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为例

2022-11-24 22:28陈瑜王嘉浩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供应链数字化数字

陈瑜 王嘉浩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 200120

1 企业数字化发展综述

1.1 定义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1年发行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在业务数据化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整合,通过对组织、业务、市场、产品开发、供应链、制造等经济要素进行全方位变革,实现提升效率、控制风险,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形成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并在的局面。IBM认为:企业数字化的核心是决策应变,衡量标准是变化发生到有效对策的时间,企业决策权应向前线人员转移,让离客户更近的人调配资源,建立一个能支撑实时感知变化、实时、分析变化、实时制定最优决策,并能将决策自动执行的数字化平台[1]。

本文认为,企业数字化的本质为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生产经营过程迭代升级,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和经营成本的降低,其技术架构为云网段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解决的是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需求时,通过业务管理方面数字化创新打造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供应商的数据集成管理。

1.2 数字化经济发展背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发展,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去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成为GDP增长重要贡献力量。

数字经济发展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保持9.7%的高位增长,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中产业数字化挑起大梁,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产业数字化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马车,尤其是在疫情大环境下,各行业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202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9个百分点。

2 商业银行在企业数字化的业务实践

2.1 商业银行创新案例

2.1.1 国有银行创新案例。福建工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推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涉农信贷”贷款产品,缓解宁德市海上养殖企业和武夷岩茶茶企因外部环境影响带来的资金流动性短缺问题。中小微企业或农户线上发起融资申请,工行运用大数据及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养殖区域、农业作物种植面积,智能识别作物品种和生长情况,结合土地证、历史农作物出售证明、海域滩涂养殖证、海域使用权等多维数据支持,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授信方案。贷后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图灵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构建多维风险评估模型,对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持续开展信用额度评估和贷后指标持续追踪,全面提升线上化风控能力。截至2021年12月末,工商银行已为宁德市158个渔业养殖户提供“渔排养殖贷”融资服务,累计提供资金支持1.7亿元[2]。

2022年5月,农业银行“银企云联”平台与联易融供应链平台成功对接,在业界首次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领域的全流程应用。农业银行通过开放银行模式,将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开立、兑换、转账、支付、代发薪等功能,整体输出至联易融平台,679家核心企业可“一站式”便捷使用数字人民币办理供应链全流程金融业务[3]。

2.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案例。中信银行依托供应链场景和数据,深耕上下游融资需求,逐步完善“中信易贷”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在聚焦特色行业方面,中信银行发掘企业缴纳保费的特色场景,在业内首推“物流e贷”,依托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智能化识别和采集保单信息,依托自动化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录入和信息验证,打造智能决策引擎自动化审批授信申请,帮助物流运输企业获得便利化数字化融资。近年来“中信易贷”为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融资服务,普惠法人贷款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突破1000亿元。

2.1.3 国外商业银行创新案例。在数字科技能力提升方面,国外不少银行都采取了购买服务、投资并购等方式与数字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如,巴克莱银行创建了“巴克莱孵化器”,支持区块链相关的初创公司Atlas Card、Blocktrace和Safello的成长;桑坦德银行购买了美国金融科技平台Kabbage的服务,提升其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竞争力。

而在云数据存储技术、云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上,英国劳埃德银行将100多个行内系统已经搭建在云端,新涌现的数字化经营银行群体“挑战者银行”会将约90%数据部署在公有云上、10%左右部署在私有云上;汇丰银行和荷兰国际集团已在Corda区块链平台上执行实时贸易融资交易;星展银行推出数字化转型“甘道夫计划”,通过企业管理软件Tally与API的结合,构建了让Tally用户能够使用银行服务的平台。

2.2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发展成果

2.2.1 星云物联网平台。2020年起,平安银行先后发射“平安1号”、“平安银行数字口袋号”和“平安2号”三颗卫星,通过物联网通信卫星收发地面物联网设备终端的数据,像工厂设备运行状态、交通物流运行情况和养殖畜禽、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等,通过高速物联的方式,银行能快速、直观地掌握供应链上下游的真实经营数据信息,并将这些多维度信息融入授信审批模型中,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融通的难题。另外平安银行将捕获数据同步反馈至生产企业,帮助企业实时掌握自身经营情况。

