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理念在介入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及思考

2022-11-26 01:24胡鸿涛黎海亮许春苗陈学军窦新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基础

吴 越,胡鸿涛,黎海亮,许春苗,陈学军,窦新民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研究也不断深入,医学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沟通的距离不断扩大。虽然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但是却不知道可以解决什么样的临床问题或者如何去解决临床问题。另一方面临床中遇到的困难,也不知道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方法或者现有的成果去解决[1-2]。造成临床与基础医学严重脱节,两种研究之间的沟壑日益扩大,不能够顺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转化医学由英国Lancet杂志于1996年正式提出[3]。转化医学内涵是把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迅速高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与产品,把临床医疗实际需要反馈到实验室,进行双向研究,也就是由实验室至病房、由病房至实验室双向通道研究。转化医学对于有效减少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应用的差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医疗效率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3-4]。

当前研究生培养有专业型与学术型两种,其最初目的是培养更为专精的医学人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反倒造成难以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5]。因此,重视教学改革,促进基础医学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基于临床研究的需求,前瞻性地思考基础研究的方向,才能使基础研究反孵于临床诊疗[6]。当前,转化医学已深刻影响着新时期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探讨符合现代转化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介入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在现代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8]。我科有两人在国外进行了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的培训,充分掌握了转化医学的理念并将其融入到研究生带教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清醒认识转化医学在目前介入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现状

转化医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及推广,得到迅速发展。部分高校及医院科研机构已经敏锐地认识到转化医学是现代医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此,先后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但是这些中心主要是担负科研任务,而非进行医学教育工作,更没有融入到研究生教育当中。近年来,随着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我国“十二五”规划、“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层面上,对于转化医学这一研究方向的关注也日益增加。尽管如此,由于目前我国转化医学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在短期内建立有效的转化医学研究体系还存在较大难度[9]。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全面融入转化医学理念仍然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个基础专业教师大多临床经验不足,而临床医师也未能掌握详尽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从基础到临床都缺少系统的训练,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既往介入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大多偏重于介入技术的培训,而对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成果转化研究探索较少,带教老师对转化医学的理念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基本无法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其次是一些科室的介入医学导师和研究生的转化医学理念和意识不强,难以发现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愿意参加一些相关活动,影响了学习氛围。转化医学需要多学科交叉理念的融入,而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对学科交叉融合不够重视,同时也制约着介入学科研究生转化医学观念的养成与践行。

2 以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为切入点改变培养思路

从目前来看,推动研究生形成转化医学理念最主要,效率最高的时期就是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此期间,其思维未被固化,接受能力强,能够主动吸纳一切新知识。要使介入研究生的转化医学理念能够真正形成,就必须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和自觉行为。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给予扶持与统筹,要在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和成绩评估方面做出新的改进。例如把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转变为能够为临床提供强力支持的转化医学型研究生。不再单纯通过论文的产出来评估研究生的学业,而是看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了多少基础联合临床的研究项目,是否具备和相关多学科紧密合作的能力,是否能够从临床问题中发现并形成转化医学的思路等[10]。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应改变培养体系或者给予带教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力,督促导师主动联合其他学科共同带教,共同确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从而不断提高介入医学研究生的践行转化医学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 以专业学科特点为抓手提升介入医学研究生的转化医学思维

介入医学源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1-12]。但目前为止,在本科教学体系内,仅有影像医学专业设置介入医学课程,而其他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很少涉及介入医学,即便是在临床轮转的过程中也很难得到规范化介入临床操作技能训练,所以介入医学专业学位硕/博士生进校时多属于新入门的状态,这就增加了介入医学的培训难度。但是介入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通过入学前培训可以让研究生了解到介入医学的微创、巧妙和高效。加之介入医学的发展与各种微创介入材料和器械的发明、改进相辅相成,非常容易让研究生认识和理解转化医学[13-14]。例如,Guido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从小热爱电子和机械,有着电子学学位。在临床上发现常规弹簧圈和可脱球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缺点之后,将电子、机械和医学融合在一起,发明了电解脱弹簧圈。有效地解决了颅内动脉瘤的栓塞难题,掀起了神经外科的一场革命。我国韩新巍教授在气道支架的发展和创新中取得很高成就,其中一体化气道“Y型”支架为隆突部位或主干和分支气管狭窄的患者带来了创新性的治疗。其思路也是为了解决临床难题而通过与解剖学、材料工程学科合作,突破固有思维,将3个支架置入方法融合成一体化支架,是典型的转化成功案例。

