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分析

2022-11-25 02:25杨洁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水体植株景观

杨洁

(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事务中心,北京 10221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加,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水生植物作为生态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种植于各个角落,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同时也对净化水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突出的作用。水生植物的种植及养护管理效果也会对水生态环境修复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种植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然会影响整体景观效果,也不能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作用及功能,不利于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平衡。

1 水生植物分类简析

水生植物主要是指在水中能够长期生活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具体生活方式及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该类水生植物的整个植株高大,花的颜色也比较艳丽,植株下部在水中,有茎叶之分,根部与茎部在泥土当中,上部在水面。沉水植物:该类水生植物的根茎埋于泥土之中,植物沉在水中,且组织可以通气,并在水中转化为氧气释放,因此也被称之为生氧植物,叶子比较多,多为丝状与狭长状,能够在水中吸收所需养分,即使处于弱光水下也能够正常生长。浮水植物,此类植物花大、整株植物为根状茎,颜色比较鲜艳,茎细无法直立,叶片漂于水面之上。漂浮植物,该植物的根不在泥土当中,植物体在水面上,多数情况下,随水流无方向漂泊,大部分主要是观叶类,多为装饰池水或提供绿荫。不仅可以吸收水中的矿物质,还能够遮挡阳光,该类植物对抑制水中的藻类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作用。

2 水生植物种植与发展现状

整体来看,我国南方种植水生植物比较多,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南方气候和水土更加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但是北方的气候变化差异大,环境不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北方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很多池塘以及小河都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这样便会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科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生植物培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水生植物也能够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北方正常生长,很多位于南北交界的区域,可以有多种水生植物生长,也让水生植物的种类更加的多样化。

3 水生植物的种植

3.1 种植土壤

水生植物在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土壤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植物对于土壤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包括以下要求:首先是土壤的硬度,适宜的硬度能够让水生植物扎根,而如果土壤太硬,则会造成水生植物根茎不能深入土壤之中,无法获取更多的养分,水生植物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如果不能保障及时获取养分,很可能会出现死亡。种植土壤偏软也会造成植物倒伏,不利于植物吸收氧气,也会造成植物死亡。水下种植土和陆地土壤之间有很大区别,其吸收肥料的能力比较差,水会稀释肥料,因此,必须要求土壤的肥沃程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未达标,植物便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自然无法正常存活。因此,种植土壤主要是池塘底部的淤泥,在这样的环境下,水生植物也能够正常生长。但是如果不能满足基础条件时,也可使用耕作层土,实际效果不如淤泥种植。同时还应当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选择相应的种植土,不同类型的植物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的植物适宜在沙土环境中生长,有的适宜壤土环境,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特性合理选择,从而保障水生植物正常生长。

3.2 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种植密度,要根据植物的具体种类以及景观整体需求进一步确定,如果用以景观种植,多为丛植植物,水生态修复一般都是片植,如,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一般都会对水生植物景观的功能以及实际用途进行规划,在完工验收环节,都会对区域内进行覆盖,当种植密度过大时,也会导致植株的浪费,并且增加了施工成本,后期养护过程中,成本也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因植株过于密集,通风效果不佳,光照也不充足,很容易导致植株发生病虫害的情况。种植密度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区域环境内出现较多的杂草,后期的养护管理成本也大大增加,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很可能会造成种植区域环境内的杂草疯长,失去美观的效果。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应当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类型以及实际用途,根据植物的特点可适当进行些许调整,在生长期内,不断分叶的植物,种植密度可以小一些,对于一年只分叶一次的植物,可以增加种植密度、补植或者分株[1]。

3.3 种植方式

水生植物种植应当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不仅要结合水生植物的特点,同时还应当满足水体景观的实际要求,主要有自然种植、种植槽种植、容器以及浮岛种植等方式。自然种植主要是将植物在未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放于水体当中种植,根据具体的水深情况,由深到浅,种植沉水、浮叶以及挺水植物等不同类型,这样也能够产生高低有序的景观分布。漂浮类植物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植物固定在水域之中,避免植物快速的生长将整片区域覆盖。为了避免植物繁殖速度过快,占据了周围的空间,可将根控器装置放在周围便捷区域,这样也能够有效抑制植被根系的快速生长。容器类植物种植过程中,是将水生植物放置在特定的容器当中,再将容器沉于水中的方法,选择容器大小应当根据水生植物的规格以及施工标准,科学合理选择,常用的容器类型有缸、盆和塑料筐,这样的种植方式在移动过程中也非常方便,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如北方的冬天特别寒冷,水生植物便需要在温室大棚中过冬,从而保障其正常生长,该方式比较灵活,且有效节约工作量。在春季施肥、换土以及分株时,操作也会更加的便捷,也可以保持池水清澈,水池在清理与换水时也更加方便。因此,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会采用容器的方式进行种植。种植槽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池子底部建设种植槽,并在里面放置土壤,将水生植物种植在里面,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水生植物正常生长,且对水生植物的景观稳定性是比较有利的,这样也能够有效保障植物的品种及特性。浮岛种植多被运用于水生态修复过程中,将植物种植到浮体材料当中,之后再安装好,放置于水体当中,水生植物能够长期的吸收养分,有利于净化水质[2]。

