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要引导中青年干部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三种意识

2022-11-26 03:38刘孟九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党校意识

刘孟九 陈 楠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甘肃 兰州 730030)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以及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青年干部,更是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干部的培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项目。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可以说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近年来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的形势与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因此急需一批能够在复杂多变形势下,依然坚持科学指导思想指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青年干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讲话中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二、当前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铁集团党组带领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坚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有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工作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全面实现了“五个确保、五个见实效”目标任务,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深化铁路改革,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铁集团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更需要一支具有高度政治意识和岗位技术的干部队伍。

近年来,国铁企业青年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青年干部队伍的素质现状还不能全面适应,仍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矛盾和不足,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

1.作业标准严、安全压力较大。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是新时代铁路人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近年来,国铁集团加速更新,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运输速度和运载能力,同时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铁路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安全工作一丝不苟才能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因此青年干部普遍工作压力较大,其中安全生产要求为最主要压力来源。长期的高压负荷工作,需要熟练业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企业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干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筑牢使命意识,弘扬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每一名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岗位责任感,才能形成共保安全的强大合力。

2.业务创新能力和担当作为意识有待提高。当下,部分青年干部业务技能与创新能力与铁路市场发展的步伐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工作过程中大多是凭借实践经验作业,对每项操作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同时,伴随着铁路发展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意味着铁路将运用更多的新科技助力发展,更加需要广大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勇于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现代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接轨。但部分青年干部职工对现在的学习观念认识还不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主人翁意识、担当意识不强,缺乏进取意识和危机意识。调查显示,目前六成多的青年干部对任职现状较为满意。所以,面对局内组织的各类培训,大部分青年干部能够做到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但部分青年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太高,存在懈怠情绪。这就需要党校在培训中注重理论引导,使青年干部树立担当意识,使他们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兰局创新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3.政治站位和奉献意识有待提高。铁路企业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广大职工在高标准完成各种作业的情况下,还要克服气候恶劣、地域偏远、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但是部分青年干部一时无法适应铁路这种严苛的工作环境,加上各种安全压力,如果政治站位不够高、没有足够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在工作中难免出现畏难、懈怠情绪。

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成熟,虽然与青年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积极培养和所提供的机遇与条件。国企党校是企业青年培训的重要基地,是提升青干思想、业务能力的有力保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结合国铁集团青年干部整体特征和需求,党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安排,都要围绕增强对中青年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展开,着力培养中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未来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党性教育,筑牢使命意识

广大中青年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一定要率先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在党校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培养和提高政治能力始终放在首位,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帮助中青年干部增强政治历练,主动担负重任,自觉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命意识来自于坚定的党性,坚定的党性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党校要充分发挥好培训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组织专门力量,集中集体智慧,优选优秀教师,备好专题课程,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帮助中青年干部深刻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突出党史教育。我们党走过百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在我们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总结提炼蕴含在党史中的有益成分和当代价值,是党校的职责使然。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党校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坚持党史研究科学化的思路,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党史研究,将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运用到中青年干部培训之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是必修课的重要论述,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在党校的培训学习中率先学好党史,从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中锤炼党性、不忘初心,从我们党内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中坚定党性、牢记使命,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中汲取营养、增强信心、保持定力。

突出党规党纪教育。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党的纪律规矩教育是党校培训的重要一课。中青年干部在日常学习掌握的基础上,到党校接受教育培训,要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静下心来,潜心研读原文,聆听专家教授讲解,学员之间深度广泛交流,从理论上加深对党规党纪历史渊源、制定背景、丰富内涵、适用范围、权威解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落实党规党纪要求的理论自觉。党校作为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责无旁贷地要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纪律规矩的教育引导,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帮助中青年干部理清理论脉络、理清逻辑线索、理清实践途径,增强落实党规党纪要求的内生动力。

(二)注重理论引导,树立担当意识

中青年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必须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必须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加强实事求是思想精髓的理论引导。党校在以中青年干部为对象的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理的角度入手,从理论上分析实事求是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从我们党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与经验、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方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分析在当前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性与迫切性。中青年干部只有做到理论上的认同与清醒,就能从思想深处筑牢实事求是的思想根基,自觉做到在学习中提高,在思考中提升,在交流中升华,达到思想的淬炼,牢牢构筑起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

加强调查研究基本方法的理论引导。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党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向中青年干部阐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要从学理的高度分析讲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中青年干部要结合实际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方法经常化,在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不断推动国铁集团高质量发展。

加强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理论引导。在党校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中青年干部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青年干部通过党校的集中理论学习,要率先提高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思想深处牢牢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有学历和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优势,但或多或少存在工作经验、岗位锻炼、实践历练上的劣势,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从心理上接近职工群众,从行动上融入职工群众,防止忽视群众作用,漠视群众利益,坚决防止在具体工作中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

(三)注重综合提高,培养奉献意识

中青年干部更加需要树立奉献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绩观,不断加强七种能力的综合培养锻炼。在党校培训期间,着力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建理论、党的历史、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政治上可靠、素质上过硬、作风上优良的中青年骨干队伍。

自觉弘扬吃苦奉献的光荣传统。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普遍具有开展工作的热情,创新思维相对活跃、工作中富有激情,这些都是打开工作局面、推动工作顺利展开的有利因素。同时,是否具有吃苦奉献精神,对于一名中青年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非常重要,也难能可贵。党校要在培训中进行有效组织,合理安排,从理论上挖掘并大力弘扬吃苦奉献的优良传统。加强对中青年干部培训期间的党性分析,通过组织生活、主题党日、集体活动、班会讲评、定期回访等方式,引导中青年干部养成能够吃苦、甘于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

不断夯实干事创业的扎实基础。中青年干部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作用、展示作为,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要求,综合培养,全面加强。要准确判断并把握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校的教学活动、教学组织都要围绕提高七种能力,引导学员以提升政治能力为先导,全面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断夯实干事创业的基础。

自觉养成勤政务实的优良作风。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加强实践锻炼,自觉养成实事求是、严谨高效、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党校要通过课堂讲授、党性分析、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对中青年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作风培养,坚持用好的作风教育培训出作风好的人,引导他们以理论上清醒促作风上的养成。党校的广大教师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正反典型对比、经典案例剖析等多种方法,帮助中青年干部逐步养成优良作风,坚决防止产生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甚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现象。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进步,党校培训也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发展的总任务和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以培养和造就讲党性、有担当、强素质的高标准干部为目标。在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上,要抓住青年人的特点,引导中青年干部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三种意识,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党校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企业青年干部的培养路径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党校人的忠诚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让青年干部成为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