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机收减损 耕好“无形良田”

2022-11-24 18:59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机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洪泽机手农机手

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

淮安市洪泽区水稻种植面积约48 万亩(3.2万hm2),机收率达98%,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近年来,洪泽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农业农村厅推进粮食机收减损的工作部署,全力提升粮食收获质量,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

1 坚持宣传全员化,做到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报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宣传,让“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理念深入人心。

具体措施:一是组织农机手、粮食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机收减损的实际效果,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的热情。二是通过区政府网站及局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营造广大农机手、全社会关注支持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三是通过《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和交流洪泽区秋粮“机收减损”的经验做法,扩大机收减损影响力。四是结合农机送检下乡、农机科技志愿者田间日等活动,采取发放宣传册、上门送宣传等方式进行“机收减损”的知识普及。秋收期间共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2 000 余份。

2 坚持培训常态化,做到落实更加有力

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精神直接决定了收获作业质量,为此,洪泽区加强对机手的技术培训。

一是将农机手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结合实施洪泽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对机手开展针对性培训,强化机手田间操作实训,切实提高规范作业能力。二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展农机修理培训,提高机手对农机具简单故障修理能力,以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三是以赛促训、以赛提技,通过比赛总结机收减损的技术路线,提高机手的操作技能水平。四是持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培训,排查隐患,切实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秋收期间共举办机收减损等培训6 场,受训人数达500人。通过层层培训,使机手掌握在不同环境、不同作业条件下的作业标准和要求,把握粮食作物倒伏、土地泥泞、成熟期变化等情况下机收作业技术要点。全区水稻机收损失率降到2.5%以下,共挽回粮食损失14.4 t,机收减损取得阶段性成效。

3 坚持装备现代化,做到保障更加充分

良好的收获机械质量和性能是减少机收损失的基础。洪泽区以农机购置补贴、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创建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2021 年新增高效收获机械365台,其中新增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19 台。同时,针对2021 年水稻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倒伏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秋收前组织相关高校专家、企业及机手代表共商对策,提前布局,在经历较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实现稻谷单产每亩625 kg,总产量首次突破 30 万 t 大关(较 2020 年度增产0.41 万t),实现了丰产又丰收的既定目标。

4 坚持工作系统化,做到统筹更加有效

水稻适收期较短,如收获不及时会造成产量损失。为此,区农业农村局提前布局,积极协调洪泽区参与跨区作业的机手,保证了作业机具供需平衡,联合收割机转移秩序良好,秋收、秋种有序推进;并与气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微信公众号以及“平安农机”“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惠民服务微信群内引导种植大户适时收获。强化对机收减损工作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减损措施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洪泽机手农机手
听一线机手“吐槽”
夏荷(新韵)
洪泽『蟹』逅
浅谈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
怎样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长江图
多形式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互联网+农业”的构想—实现农机手和农民的线上对接
拖拉机使用要点分析
收割机安全操作“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