3.4 水位控制

不同区域环境内植物特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水的深度也有一定要求,沉水植物要求水深不能高于植株实际高度,茎叶能够正常舒展,浮叶植物要针对其茎实际长短对水深进行调节,能够让叶子可以浮在水面之上,挺水植物的植株茎叶可以挺出水面。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与掌握具体水位情况,合理控制常水位线,这也是生命线,在施工前,应当采用水准仪确定常水位线[3-4]。

4 水生植物养护管理要点

当前,很多人认为水生植物生长非常迅速、适应性很强,并且很容易形成植物群落,因此,并未严加管理,多采取粗放式管理。更加未对水生植物像陆生植物一样修剪、施肥,更没有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工作,从而造成植株生长不健壮,不能充分发挥景观效果等情况。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养护管理工作[5]。

4.1 严格控制水体深度与水质

湖泊以及池子等景观水应当时刻保持清洁,做好日常防护,避免污水进入其中,影响水源,严重时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水生植物养护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水分管理,只有水体深度适宜,植物才能够正常生长。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特点,对于水体的深度要求自然也各不相同。如沉水植株水位应当高于植株的高度,挺水植物的茎叶要在水面以上,保持50~100cm水深,水边的植被还应当保证土壤的湿润性,积水状态最佳。浮水植被相对更难控制,水位的高低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要根据实际要求对茎叶进行适度调整,让叶浮于水面,自然状态即可。其次,水温也会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水中的含氧量遭到一定破坏,这样便会导致植物出现缺氧的现象,水生植物可能会患病,最终死亡。北方温度变化差异大,且水生植物的种植时间比较短,温度的控制水平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所以,会对水生植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限制。

4.2 修剪

一些杂草生长过快的植物,过度的蔓延会导致出现扎堆拥挤的情况,此时应当定期修剪以及切除分株,从而避免水面缩小,并且减少对周围其他植物产生的影响。对于植株太高以及弱株等情况,或者是枝叶繁茂导致相互遮盖,从而对景观效果产生影响的植株,可适当的修剪调整,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植株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便于植物通风透气,有效改善植株的实际生长空间。水生植株一般都是多年生植物,在秋季后部分植株便逐渐枯萎,最好可以保留不修剪,这样也能够保护地面芽,使其能够安全越冬。在修剪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物种的特性,如千屈菜在花后或生长期状态不好时可进行修剪,修剪之后更加美观,冠形也可以进行合理控制。

4.3 施肥

水生植物一般生长于营养丰富的水体当中,其对肥料的实际要求并不高,盆栽水生植物冬天时将盆取出水面,在开春之前再次补施基肥,等到新叶逐渐长出之后,再将其移入水中,为了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可使用化学肥料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进行。

4.4 合理除杂草

水体当中如果出现藻类时,应当及时清除,避免发生扩散,可通过适量养鱼的措施,对生物群落进行有效改善,这样也能够控制藻类生物量,减少或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很容易会发生二次污染。

4.5 加强病虫害防治

水生生态系统通常而言比较稳定,生物多样性也有利于更好的抑制虫害,这样也能够避免害虫蔓延成灾,在附近区域迁徙而来的害虫,一般会对水生植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水域周边的草坪之中便会有很多的害虫。草坪之中的食物匮乏,或者被喷洒农药时,害虫便会逐渐向水生植物转移,严重危害水生植物的健康生长。在水生态系统中适量养鱼,能够有效消灭水草与害虫,同时也能够减少丝状杂草。

5 水生植物种植前景

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城市化建设步入了新的阶段,区域经济整体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生植物种植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南方因气候环境条件,水生植物种植时间比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了瓶颈,特别是苏杭等区域范围内,水生植物多被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当中,南方的建筑和园林景观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北方才刚开始兴起,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水生植物在北方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设的地方区域主要包括:别墅建筑,北方流行别墅建筑,而种植水生植物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环境的优雅。公园: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公园数量骤增,风格也更加倾向于南方园林式结构风格,所以,便出现了许多的人工湖以及水生植物。特别是一些北方大城市,公园里的水生植物也更具观赏性与多样性,水生植物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生植物无法适应北方冬天的气温,容易冻死,并且通常种植面积也比较大,无法做到有效的防护,对于适应能力比较差的水生植物,很可能会出现死亡的现象。而在浅水池塘当中,很容易会发生整体冻结的现象,导致水生植物非正常死亡。

6 结语

水生植物作为园林水景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修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水生植物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以及水分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落实因地制宜方针,才能够保障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水体植株景观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景观别墅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景观平面图》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