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

2022-11-25 01:36陆旅武汉埃伽瓦罗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创板会计师审计工作

文/陆旅(武汉埃伽瓦罗科技有限公司)

科创板是新增板块,其不同于主板、中小板以及新三板,核心制度为注册制。截至2021年,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377家,这些企业多为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这几个行业,其普遍具有技术更新快、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但是这些企业若是研发活动长期未获得成果甚至失败,将会逐渐失去核心技术优势,进而对企业可持续经营产生影响。同时这些特征直接决定科创板企业具有特殊的审计风险,例如重研发轻管理、内控混乱、依赖补贴、客户集中,等等。为规范科创板企业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科创板企业特征以及市场环境发布了审计指引相关文件。对此,注册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作为独立董事,在审计科创板企业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审计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

一、相关概念

(一)科创板

2018年,我国提议在上交所设置科创板。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越发迫切,而科创板也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新兴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科创板主要是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解决融资问题,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1]。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科研帮助我国解决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为经济发展方针转变奠定了基础。我国证监会要求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服务。

(二)IPO审计

IPO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在IPO审计过程中,对IPO企业财务报表所表达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企业审计范围、工作量若是比较大,相关利益方也会比较多,审计报告使用人员也相对较多,因此IPO审计与年报审计有着很大不同。相对于年报审计而言,IPO审计影响因素较多,比较复杂隐蔽。同时,在IPO范围内的企业利用IPO审计上市进而获取更多利益,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上市愿望十分强烈,因此容易出现舞弊行为,导致IPO审计风险增加。此外,企业在IOP审计时不仅需要企业本身接受审计,还需要政府和监管机构在考虑自身利益情况下为企业优化金融与数据服务提供帮助,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对此,需要注意IPO审计范围,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注意IPO审计风险是否有所增加。

(三)注册制

注册制是股票发行人按照监管要求所提交的一些申请材料,进而履行企业信息公开责任,由监管部门负责规范审计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并不对企业展开实质审查。注册制相对于核准制而言可以大幅度缩短企业上市所需的审查时间,有效提高了审核质量和效率。而科创板注册制审核主体是交易所,无须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其中监管机构属于上市后监管主体,其监管重点在于上市企业所公开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二、科创板IPO企业的审计风险点

IPO项目审计本身风险较多,导致企业在上市后容易出现业绩波动现象。注册制下,企业接受实质性审计时,作为独立董事的注册会计师承担着重要责任。对此,科创板IPO企业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风险点。

(一)经营风险

近年来,我国很多科技创新企业为自身发展寻求股权融资而纷纷上市,导致IPO申请企业数量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国设立了科创板,并推行注册制,为企业上市提供了便利,也导致很多科技创新企业为上市选择IPO审计,引发各种新问题。科创板上市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期,这一时期企业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开发新产品,但是由于科技研发周期导致所开发的产品质量不确定,投入产出比也无法确定,而长期研发支出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扩大市场占有率也需要投入资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极易引发财务危机[2]。

按照规定,上市企业生产经营是以企业核心技术为基础,这就导致企业要想在科创板上市则难以寻求除核心技术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方式,导致科创板企业所经营的产品以及经营模式都比较单一。与此同时,如果企业核心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高成本、时间长、回报期长、回报率低等问题是企业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会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降低,若是研发失败或是无法及时更新技术容易被市场淘汰,企业持续经营也会面临风险。

(二)审计师风险

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涉及的行业主要是新兴行业,这些公司具有无形资产开发应用能力,其对于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科创板企业IPO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师的审计能力要求也更高,若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深入调查分析企业的生产、销售、利润等实际情况,则无法精准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所给出的审计意见也不够合适[3]。而科创板IPO审计相对于审计专业缺乏行业基础知识,容易引发审计风险。从专业角度来看,科创板中的企业属于新兴企业,发展迅速,而审计人员若是缺乏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容易误判,导致审计检查风险上升。总而言之,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能力和理论知识丰富程度影响了审计风险。因此,科创板IPO审计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丰富审计经验,进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三)内控风险

企业由于内控不足出现IPO审计失败现象,尤其是科创板IPO上市企业表现明显。科创板和注册制定位降低了上市标准,初创期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对初创企业而言,由于企业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内控体系设置也比较混乱,与此同时初创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研发以及市场认可度,并未配置充足资金建设完善内控体系,进而使企业内控体系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另外,科创板企业比较特殊,内控体系设置不仅需要了解财务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高新技术知识,引进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大部分初创期科创板企业而言,这一阶段企业难以吸引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内控风险。

(四)研发风险

科创板企业在新兴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家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创新水平,科创企业需要大量研发经费,而科创板上市也对研发投入作出了具体指标要求,这就导致了一些伪科技企业出现,因此在IOP审计时需要将科研投资作为优先审计事项。事实上,在研发阶段通过合理划分资本,并根据需求处理资本化和费用,相应的操作空间也随之扩大。另外,研发费用以及资本化会引发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变化,若是企业能够将全部费用转变成部分资本化,那么无须确定披露变更原因以及其对净收入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审计风险,也难以明确研发费用,使得审计工作更加困难。

三、科创板IPO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一)完善审计程序

科创板IPO企业审计需要遵循合理审计程序,有效应对审计风险,严格制定审计程序,同时结合审计经验优化完善审计程序。但是通过识别评估IPO企业可以发现其所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行业和企业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利用完善的审计程序应对审计风险。对此,审计人员只能够完善被审计单位实际确定的审计程序,进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本研究重点完善识别收入认定、研发收入认定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这几个风险点的审计程序。

