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本草考证

2022-11-25 04:39张龙霏蒲高斌徐文流翁少全杨寒冰张永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银花金银花药材

张龙霏 ,李 佳 ,蒲高斌 ,徐文流 ,翁少全 ,张 利 ,杨寒冰 ,张永清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2.山东省高等学校中药质量控制与全产业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山东 济南 250355; 3.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4.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山东 平邑 273300)

金银花露是用金银花鲜品或者干品蒸馏制成的加工品,可在中药复方中直接做为药味调配使用,亦可单独组方应用。 早期的金银花露是用鲜花蒸馏而成的,由于鲜花难以长时间保存,所以后期多用干花进行蒸馏,目前市场流通的中成药“金银花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WS3-B-0754-91)就是用干花经水蒸气蒸馏制成的。 无论是鲜花还是干花蒸馏,金银花露的主要成分均是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 系统考证金银花露的源流及其临床应用历史,对于深入探究金银花的药用价值,修订和完善金银花药材质量标准,提高金银花相关产品临床疗效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露

“露”广义上包括露水和露剂。 露水是指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后,再熔化于物体上的水珠。 《本草纲目》称:“露者,阴气之液也,夜气着物而润泽于道旁也”[1]。 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秋露、白露。 秋露即秋天的露水,繁盛时又称繁露;白露指白露节气时的露水。 常依据露水附着植物种类的不同称为“××上露”,如“菊花上露”“荷花上露”分别是指附着在菊花、荷花上的露水。 露水种类不同,功用不同。 秋露味甘,性平,无毒,具肃降之性,可止疟除烦、荡涤暑邪、止渴润肌;“柏叶上露,主明目”;“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稻头上露,养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叶上露,凉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养血,息风”[2-3]等。 露水入药有多种方式,《本草纲目》称“取八月朔日清晨的露水,磨墨,点太阳穴,止头疼”[1];《诚求集》在治疗急惊风时以露水煎药,“以清时令火热,补元气之不足”[4]。 另外,露水可作为处方中的药味成分,如有些处方称“加入露水一杯”,还可作为制剂的赋形剂,如“以露水制丸”等。

露剂是用植物的全草、花朵及果实等材料直接或加水蒸馏,将水蒸气集聚凝结而形成的澄明、具芳香气味的液体。 根据原材料的类别可分为花露、叶露、草露、果露、皮露等,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香露、食露、药露等。 花露多用植物初开的花朵制作而成,妇女将其用来取香修饰、润发养颜。 据记载,蔷薇露在五代时登陆中国,宋代开始大量进口,就是用来制造高档香品的。 蒸馏技术及其相应器具约在北宋末年传入我国广州,当地人开始用其仿造蔷薇露。 元末明初《墨娥小录》记录有“春天采百花头,满甑装之,上以盆合盖,周回络以竹筒半破,就取蒸下倒流香水,贮用为之花香”[5]之蒸馏法,明末《物理小识》[6]详细介绍了蒸露法的技术。 明朝以后蒸馏工艺更加成熟,《养小录》[7]18-19、《调鼎集》[8]等清朝食谱均有“蒸露”记载,《红楼梦》[9]也有“木樨清露”“玫瑰清露”等香露的描述。 《桐桥倚棹录》称“仰苏楼自僧祖印创卖四时各种花露,获利颇丰”“花露以沙(砂)甑蒸者为贵,吴市多以锡甑”“虎丘仰苏楼、静月轩,多释氏制卖,驰名四远”[10],足见当时江南花露商品化生产已相当活跃。 清朝《养小录》称露剂:“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7]20。 《庭训格言》谓:“若遇不得好水之处,即蒸水取其露,烹茶饮之”[11],说明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将水净化。 除香用、食用外,有些露剂也可药用。 明代《涌幢小品》称:“蔷薇露出回回国,番名‘阿刺吉’,此药可疗人心疾,不独调粉,妇人容饰而已”[12]。

2 药露

药露是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或临床疗效,用于治疗疾病的露剂,其制作工艺与香露一样,但香露多采用新鲜原料制作,而制作药露的原料可以是鲜药材也可以是干药材。 以鲜药材制作的药露既可保持鲜药的性味功能,又便于保存,而以干药材制作的药露则功力不如鲜药材制得者佳。 明万历年间撰成的《泰西水法》详细介绍了药露的制作过程及其功用特点,谓:“凡诸药系草木果瓜谷菜诸部具有水性者,皆用新鲜物料依法蒸馏得水,名之为露。 今所用蔷薇露,则以蔷薇花作之,其它药所作皆此类也。 凡此诸露,以之为药,胜诸药物……今用诸水,皆诸药之精华,不待胃化脾传,已成微妙,裁下于咽即能流通宣越,沁入筋脉,禆益弘多。 又蒸馏所得,既于诸物体中最为上分,复得初力,则气厚势大焉,不见烧酒之味醲于他酒乎……他凡为香,以其花草作之,如蔷薇、木樨、茉莉、梅、莲之属;凡为味,以其花草作之,如薄荷、茶、茴香、紫苏之属;诸香与味,用其水皆胜其物”[13],强调药露不经脾胃运化即能直接吸收且作用较强,为药露的推广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到清朝,药露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本草纲目拾遗》在“各种药露”项下称:“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 露乃物质之精华。 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 大则用甑;小则用壶,皆可蒸取。 其露即所蒸物之气水,物虽有五色不齐,其所取之露无不白,只以气别,不能以色别也。 时医多有用药露者,取其清冽之气,可以疏瀹灵府,不似汤剂之腻滞肠膈也。 名品甚多”[14],并记载有薄荷露、玫瑰露、佛手露、香橼露、蔷薇露等22 种药露。 除用单味药材制作药露外,复方亦可用于制备药露,清代《养生随笔》称“方药亦可蒸露也,须预办蒸器,随物蒸用”[15],《医界镜》也有以复方“用蒸壶取露”治疗疾病的描述,谓“仿前人药露之法,专取其气,以润其津,于脾无损。 西洋参、元参、细生地、北沙参、麦冬、生甘草、白芍,上药七味,加荷叶二两,用蒸法取露,随意温服”[16]。 单味药材制作的药露,可以相互配伍用于治疗疾病,《张聿青医案》[17]就以白荷花露、佛手露、野蔷薇露联合治湿热痢下伤阴之证。 清朝是药露应用的鼎盛时期,清宫太医院专设武英殿露房,制有众多露剂,各地药店亦售有各种药露。

