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天气,警惕致命的热射病

2022-11-26 03:49查宁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热射病劳力先兆

●查宁

入伏后,中暑成了常见疾病。听到“中暑”,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歇歇就好。可中暑也是分级的,重症中暑又叫热射病,可是致命的,不可不知。

热射病病死率高达50%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人体后会导致一系列变化,从轻到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出现热射病时,体内因热量过度积蓄,会引发多组织器官受损,临床主要小高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持续损害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达50%。

热射病的产生与高温、高湿、无风等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一般为逐渐起病,先兆症状易被忽视,病情多于1~2天后加重,高烧可达40℃~42℃,并出现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或大小便失禁,且有肾衰-心衰等严重表现。

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表现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也有患者缺乏先兆表现而在运动中突然晕倒或意识丧失。劳力型热射病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骤现肝肾功能衰竭及横纹肌溶解,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急救原则:快速有效持续降温

鉴于热射病病情重、进展快,现场急救一定要紧急抢救与拨打120同时进行,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首先,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中暑者搬到通风阴凉处,最好是有空调的房间,处于平卧位置,头部略垫高20度,尽快去除其全身衣物,以利散热。同时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测量体温,建议持续监测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果不具备测量核心温度(直肠温度)的条件,也可测量体表温度以做参考,建议每5~10分钟测量一次。

其次,快速降温。热射病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不可分。起病3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段,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常用快速降温措施主要有:

1.用冷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用风扇吹,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

2.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有条件可用大型的容器(如水囊、浴桶)将伤员的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中。

3.建议降温目标为:核心温度在30分钟内迅速降至39.0℃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以下。当核心温度降至38.5℃时即停止降温措施或降低降温强度,维持直肠温度在37.0℃~38.5℃,以 免 体 温 过低。若体温再次升高,应重新启动降温措施。

预防热射病做好三点

1.避免在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避免在高温、高湿中剧烈体力活动或运动。

2.室内保持自然通风,注意多喝水,最好适当喝淡盐水。

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婴幼儿、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体温调节能力弱于常人;酗酒或吸毒者、肥胖者、服用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抗胆碱类、抗组胺类、抗精神类药物等)的个体均应警惕热射病,在高温天气,尤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并避免独自活动,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同伴。

猜你喜欢
热射病劳力先兆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是种什么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做第四种人
ICU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热射病的护理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保产无忧汤治疗先兆流产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