(1)在完善收入认定审计程序时,科创板IPO企业收入扩张速度比较快,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确认方法不科学等现象,由此可以确定企业收入内控问题比较明显,在规划收入相关审计程序时需要明确实质性程序审计方案,而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收入波动情况分析被审计单位在不同时期收入情况,全面抽查大额交易和频繁交易收入项目,测试期末前后收入,通过细节测试销售合同条款与账户记录符合度,同时通过被审计单位业务情况识别其中的潜在未披露关联交易,在上述审计程序基础上完善企业收入审计工作[4]。

(2)在完善研发投入认定审计程序时,科创板IPO企业需要确定研发投入认定内控方面的不合理点,注册会计师先要明确审计单位的研发收入内控是否合理,并按照一定比例控制评价的有效性,若是被审计单位存在资本化费用化等内控问题时需要注册会计师重视其程序执行,确认好研发项目入账价值,重点测试纳入入账价值中的费用,同时通过抽查大额研发投入费用,进而有效防范错报风险。

(3)在完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审计程序时,科创板IPO企业的应收账款普遍比较多,注册会计师需注重应收账款真实完整性,先要确认重大应收账款函证,同时随机调查款项,保证记录完整。之后注册会计师需注重账款构成和账龄,并根据以往经验和客户资金情况评价回收风险,最后根据单位实际计提坏账情况对坏账准备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完善审计程序。

(4)在识别并评估企业内控风险时,例如B公司作为大股东实际控股企业,其中可能控制环境薄弱出现内控风险,对此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B公司控制环境并注意其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明确内部董事长权力的内控有效性挑战可能程度,注意其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等,并注意管理经营活动参与度,在此基础上评价内控风险。

(二)提高审计人员能力

科创板IPO企业为新兴企业,技术水平高,行业比较前沿,而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并不够了解这类企业审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在面对审计工作时无法凭借专业能力应对风险。因此,在审计时需要注重审计人员培训,邀请行业审计专家为注册会计师了解审计特征和审计重点提供帮助,方便审计计划制定,进而促进审计工作开展。与此同时,科创板IPO企业本身业务技术性强,有些注册会计师无法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系统、产品技术、行业市场等内容,知识水平无法满足审计需求,对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带领注册会计师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了解企业所处市场情况及其地位,进而降低由于专业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并加强外部培训以及自我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能力,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5]。

除此之外,科创板IPO企业的舞弊风险比较大,例如B公司为隐瞒关联方交易产生舞弊风险,为防止内部出现舞弊风险需要在初审期要求设计人员明确B公司所有权结构和重点客户,并准确识别未公开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防止企业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循环体外资金、输送利益。对此,注册会计师需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要求基础上确定审计工作地位,并要求其在审计时保持公正客观,严格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定期考察职业判断能力,对未达标的会计师禁止从事审计业务。同时,需要根据业务质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三)创新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并不适用于科创板企业审计,其容易导致审计重点无法明确、资源分配不够均匀等问题,因此要想提高IPO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利用以往审计经验划分IPO企业,进而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整理归档不同审计项目相关资料,例如按照行业、市值规模、技术标准等划分企业,在此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行业专家对不同类别参考以往审计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审计方案。同时设置完善的审计方案归入到事务所审计资料库,为注册会计师的科创板审计项目提供迅速定位帮助,为其提供相应的审计方案,有效安排审计工作。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自建数据库,通过整合以往审计经验并汇总优秀科创板IPO审计方案将其上传到数据库中,以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遇到难点时查阅事务所自建数据库,进而迅速定位审计关键点,有效结合数据库提供风险应对措施,减少审计风险。

(四)健全监管法律,夯实信息披露责任

注册制环境下,为完善资本市场监督,需要建立完善监管体系,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根据注册制特征,监管机构需要根据健全的监管法律体系,对中介机构审核责任实行实质性监督,并统一规定IPO审计工作,规范IPO审计中的操作,降低IPO审计风险。科创板提出了严格的退市制度规范,导致企业的违法成本增加,但是相应的中介机构违法成本则比较低,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监管机构需要加大力度处罚发行主体,并追求中介机构违法责任,予以相应处罚,例如披露虚假财务信息属于刑事犯罪,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行为[6]。另外,将违法行为和中介机构执业资质结合起来,在IPO审计时,若是审计人员存在不实披露财务信息等行为需要予以吊销从业资格惩罚,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注重IPO审计工作。

(五)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科创板IPO项目审计难度大,工作量多,时间又比较紧,因此需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行业经验和独立性,将其作为项目监管人员,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其他成员并引导成员保持高审计工作质量,并监督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同时,高级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注册会计师等人员制定审计程序,并安排审计工作,减少不必要审计,重点复核审计项目底稿,落实好三级复核制度,若是发现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审计项目被充分识别,并针对重大错报风险提出科学合理审计结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创板设置和注册制实施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而受到IPO审计特性影响,审计风险类型比较多,基于此科创板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多。对于这类企业进行实质性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制定审计程序,采用先进审计技术,真实反映财务情况,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而将IPO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创板会计师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思考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科创板一周年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创板已开通约270万权限账户
一图读懂科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