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

2022-11-25 01:36黄丽萍中山市富达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民营企业成本

文/黄丽萍(中山市富达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民营企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同时,民营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使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成本管理对于民营企业是十分重要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当前而言,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民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足、缺乏成本管理体系、缺少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成本核算效果不佳、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十分不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提升效率,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本论文针对当下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成本支出,提升经济利润的管理方法,其中包括对成本的规划、核算、分析、控制与考核等。这些行为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率的成本控制,使民营企业提升经营活力,促使民营企业更加积极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通过设定成本控制目标,计算成本数据,利用财务报表将成本信息体现出来,使民营企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以内容的角度来看,成本管理中包含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不但能够构成一个十分完善的成本管理链条,也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成本管理策略。

二、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

在民营企业中实施成本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能够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扩大,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助力。成本支出减少,将会促使产品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提升,不但可以使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加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实际的民营企业运营过程中,实施成本管理具有极强的积极意义,可以使民营企业不断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是民营企业的最重要目标,可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但同时,盈利能力会受到企业的收入、成本、税金等要素影响。如果民营企业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将会十分有效地增强盈利能力。在全球经济竞争大环境之下,民营企业的市场化价格区域透明,因此,如果想提升利润,需要民营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同时,民营企业需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同行业中占据竞争优势,提升盈利水平。另外,盈利能力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果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增强,将会促使民营企业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强,将会使成本管理的效率逐渐增高。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立足于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支撑下,可以使民营企业的各项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提升,增强民营企业的经营能力。加强成本管理,会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风险,减少成本支出,使企业的产品销售水平大大提升[1]。同时,加强成本管理也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出科学建议,使民营企业能够具有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撑,促使民营企业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民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足

民营企业在当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意识缺乏等方面。首先,一些民营企业对成本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明确,不理解概念以及深刻内涵,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缺少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缺少低成本优势,将会导致企业的利润降低,不但无法减少企业开支,而且会使成本控制工作难以落实。其次,许多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仅局限于生产环节,对开发成本、售后成本等有所忽视。另外,许多工作人员都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其他部门无关,以至于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较差。最后,成本管理工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落实不足,企业更加追逐短期利润,使企业产品质量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库存过多的问题,这样不但会提升成本,而且会使企业的市场空间逐渐减小。

(二)民营企业缺乏成本管理体系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在事前预测方面不够重视。一些民营企业仅仅会在事后进行监督,对事前与事中的管控有所忽略,导致民营企业的各项工作不够规范,成本管理体系落实能力相对较差,不仅不利于民营企业快速进步,而且会导致民营企业的各项工作较为混乱。另外,一些民营企业的内部结构十分简单,大多是由老板一人控制,财务部门只是负责记账与报税等工作,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以至于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的质量较低,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与及时性不强。出现这样的问题,能够明显地反映出民营企业在成本管理体系方面的短板。

(三)民营企业缺少成本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更大范围地应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但是就当前而言,许多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都较为传统,缺少高质量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首先,一些民营企业对先进技术的了解不够完善,在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大大提升,成本核算的复杂性也有所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企业缺少成本信息管理体系,会导致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够全面。其次,许多民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少,不仅缺少包含产品研发资金测算、产品供产销链条利润预测等功能的成本管理系统,而且成本管理工作不够深入,与企业结合不明显,以至于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较低。

(四)民营企业成本核算效果不佳

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将供、产、销这一整个流程包含在其中,是深入民营企业各项工作之中的运营活动。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骄傲为传统,核算水平有所不足。首先,许多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较传统,对财务与生产成本的核算十分重视,对采购阶段与销售阶段的成本管理有所忽略。在采购环节中,民营企业不够关注市场变化,缺乏调研,以至于民营企业的成本决策存在不科学性,甚至会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其次,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缺少对市场环境与国家政策的研究与分析,没有在适当时刻转变自身,以至于缺少相应的调整,使民营企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就当前而言,许多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首先,一些民营企业是十分封闭的家族管理模式,缺少优秀的成本管理人才,同时,人才招揽的难度相对较大,以至于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所接受的培训相对较少,导致这些民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难以真正提升管理效果。其次,许多民营企业的规模不大,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足,导致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现有人才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缺少成本管理理念,无法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决策建议。最后,许多民营企业忽视对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知不够准确,工作质量不高。出现这样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将其解决。

四、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民营企业引进先进成本管理意识

民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成本管理的意识,只有在意识较为先进的情况下,才能够保障民营企业的顺利发展[2]。首先民营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以理念作为基础,提升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企业的领导要起带头作用,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增强其个人主动性。民营企业需要加强经营管理能力,明确岗位职责,使责任能够落实到人头上,使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最后,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工作人员的创造性提升,将成本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使成本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样的方法,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可以得到增强,更加高效地把控财务数据,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事前与事中的成本控制,深入到采购、产品研发等工作之中,加强成本管理力度,促使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民营企业需要定期对成本管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成本问题,促使民营企业不断提高成本分析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其次,民营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成本管理组织结构,使专业人员来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与解读。而且,需要民营企业提升在采购业务方面的成本控制力度,使成本控制能够深入到市场分析与询价工作中,减少成本支出[3]。另外,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地记录生产环节中的成本数据,把控物料消耗,以此来减少企业成本,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民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

成本管理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为民营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首先,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技术,把产品生产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引进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智能生产设备,学习先进生产工艺,使民营企业的产品生产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同时,民营企业需要优化进销存信息系统,对设备运行数据与生产数据进行记录,增强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使成本管理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其次,民营企业需要引进ERP系统,注重应用财务云等智能平台,使财务数据处理更加精确,在采购订单、车间生产、仓储与销售等环节能够发挥信息化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采取这样的方法,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效果

首先,民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能力,使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的效果有所增强[4]。在民营企业中,应当使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更加科学,完善阶段性成本控制与监督分析机制,把实际成本、预算成本以及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实时监控成本管理情况,对成本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发现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不足,进而在事前、事中与事后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其次,民营企业需要改进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提升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应当采取作业成本法的方式,使产品生产工作能够更加高效,提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质量。最后,民营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分析,将成本核算拆分成多个单元,把单元数据汇集,形成更加全面的成本核算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建议。采取这样的方法,对增强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具有较强的作用,可以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人员培训

加强人才培训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首先,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对人才提出更加综合的要求,以较高的待遇吸引懂得财务管理知识、业务知识与信息技术的人才,使其能够高效的运行财务智能管理系统,促使工作人员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5]。同时,民营企业需要完善人才成长计划,使工作人员的个人理想能够实现,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其能够提升工作技能。对此,民营企业可以派遣工作人员外出学习。最后,民营企业可以健全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对表现较为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态度较差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

(六)加大成本管理的监督力度

首先,政府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所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功能的,所以在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监督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市场背景、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民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走弯路。其次,有效地分散企业投资风险,当民营企业的规模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其业务就会逐渐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此时需要避免企业在经营规模转变期间因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出现混乱。最后,重视成本风险的规避,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或预防开拓市场期间所形成的成本管理风险,通过及时监测使企业潜在的成本风险最小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不断增强成本管理能力,才能够保障企业的经营运转活力。

本论文经过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对民营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民营企业引进先进成本管理意识、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民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效果、民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人员培训的措施,可以使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增强,促使民营企业健康运转。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民营企业成本
高校成本核算现状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