介入医学已经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中常会遇到各种难题,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思考和实践,这恰恰是医师进行转化医学思维培养的机会。很多的临床难题目前还无法完美解决,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或者动物实验来探索和解决这些难题,也是进行转化医学思维培训的切入点和抓手。介入医学作为微创医学的一部分,已经能够在某些疾病临床治疗上替代外科取得根治性的效果,让研究生去思考如何利用更多的介入手段去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提高疗效,这更是需要通过转化医学进行研究和验证。

4 以学科交叉为亮点培养介入医学研究生的转化医学思维

首先,带教导师要主动进行学科交叉的课题研究,在带教的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的思维培养,要强调“转化医学要从临床中来,通过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和基础实验,最终再去解决临床问题”。其次,学科交叉不仅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有着巨大帮助,还能够加速他们对于转化医学内涵的深刻理解[15]。再次,学科交叉的模式既可以形成合力,也突出了个性化培养,因为每个研究生的兴趣点和特长不同,更容易形成共同学习、相互激励的工作氛围。最后,通过学科交叉,能够让研究生了解到各个专业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在相关学科领域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交叉点,也更深刻地了解到转化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一个专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可能在其他专业中找到解决办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更容易产生新的思路和火花,这些都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发散性思维,迅速而又精确地寻找解题思路与途径,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转化医学研 究思维[14]。

5 以构建体系完善的转化医学平台为基础形成激励机制

转化医学以基础、临床、开发研究为主,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乃至跨行业的合作是必然要求[16-17]。大型三甲医院要建设能够满足研究需求的中心实验室并出台相关的转化医学成果共享政策。部分专科医院转化医学平台构建进度较慢,同时不够完善,只有加快建设速度,提升对转化医学平台的重视程度,才能共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要善于利用同国内、国外的知名医院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好沟通共享通道,以加快转化医学的进程[18]。同时科室和带教导师应该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利用现有的课题资金和资源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对于前沿创新性强的课题予以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之上,大力推进团队合作型科研项目、跨专业合作项目及临床转化项目的立项和申报。除了论文发表之外,还应该重视对转化成功项目的同行评价和应用反馈,这都是转化成果的一部分。对于形成转化的成果进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研究生加大培养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形成良性循环和团队协作。

6 以民族医疗企业为基点加快专利申请和转化创新步伐

在转化医学领域,申请专利能力也很重要[19-20]。在临床研究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而初步形成计划或流程,要进行专利申请,这是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专利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对研究生进行初步的培训,可以与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接触,但是研究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例如与专利专家合作、专利提交、审查方式、专利管理等。同时对于需要通过专业医疗企业进行制造和转化的器械应考虑与民族医药企业进行商谈合作,从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因为随着国内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的进步,民族医药企业越来越重视转化医学和创新医学,也愿意将最新的转化医学成果实现临床应用,这将形成持续性的合作,形成团队作战。随着民族医药企业的加入将大大缓解转化研究的资金压力,推动转化成果形成的速度,而且能够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化医学模式。

总之,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现代医学的发展急需具备转化思维的科学研究人员。因此,必须将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不断开展。对于介入医学来说,从研究生抓起可以快速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出既兼具基础和临床技能,又有科研思维的研究生。这些具备转化医学思想的科学研究人员,在未来是推动转化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21]。但是必须认识到,转化医学离真正成熟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政府、学校、医院、企业等各方一起探索,共谋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研究生基础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安徽医学》稿约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