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2022-11-25 03:10妍,庄洁,丁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俞穴百会穴耳穴

林 妍,庄 洁,丁 勇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 威海 264400)

小儿抽动症也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类以不自主的、突发的、无节律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此病属于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此病患儿多在4~12岁起病,其中4~7岁发病者最为多见,部分儿童的发病时间可延长至12~14岁。当小儿出现不自主的、重复刻板的动作(如频繁挤眉弄眼、噘嘴摇头、扭颈耸肩、咳嗽、清嗓)时,就应考虑其是否存在小儿抽动症。临床上通常将病程为1个月~1年的小儿抽动症称为小儿暂时性抽动障碍,将病程超过1年的小儿抽动症称为小儿慢性抽动障碍。目前西医尚未彻底阐明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生化代谢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此病患儿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会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西医多采用神经阻滞剂(如氟哌啶醇片、盐酸硫必利片)等药物治疗此病,但患儿的临床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长期用药易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另外,患儿在停药后病情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因具有用药温和、治疗手段多样、安全性高等特点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小儿抽动症的治疗中,受到了不少患儿家长的青睐。本文对近年来采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借鉴。

1 中医对小儿抽动症的认识

中医学中没有小儿抽动症这一病名,根据此病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归于“肝风”、“抽搐”、“慢惊风”等病证的范畴。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论述。《证治准绳》中说:“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其瘫痪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不已。”翻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可知,我国古代大部分医家均认为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是肝风内动、脾虚痰聚,其病理产物主要为风痰,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2 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抽动症中的应用

2.1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

陈丽容等[1]认为,小儿抽动症的根本病因是肝火旺盛、痰积,其病位在肝,可累及心、脾、胃、肾等器官,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化痰、调理五脏功能。在这一治疗原则的指导下,该学者对15例抽动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针刺的穴位有四神聪穴、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五脏俞穴),结果显示这些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陈宁等[2]认为,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是肝风上扰、痰火郁积,肝风内动是其基本病理特征。该学者对53例抽动症患儿进行针刺(针刺的穴位有足三里穴、复溜穴、内关穴、神门穴、百会穴、印堂穴、三阴交穴、合谷穴、太冲穴)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75%。刘媛媛[3]指出,小儿抽动症的治疗原则当以清肝泻火、息风镇惊、降火祛痰为主,其采用针刺疗法(针刺的穴位有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并采用平补平泻法运针)联合挑四缝法对24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后,这些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7%。该学者认为,多数抽动症患儿均有急躁易怒、肠胃不适的表现,对四缝穴进行挑刺可治疗小儿疳积,调节脏腑阴阳平衡。采用挑四缝法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方法是:确定四缝穴的位置并进行常规消毒后,以押手的拇指、示指、中指捏紧被刺部位,刺手持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将针头对准穴位后快速刺入2~3 mm,并迅速退针,从上方、下方挤压针孔,以挤出黄色透明黏液或淡血水为度。夏粉仙[4]认为应以健脾益肾、温肝止风、宁神止悸为主要原则治疗小儿抽动症,其对23例此病患儿进行针刺(针刺的穴位有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太冲穴等)联合拔罐治疗后,这些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3%。尚艳杰等[5]将75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接受头穴透刺治疗(针刺的穴位有百会穴透曲鬓穴、前神聪穴透悬厘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照海穴、太冲穴),对照组患儿接受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与71.4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沈颖等[6]认为,小儿抽动症多由脾虚痰盛、肝肾阴亏所致,其采用电针(针刺的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四神聪穴、大椎穴、筋缩穴、太冲穴、局部抽动厉害处等,其中百会穴、风池穴和局部抽动厉害处加用电针)加耳穴压豆(耳穴选取肝穴、脾穴、神门穴、肾上腺穴、内分泌穴)的治疗方案对150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儿中病情痊愈的患儿占28%,治疗有效的患儿占54.7%。

2.2 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

推拿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散结及调理脏腑功能等作用。沈红岩等[7]将70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安神宁志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儿病情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对抽动症患儿进行安神宁志推拿治疗的方法是:选取太阳穴、攒竹穴、坎宫穴、睛明穴、风池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迎香穴、天突穴、膻中穴、百会穴、四神聪穴、高骨穴、肝俞穴、脾俞穴等穴位作为推拿治疗的主穴,先对上述穴位进行按揉,再进行摩腹,最后运用捏脊手法疏通脊背部的经络。张玲玲等[8]将80例抽动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对抽动症患儿进行推拿治疗的方法是:对患儿的复溜穴、太溪穴、志室穴和意舍穴各揉按200次,对其肾俞穴和脾俞穴各揉按300次,并运用捏脊手法挟提脊柱10次。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15~20 min,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治疗5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让患儿休息2 d。冯金花等[9]采用清肝泻火法对72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推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小天心穴、合谷穴、内关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太冲穴、肝俞穴等,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5次为1个疗程。米继强等[10]认为,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是“脾脏本弱、肝脏本强”,导致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应以疏肝扶脾之法进行治疗。该学者依据“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原则对抽动症患儿进行推拿治疗(君穴:点按小天心穴1 min并快速捣揉该穴位1 min,掐揉五指节;臣穴:按揉足三里穴,点揉太冲穴;佐穴:点揉天枢穴,按揉脾俞穴、肝俞穴;使穴:捏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杨鑫月等[11]认为,抽动症患儿多存在脾虚、痰多、肝火旺盛、胃肠受损等表现,对其进行脏腑推拿治疗可有效调理脏腑功能、促进阴阳平衡。具体的推拿方法是:揉按合谷穴100次,清理肝脏经络200次,点压商阳穴、少商穴各50次,点按膻中穴、中脘穴、天枢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丰隆穴、太冲穴各20次,推揉风池穴、哑穴各20次,按压颈百劳穴及两侧的肩井穴各20次,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捏脊手法(该手法重点在于挟提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五个穴位)疏通背部的经络。每周治疗5次,每次治疗30 min,连续治疗28 d为1个疗程。王亭等[12]指出,肝郁、脾虚、风动是引起小儿抽动的主要原因,对此病患儿进行推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行推拿治疗时选取的穴位有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膈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时选取的耳穴有心穴、肝穴、肾穴、神门穴、内分泌穴、脑干穴、皮质下穴、交感穴等。

2.3 采用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抽动症

王燕等[13]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采用抽动穴配合传统耳穴贴压疗法(主穴为耳上的抽动穴、心穴、内分泌穴、交感穴等,辅穴为耳上的眼穴、口穴、鼻穴等)对86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儿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6.5%。纪胜翔[14]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对57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时选取的耳穴有皮质下穴、神门穴、心穴、肝穴、内分泌穴等,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后其中有5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6例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袁增辉[15]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法对60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对抽动症患儿进行穴位敷贴治疗所用的中药有:茯神、益智仁、木瓜、僵蚕、伸筋草各10 g,远志6 g,白芍、钩藤各15 g,生甘草3 g,珍珠母20 g;对患儿进行耳穴压豆治疗选取的耳穴有皮质下穴、肝穴、肾穴、心穴、脾穴、眼穴、口穴、鼻穴等。

3 小结

从疾病的种类划分来看,小儿抽动症可归于轻微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此病的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小儿抽动症时主要以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用常规西药治疗此病起效较快,但停药后患儿的病情易反复,且其在用药后易出现不良反应。采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抽动症虽然起效较慢,但治疗的安全性高,治疗的成本低,无药物依赖性,且患儿的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在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治疗中,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从多角度弥补了中医内治法与西医疗法的不足,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俞穴百会穴耳穴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弹击两穴赶走秋乏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耳穴压豆的方法与功效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