在各行业应用中,平安银行通过为工业机器安装设备手环、为畜牧穿戴物联网设备、为充电桩和光伏电板安装信号采集器等方式,监控厂房、养殖场、发电站的生产运行状况,提供定向的融资支持。截至2021年9月,平安星云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总数已超过1100万台,服务超1万家企业客户,提供融资超1300亿元,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我国实体产业提供线上化、智能化的信贷产品以及实时精准的经营数据反馈。

2.2.2 供应链下游“担保提货+KYB”模式。Z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为我国大型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料生产销售商,同时也是中国进口化肥的主渠道方,拥有磷矿资源位列国内前十。在Z化肥供应链场景中,核心企业地位强势,不接受赊销的形式,而下游企业小而分散,预付货款难以凑足。

平安银行针对该供应链场景,利用核心企业控货优势,以担保提货模式服务大中型下游经销商,以KYB产品服务下游小微企业,均支持线上放款,银行与Z平台数据直连,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可视化,根据经销商历史采购数据核定额度。

在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盘活了应收账款,提前确定销售规模以安排生产,避免了库存积压的问题,经销商的资金周转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根据市场价格行情灵活采购,提升销售收益,银行实现批量获客,资产风险降低,创造三方共赢。正是在企业数字化的进程下,平安银行与Z集团的平台系统数字化对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3 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展望

3.1 数据驱动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更是生产力的关键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的重点在于数据的积累、处理和开发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业务条线数据共享互通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更大的潜在价值,创新产品能力,开拓市场需求,优化上游供应,建立自己的数字生态体系。②提升数据开放能力,与外部合作企业组织数据互通,实现资源共享,由过去链式合作资源向网状合作资源迈进,同时获得服务提供方更有针对性、定制化的解决方案。③推进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技术使用,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

3.2 商业银行数字生态业务发展建议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技术能力上,加大传感器、量子信息、6G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研发投入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等各产业数字化转型将迈入更深层次进程。未来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步伐会进一步加速,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会涌现更多类似于供应链金融、智能投顾、数字资本市场、央行数字货币等方面的创新。对此,本文对未来商业银行数字生态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建议:

3.2.1 科技触达,智慧迭代。①商业银行应持续关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要构建安全绿色的、以PKS(Process Knowledge System)为支撑的技术体系,在安全为先的前提下,全面上云和融入移动,以科技推动创新,提升服务能级。同时,也要聚焦数据治理、合作共建,关注中台赋能和应用重构,让经营管理全面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降本提质增效;②提升科技开放能力,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打碎成原子极,以标准、开放和无感的方式触达企业,根据客户端的需求组合成解决方案,减少冗杂的业务中间环节,提升服务和数据流通效率,充分利用企业数字化下的数据资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③打造数字账户体系。数字经济时代,账户将不单指传统银行账户,只要可以用于反映各类价值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载体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账户。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数字账户体系,将数字账户与客户所有产品、信用评价和综合权益相关联,探索数字账户之间“数字交易”的可能,创造新的交易场景。

3.2.2 深入产业经营场景。①提升全产业覆盖率和渗透率,由核心企业或交易平台切入产业及客群,服务供应链和平台中众多的下沉企业;②关注特色、细分产业,聚焦产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平台在用户资源上的优势触及更多需求,满足平台线上结算、融资等业务需求同时,融合保险、信用卡等平台型、批量化业务,整合商业银行零售、对公和内外部各类代销产品,为平台提供“一揽子”的金融和非金融场景化解决方案,增强商业银行与平台、平台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黏性。

3.2.3 构建数字生态共赢。①加强生态数字化合作,与平台方、数据整合方、技术服务方、监管方多维度合作,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以数据为底层,技术为驱动,共同打造产业金融生态圈;②坚持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建立优化合作分润机制,进一步推进通过物联网数据分析反哺客户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应与生态圈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去中心化的客户流量池,实现线上销售闭环和转化,将更多金融服务嵌入到场景中,提供更好的“全天候、全线上”服务能力。

3.2.4 保障数据安全。随着银行开放能力的不断提升,开放式接口的每秒并发数据量非常庞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显得愈加重要。自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始持续改进监管框架,对数字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必将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应当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去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工作:一方面是要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提升加密技术和隐私计算算法,探索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模式;另一方面是要在组织架构上,建立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工作小组和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积极响应外部稽查,由内到外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工作。4 结束语

企业数字化提升了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的内外部效益,是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商业银行应当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决策模型搭建能力和银行产品开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积极靠拢高端制造等产业,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供应链数字化数字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