能力。目前我国尚未有对于高难度旋转动作的研究。

朱光华[23]指出电子护具的使用增加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胶套、护具的重量,且大多数比赛在护具的配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因人而异,这就会导致运动员的实力不能较好地发挥,且每场比赛中电子护具会受到运动员击打而导致芯片的接触会出现不良的状况,会出现延时比赛或消耗运动员体能等状况。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提高电子护具的使用率,加强电子护具在比赛中对于旋转动作的自动识别的研究,抓住电子护具的高峰期,给予运动员探索更多的有利因素,从而提高我国跆拳道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3.3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运用影响的研究

张春林[24]指出电子护具使用中,得分主要是采用进攻战术,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前横踢的腿法。其次是反击与迎击战术,在比赛中运用较多的技术动作是后横踢的腿法,是当对手主动进攻时抓住对手的漏洞,进行快速击打,获得有效分数。在使用电子护具后,运动员每一个技术动作要做到快、准、稳,利用电子护具,做最熟练的技术动作,在主要部位得分。运动员在训练中加强横踢的训练,也要提高旋转动作的准确度,为比赛获取胜利做充分的准备。

郭文强[25]通过对比赛中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次数与最终有效得分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在得分中主要是在进攻中使用前横踢腿法,在反击与迎击战术中使用后横踢腿法,并提出运动员必须提高横踢击打部位的准确度,加强防守战术的练习。

祝雪梅[26]通过研究电子护具对运动员在击打部位的力度与准确度的影响,指出使用电子护具应事先设定好力量值,这样才能够运用相应的技战术获得相应的分数。运动员必须学会针对对手的惯用技术结合自己的技战术,灵活变换个人的技战术打法。目前,随着电子护具的广泛使用,各运动队结合电子护具对技战术的研究已成为竞技跆拳道发展的趋势[27]。

综上所述,电子护具的使用为跆拳道比赛带来了较多的便利性,同时也促进了跆拳道的发展,使运动员自身技战术的创新与结合能力都有较好的提升。

4 电子护具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心理影响

张建等人[27-28]研究表明,结合电子护具的使用,旋转技术追加分的规则提高了运动员进攻的次数,电子护具感应分数的实时显示,激励了运动员主动进攻,为跆拳道比赛提供了更多的看点,对运动员技战术的要求也更高,促使运动员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电子护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促进了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高难度旋转动作的发展,为比赛提供了更多精彩的看点,提高了运动员训练与使用技战术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5 讨论

针对以往的研究,电子护具对技战术的影响研究主要在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技术的得分点或者技战术结合的不足,没有讲述电子护具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影响。

5.1 电子护具的不利影响

电子护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公平性,这是研究者共同认可的观点,但电子护具的不断更改,也会对运动员的适应性以及技战术有所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电子护具的不完善,仍然需要裁判员进行判罚。从手动打分到电子计分的过程,边裁会因不需要长时间打分而分神,主裁也会因为抹分增加工作量,许多轻级别运动员的比赛会受到击打力量的不足,未能获得相应的感应值,会削弱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而且电子护具的价格较贵,使许多运动员未能真正接触,不利于运动员的发展。

5.2 跆拳道技战术的局限性

电子护具会因为运动员的高难度动作进行追加分,运动员会减少难以得分的动作,而使用高难度或旋转动作,增加了比赛的危险性。电子护具的实时打分虽然会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但也会导致运动员因为高难度技术动作的频繁使用,缺乏自我思考的能力,过多地消耗体能,不会结合技战术为个人获得更好的成绩。

5.3 电子护具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

近年来电子护具逐渐在各大赛事中使用,许多运动员会因为对电子护具的掌握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实力,出现因技术击打不上分而紧张,乱了比赛节奏;比赛过于集中在运动员的得分部位,而忽略对手的攻击;对比赛要求过高,想得到较高的分数值,导致压力过大,情绪失控。以上几种情况均是由于电子护具的不稳定性,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无法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实力与随机应变的分析与技战术能力。

6 结论

在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电子护具使跆拳道比赛更具有公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运动员使用旋转等高难度动作的频率。但电子护具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无法对旋转动作进行自动计分,且在比赛过程中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使用。在无线显示时也会造成实时上分不准等情况,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规则上分,增加了裁判员抹分的难度。另外,电子护具的价格较高,很少的运动员能够接触与熟悉电子护具,会对不同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使大众跆拳道与竞技跆拳道有较大的差距。电子护具的利大于弊,希望能够将电子护具设计得更加完善,能够自动识别高难度动作的有效得分,能够准确识别裁判员判罚后的自动抹分,同时还应减少因运动员击打而接触不良,无法进行有效快速计分等情况。此外,运动员应加强技战术的配合与训练,形成个人的特色。

猜你喜欢
腿法护具技战术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变化、创新与体系构建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岸上容易水里难
跆拳道电子护具改革对实战比赛观赏性提升研究
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基本腿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