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普通高中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2022-11-25 05:49马小云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家校

马小云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甘肃 金昌)

新时期,在乡镇普通高中家校合作进程中,落实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工作,学校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打造相应的专属平台,增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此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以及家庭还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实施对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乡镇中学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一)缺乏对父母的关心

长期以来,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家长注入全部的精力帮助孩子成长发展,父母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而学生只需要在该过程中埋头苦学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即可,同时,大部分父母在教育自家孩子的过程中也只是要求孩子不需要考虑过多的问题,只需要努力学习即可,此情况会导致大部分高中生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爱护,再受到当前高考压力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全生心投入到学习中,而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照顾。

此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形式也过于单一、呆板,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父母所付出的努力、关怀视而不见,认为父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当前大部分乡镇中学高中生普遍缺乏对父母的关心爱护,甚至缺少基本的慰问。

(二)学生缺乏理想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思想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采取重复式、机械式的学习策略。此外,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西方各种主流思想观念融入新时期高中生思想意识深处,比如其中所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当代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且目光短浅,很难抵挡外在不良的诱惑。

(三)学生缺乏奉献精神

在当前大部分乡镇中学中,尽管学生做到了尊敬师长,团结、关爱同学,但是却很少主动帮助他人解决相应的困难。此外,在当前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导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吃亏,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形成自私自利的思想,使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新时期落实高质量、高效率的家校合作教育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全方位参与到德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时代发展观。

二、家校合作培养乡镇高中生责任意识策略分析

(一)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当前乡镇普通高中开展家校合作,落实对高中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此过程中,学校、家庭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相应的责任感教育环境,将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中,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自身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环境会影响个人思维、习惯的形成,同时个体的言行举止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当前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而言,教师需要及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家长也需要在该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进行实践使用。由于大部分高中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教师以及家长需要通过外部环境来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感,并且结合家校合作的策略,实现对学生责任感的教学巩固。在此期间,学校可以依托相应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责任元素,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思想引导,比如在校训中融入责任内容,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并且规范学生不正当的学习行为,同时学校以及教师也需要时刻提醒学生不断地学习,并且提升自身的责任感,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教室走廊以及班级墙壁上贴上名言警句或著名人物画像,鼓励学生借助名言警句以及名人事迹进行学习,约束自身的行为。另外,教师以及学校还需要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广大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教师也需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此举也能够让家长明确当前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确保家长所开展的家庭教育具备针对性、侧重性。因此,当前学校与家庭需要共同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自觉地形成相应的责任意识。

(二)增强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意识

落实对高中生责任感的培养提升,家长以及教师还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实践行为、实践行动来感染学生,以此来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明确当前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所存在的现实意义,学校以及教师需要引导家长完善家庭教育,革新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在教育自家孩子的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自家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学校还需要加大对教师责任意识的教学培养力度,确保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将积极、正向的一面传递给学生,并且教师还需要以身作则,以此才能让学生认可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因此,教师以及家长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需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进行优化、改善,并且教师以及家长还需要将积极正向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以此来实现对学生辐射带动的目的。

(三)利用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家校活动

学校以及家庭在落实对高中生责任意识的教学培养工作中应当整合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同时家长以及教师也需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交互、共享,分别挖掘出学校以及家庭所具备的德育资源,通过此方式才能弥补彼此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简而言之,学校与家庭需要实现优势互补,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如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向家长宣传相应的德育知识,在理论知识层面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学校还需要经常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积极转变家长所开展的教育形式,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家孩子的思想变化状况。此外,学校也需要充分借用家庭实践教育环境,引导家长将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使用,确保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在当前家校合作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活动,明确两者在德育中的主要职责,实施对学生全过程、动态化的思想教育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借助集体生活,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实践环境,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相应的锻炼,提高自我管控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性发展,培养学生为班级奉献的意识和责任心。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高效的班级常规评比制度,及时为学生树立相应的模范榜样,比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小主人管理制度,借助班干部岗位职责以及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位班干部以及每一位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具备的工作职责,确保每一项班级管理工作都具备相应的责任主体,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如在班级卫生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区责任管理机制,让每一位学生负责各自区域的卫生。同时,班主任教师还需要选取相应的卫生委员,及时抽检不同管理分区的卫生保持状况,及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小组给予处罚,以此来培养学生爱护集体卫生的责任意识。

(五)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当前乡镇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的教学机制中,家长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此期间,家长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服务,转变过往对自家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学会自我打理,同时承担一定的家务,比如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打扫相应的卫生,并且清洗自己穿的脏衣服,保持自己房间洁净。此外,家长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以此来培养其责任意识,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将相应的家庭责任分配给孩子,同时也需要充分尊重孩子所提出的建议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相应的尊重,以此来增强其责任意识。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落实对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与家庭需要紧密协作,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采取顶层设计,优化现有的教学培养工作,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有效地思想教学指导。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家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