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2022-11-26 12:01苟小媛谷照亮
关键词:三全育人协同育人

苟小媛,谷照亮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元,是培育“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的载体。班级文化是其班级内部共同体成员有关信念、价值观、情感态度及其行为作风的复合体,班级文化其本质是一种育人文化。2017 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新时代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要构建三全育人多维协同机制,通过价值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进行育人主体、要素、关系及空间的协同,打造创新、开放、包容、活力、积极向善的班级文化,推动班级文化内涵式、特色化、创新性、高质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的高效融合。

一、三全育人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契合性

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目的相互融通,内容上互为表里,方法上相互借鉴,存在深刻的契合度。三全育人理念能为高校班级文化提供理论指引和价值旨归,指导班级文化健康有序发展;高校班级文化实践反过来强化三全育人的理念教育功能,促进三全育人在高校的落实。

1.三全育人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目的相互融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育人为目的。班级文化本质上是育人文化。三全育人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都以育人为落脚点,两者都旨在培育新时代的“四有青年”和“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构建多元、普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班级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班级文化建设要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各个阶段,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生活实践等各个方面。因此,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需有效整合育人力量、贯通育人过程、做到育人方位的有机联动,三者相互作用协同并进,共同构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整体,提升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2.三全育人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互为表里。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模式。三全育人具有整体系统性、过程衔接性、开放协同性等特征,使育人主体、育人理念、育人要素相互作用有机推进,形成横向整合、纵向贯通的闭环发展新样态,实现班级文化建设脉络的弥合。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需要各育人主体协同整合资源、育人过程中不断破解要素制约,在育人方位上突破空间局限,进而实现各资源要素协同发展和优化整合,使其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发展,实现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格局的优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三全育人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方法相互借鉴。三全育人强调育人横向链条的协同参与,纵向链条的有效衔接和多领域育人因素及载体的挖掘,进而协调整合资源力量、推动各育人要素协同并进、汇聚最大育人合力。三全育人目的在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共同体在班级发展中各要素彼此整合优化趋同的过程,表现在多维主体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教育工作方位的全面性等;与三全育人理念思路和育人格局深度契合。三全育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有效弥补了班级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缺失,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是三全育人在高校落地生根的育人实践推动三全育人的创新发展,两者融合互动相互促进有利于将育人效果最大化。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不论从育人主体间的协同、育人过程的衔接和育人方位的联动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未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兼顾和“前后”衔接。如育人主体存在差序文化,各司其职的思维惯性,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育人资源流通及其配置不合理,班级文化建设重物质建设缺精神建设、持续性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1.育人主体间缺乏有效互动。从班级文化建设主体来看,各主体间较为分散,育人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和碎片化倾向。教师间、师生间与生生间交互不够,家校社协同力度不足,未形成育人合力。

第一,教师间协同不到位。高校教师存在未做到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未协调好科研和教学间的冲突,未处理好智育和德育间的关系等问题[1]。教师间的疏离在于职能分工不同,专业课教师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加之繁重的科研任务,使教师对班级建设关注不够;再者辅导员具有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育人主体,是师生及生生间动态发展的全程参与者、联络人和协同者。但在实际上辅导员老师管理班级及人数较多,有限的时间及精力使其疏于对学生学业情况、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适时疏导和指引,未发挥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和优势,未形成学生、教师、班级点线面融合交织的格局。

第二,班级内部凝聚力差,师生及生生间离散现象日趋明显。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大学班级中的“边缘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在班级活动参与中存在思想僵化、不敢破、不敢立、不敢责任和担当;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不上心、不热心、不操心、不感冒,大学班级边缘人面临着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缺钙、认同感和责任心不足、心理失调和行为失范等文化困境[2]。加之互联网背景下个性化学习视域下学生的自主性逐渐增强,教师话语权遭到削弱,学生管理难度增大。

第三,各育人主体间协同力量不足。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等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强化共育意识,整合文化资源和建设力量。各育人主体间在实践育人不同维度、角度和程度上存在差序文化,在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中各主体间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对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认识不够深刻,且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来保证班级文化协同育人的开展,存在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难以实现协同效用[3]。其冲突与对立表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部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序文化构成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矛盾冲突和对立,使其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最大育人合力。

2.育人过程中衔接不到位。从班级文化建设过程来看,未做到从入学到毕业、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衔接和覆盖,导致育人内容与环节间衔接不紧密,存在断裂现象,未发挥长效育人机制。

第一,从时间链条上来看,高校寒暑假是课堂育人主渠道的断档期,大学生离开课堂与校园,没有老师和同学的督促和激励后长期处于一种懒散、迷茫的状态,对假期生活缺乏计划安排[4]。假期是大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调研、走出校园,夯实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是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的重要场域。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未做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时段覆盖,校内校外的育人工作未做到有效衔接和层层递进,缺乏育人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再者部分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社会实践,部分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查,内容呈现“假大空”特征,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略了其长效机制。

第二,从空间范围上来看,同为高校育人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两张皮现象。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缺乏顶层设计,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在挖掘过程中存在育人元素零散缺乏系统构建,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简单嫁接和机械嵌入未能有机融合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未把握好适度原则导致顾此失彼和过犹不及,课程与课程之间未形成良性互动,育人内容和育人空间上存在割裂现象,两者未能协同发力同频共振乃至不能达到育人成效。

