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误区及矫治之道

2022-11-26 03:38王永东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路高质量监督

王永东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上海 2000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这给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文结合近年来铁路企业纪委开展监督工作的实际,着力剖析影响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并就推动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1.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铁路企业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精神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企业坚决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分系统健全完善廉政内控制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逐步形成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对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铁路企业纪委自身持续巩固深化“三转”工作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以来,铁路企业纪委按照中央纪委提出的“三转”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主业,把准监督定位,改进监督方式,履行监督职责,健全监督制度,使得监督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何持续巩固深化落实“三转”工作的成果,既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3.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铁路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铁路企业按照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铁路基本建设,优化调整路网结构,努力提高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积极开行中欧班列,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在全面推进之中,铁路企业要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必须加大自身改革发展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就迫切需要铁路企业纪委提高监督工作质量,为铁路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二、影响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铁路企业纪委在国铁集团党组领导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铁集团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履行监督职责,完善监督方式,健全监督制度,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标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误区。

1.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监督工作成为一个筐

由于对监督工作的理解把握存在一定偏差,成为制约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铁路企业纪委将不同层面的监督混为一谈,监督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对监督和办案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有的单纯认为“办案就是监督”,把全部精力放在审查调查上;有的则认为线索处置不是监督,甚至以为忙于线索处置就是没有把监督摆在应有的位置;还有的未持续有效落实“三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偏离主责主业的现象。

2.认识上的简单化,导致政治监督大而无形

由于认识上的简单化,政治站位不高,致使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尚有差距。有的铁路企业纪委觉得政治监督大而无形,未能正确把握监督的精神实质,把政治监督混同于一般的业务监督或日常党务检查,不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分析问题、发现和纠正政治上的偏差;有的对政治监督具体路径探索不够,找不准切入点;有的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3.方法上的欠精准,导致日常监督越位或错位

监督手段的多样性、有效性不够,这与方法上的欠精准密切相关。有的铁路企业纪委不知道日常监督抓什么、怎么抓、有哪些权限;有的没有把握好监督的时机和分寸,导致监督越位、错位,效果适得其反;有的政治生态分析、纪律检查建议、专项检查等常用监督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加强。

4.本领上的不适应,导致监督工作不深不细不实

目前,纪检干部开展监督工作存在“本领恐慌”,监督不深不细不实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纪检干部不注重学习研究,监督的老方法不善用,新方法不会用,发现问题能力欠缺,把握政策能力不足,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水平不高,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做实做细监督的实际需要。

三、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矫治之道

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路企业纪委开展监督工作的目标和生命线,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准监督定位,改进监督方式,履行监督职责,健全监督制度,切实提高纪检干部的能力素质。

1.突出政治属性,着力实现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铁路企业纪委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机关,这就决定铁路企业纪委开展监督的本质就是政治监督。要学习贯彻好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的聚焦“国之大者”,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一要把准政治监督定位。做到“两个维护”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的最高政治原则、根本政治规矩,也是铁路企业首要的政治任务。铁路企业纪委要紧扣铁路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突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铁路落实情况的监督。

二要探索政治监督方式。要把政治监督与一般的业务监督、工作检查区分开来,透过业务看政治,主要查找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上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促进工作落实。要把加强铁路企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多渠道、全方位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剖析典型案例,确保单位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精准有效。

三要注重政治监督实效。要防止为了政治监督而政治监督的倾向,与日常监督工作紧密有机结合,在日常监督中优先从政治上进行监督检查,在线索处置中优先处置反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的线索,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中优先审查政治方面的问题反映,在推进标本兼治中优先解决和整改政治问题,力求政治监督取得实效。

2.突出精准思维,着力提升日常监督有效性

开展监督工作,贵在精准,重在日常。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必须坚持运用精准监督思维,着力在提高日常监督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一要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铁路企业纪委要持续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三转”,不越权代替各单位党组织履行监督的主体责任,不直接参与对监督对象公权力的具体运行,可通过建立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考核、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等制度,以及与党委定期会商全面从严治党情况、线索联合排查、共同研判政治生态等机制,监督推动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铁路企业纪委要正确处理好协助党委和严格监督的关系,增强协作配合意识,积极主动为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提供有效载体、当好参谋助手。

二要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铁路企业纪委针对企业内权力相对集中、廉政风险高的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运输经营、资产经营开发等重点领域,督促推动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力度,坚持“科技+制度+阳光”好的做法,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办法,不断加大系统研发、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坚持重要管理事项权力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阳光下运作。

三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强化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铁路企业单位要持续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月写实报告制度,督促领导干部秉公用权、规范用权、廉洁用权,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确保权力在监督下运行。

3.突出管用实用,着力探索监督方法的科学性

实践证明,开展监督工作,只有方法管用、措施得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积极探索管用实用的监督方法上下功夫。

一要精准处置问题线索。加强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区分轻重缓急,灵活运用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4种方式科学分类处置,特别要紧盯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产经营等重点领域的问题线索,提高问题线索处置的精准性,为开展日常监督提供有力的抓手。

二要正确处理查办案件与日常监督的关系。查办案件是监督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全部,不能简单地以查办案件代替监督。查办案件主要针对的是“四种形态”中的第二、三、四种形态,即违纪违法乃至职务犯罪的少数。查办案件与日常监督,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监督不到位,查办案件就不起大作用,查办案件没有力度,监督就没有威力。一定要坚持监督与办案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不断完善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联动协调机制,使日常监督与案件查办同向同步同进。

三要推进以案促改常态化。坚持思想教育、政策感化、纪法威慑相结合,把每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深化监督、创新监督、做实做细监督的“第一金矿”。切实抓好案后整治工作,坚持一案一总结,善于利用典型案件深刻剖析案发单位和部门在党的建设、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纪律检查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根据实际需要,还应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开展整改“回头看”,以强有力监督推动整改工作见真章、动真格、落到底,确保案后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4.克服“本领恐慌”,着力练好“监督”这个看家本领

铁路企业纪委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是要克服“本领恐慌”,培养一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本领高强、作风过硬的铁路企业纪检干部队伍。

一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挂职锻炼、集中轮训、抽调办案、参与巡视巡察等方式,加强对铁路企业纪检干部的培训,尤其在参与执纪审查和重点监督工作实战中不断提升开展监督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二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纪检干部的考核激励力度,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优先予以考虑,充分调动纪检干部从事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要选优配强监督力量。严把入口关,统筹考虑专业、经历、能力特长,有序充实各铁路企业纪委的监督力量。考虑到当前铁路企业行政监察体制改革的现状,可在职工人数较多、管辖区域较大、成本支出较多的基层单位设置双纪检员或配备纪委副书记岗位,从而进一步充实铁路企业纪委的监督队伍力量。

猜你喜欢
铁路高质量监督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