3 金银花露

金银花露又名银花露、金银露、忍冬花露,由金银花鲜品或干品蒸馏制得。 金银花露作为药露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时间较晚,明代《医学穷源集》最早记载了金银花露,谓“权用吹药开路,再用金汁、金银露、浮小麦、鲜生地汁冲服,以治其标”,“其内服治标之药,金汁、银花露为解毒清凉之通剂”[18]。 虽然如此,金银花露在明朝很少应用。 到清朝,众多医家均喜欢用金银花露疗病,并认为以鲜品蒸露疗效更好,有“干者不及生者力速”“蒸露尤佳”的描述。 《临证指南医案》[19]、《凌临灵方》[20]等著名医案中,均有应用金银花露治疗疾病的实例。 可以说,清朝也是金银花露应用的鼎盛时期,直至近代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汉口叶开泰等著名药店仍有金银花露面市。

药露属“轻清之品,宜于气津枯耗,胃弱不胜药力,与夫伤阴化燥之症”,适于治疗伤暑头晕恶心、外感发热头痛、湿热食滞泄泻等病症。 《本草纲目拾遗》谓金银露“乃忍冬藤花蒸取,鲜花蒸者香,干花者少逊,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暑月以之代茶,饲小儿无疮毒,尤能散暑”[14]。 《中国医学大辞典》称“银花蒸露治温热痧痘,痈疽,梅毒,血痢”[21]。《医学三信编》称:“若邪入营中,三焦相溷,热愈结,邪愈深者,理宜盐苦大制之法。 仍恐性速直走在下,故用元参、金银花露、金汁、瓜蒌皮,轻扬理上,所谓仿古法而不泥其法者也”[22]。 《疫疹一得》载有“清瘟败毒饮”,有气血两清、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在温疫热毒、气血两燔出现“舌上发疔,或红或紫,甚则流脓出血,舌上成坑”时,要求“加银花露、金汁水各一两冲入,外以锡类珠黄散掺之”[23]。 《笔花医镜》称:“如连牙床唇口俱黑,则胃将蒸烂矣,非石膏三四两、生大黄一两,加粪金汁、人中黄、鲜生地汁、天冬、麦冬汁、银花露大剂之投,不能救也。 此唯时疫发癍及伤寒症中多有之”[24]。 《医学课儿策》在治疗“孕妇痢疾里急后重”时称“金银花露宜多服,不可缺也”[25]。《感症宝筏》谓:“渴欲饮水等证,最妙与银花露、荷花露、地骨皮露等以代水”[26]。 《成方便读》认为银花露“系甘凉清润之品,解温邪于外”[27]。 《类证治裁》称:“邪混三焦,热结血分,宜大制咸苦,用元参、金银花露、金汁之属”[28]。 《重订广温热论》在治疗“温热兼暑”时称:“势轻者,但先轻宣上焦,如桔梗汤加苦杏仁、青蒿露,或五叶芦根汤加西瓜翠衣、银花露之类”[29]。 《温病正宗》称:“清热如三黄(黄连、黄芩、大黄)、石膏、犀角、大青、知母、芦根、茅根、金汁、雪水、西瓜、银花露、丝瓜汁,随其对证者选用”[30]。 《舌诊问答》认为“银花露为清润之品,可治疗肺津已伤所致的舌苔薄白而干”[31]。 总之,金银花露性质轻清,易趋病所,辛凉解表,甘凉清润,医家多用于肺热津伤、胃大热、舌上疔以及疮痘、小儿胎毒等热毒证。

4 结语

本草考证结果显示,金银花露是将金银花鲜药材或干药材通过蒸馏制成的药露,“鲜花蒸者香,干花者少逊”,临床应用始于明朝,盛于清朝,既可单方,亦可复方配伍,疗效确切。 因其“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用于治疗肺热津伤、胃热、舌疔及疮痘、小儿胎毒等热毒证,其功用与金银花相近又有不同。 水蒸气蒸馏而出的成分为挥发性的小分子类物质,这类物质“性质轻清,易趋病所”,所以易于吸收、发挥作用快,提示挥发性物质是金银花重要的药效物质之一。目前,国家药典规定了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等成分的限量标准,但对挥发性物质没有做出相关规定[32],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金银花的挥发性物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金银花临床疗效发挥受到限制。因此,为确保金银花临床疗效的充分发挥,应对现有金银花药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猜你喜欢
银花金银花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浪漫之都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一)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金银花“盗窃案”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金花银花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嫁人还嫁武大郎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