第三,育人过程中各主体间价值、职能、资源不能很好协调衔接。班级文化是基于一定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导向形成的。在主张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的同时,不可忽略各主体都有自己遵循的逻辑运转方式,均有其个性化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诉求。例如,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化性和随意性、学校文化以育人价值为引领、企业文化秉持市场导向的价值观、班级文化倾于趋同的价值诉求,如何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若教育主体间缺乏价值认同的统一性,彼此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不仅不能发挥1+1>2 的作用,还会导致多方主体间的力量博弈、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3.育人方位间有机联动不足。从班级文化建设方位来看,存在育人内容间缺乏融通整合、育人场域较为单一、各载体联动不够等问题,未形成高效有序和动态平衡的育人格局。

第一,班级文化的建设未能完全聚焦和践行“五育并举”的教学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培育过程中厚此薄彼,联结较为松散融合力度不够,如存在重智育轻德育,轻美育缺劳育等问题,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的问题,长期处于失衡状况会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差错位等问题。近年来,“内卷”“躺平”等热词在大学生群体中涌现,“内卷”导致班级内恶性竞争,“躺平”表现为政治观外偏、人生观内虚、价值观中空、世界观上浮,学生长期处于心态失衡的状态下会导致累积性负面效应产生[5]。

第二,班级文化建设线上线下联动不够。因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及远程性特征,班级的“围墙”渐渐拆除,大学教育呈现课程资源大众化和公开性、学习方式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工具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点。没有物理边界的班级使班级成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相对自由化,学生自主性增强,但是同时致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发展过程动态和及时占领思想教育阵地的难度加大。教学形式的改变弱化了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贯彻和大学生文化生态的独立性、有序性和稳定性,导致大学生对班级概念淡化、班级作用进一步弱化,教师话语权削弱等影响,颠覆了传统大学文化生态的差序格局,教师与学生不能有效互动交流,其协同效果就难以实现[6]。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班级内凝聚力差、感召力弱。班级文化建设也会受到学校社团及其自组织文化等反面的挤压[7]。班级是来源于集体意志的要求,若缺乏集体观念和担当与责任意识则会导致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但社团、兴趣小组及其他自组织是源于兴趣爱好汇聚,没有硬性要求和指标,因此学生积极主动性较高,若在班级利益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后,多是选择放弃班级利益而保护自身的个人利益,这一定程度上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

三、以“三全育人”为引领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创新路径探析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在主体、时间、空间链条上都要得到有效衔接和循环互动,聚焦育人力量的多元聚合,育人过程的有效衔接,聚焦育人方位的有机拓展,使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形成稳定、协同高效的常态化育人机制。

1.聚焦育人力量的多元聚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推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汇聚磅礴力量,增强文化建设的聚合力。

第一,学生发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班级中营造教师指导、班委主动带头,广大学生积极配合参与的团队协作。要把班级工作制度化、流程化、明确化,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建设清新正气实干班级文化,形成一个由点带线、由线带面、由面带动全班级的良性班级工作文化机制。打造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整合学校、班级及个人特色及优势,展开主题鲜明、层次丰富、覆盖面广泛、全员参与的班级活动,积极发挥朋辈作用,强化榜样力量,强化班级工作的执行力、凝聚力、向心力,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班级凝聚力。

第二,教师发挥班级文化建设阵地中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发挥“指导员”“监督员”“裁判员”的角色,提高政治站位,精细化工作要求。再者教师间形成专职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岗等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育人机制,各主体积极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形成育人合力[8]。不同专业和不同职能的教师要各施其能,各尽其才汇聚育人力量,共同备课,合作教学。专业课教师要提升科研育人能力,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严谨的学习风气,辅导员教师要发挥上传下达优势,做好学生、教师、家庭关系网的联络人。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理念,掌握教育教学新工具和新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构建数字化资源建设为支撑的创新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

第三,汇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动协同育人格局。构建融合多方的机制诉求和力量,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寻求价值契合、目标契合和行为契合。线上学习冲击和解构着家校社教育的边界,融合协同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其隔代共学、互学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班主任、家长及社会等相关主体在融合共通中贡献新力量,找到自己的文化建设创新样态,在协同过程中增加成员互信和文化认同。同时班级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企业文化,以“比”为起点,“学”为核心,“赶”为要求,“超”为目标,兼合硬文化的指标和软文化的对标,进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提升。

2.聚焦育人过程的多维贯通。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要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做到从时间链条和空间链条的全覆盖,连接课内课外,融入学习和生活之中,发挥育人的长效机制。

第一,有效衔接班级和学生阶段性成长动态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把握好主体横向维度的全面性,也要强调纵向维度的全过程性。其一,关注学生及班级的成长特点和阶段性发展特点,挖掘同级同系班级的发展特征和同质性,实现班级间文化连接发展;密切关注班级文化发展过程的动态开放性,从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衔接、学生成长的心理变化阶段等方面做到育人的实效性和延续性[9]。其二,加强高校假期实践育人作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探索者转化,加强实践宣传与成果转化强化示范作用。

第二,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构建“大思政”格局[10]。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功能,加强顶层设计和学科内容体系建设,善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挖掘班级内、学校里、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鲜活素材,立足学生需求打造生动有趣、富有生命力的教科书。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要坚定政治方向,把好底色,提高专业素养,班级文化建设要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凝聚班级文化特色,丰富班级文化展开形式、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实现整个育人过程的有效衔接和弥合。

第三,把握学校及社会中的重点热点焦点。在动态过程中巧妙捕捉运用生成性资源,适时给与引导和提炼,善变危机为契机,提升资源的生命力和利用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析重大事件下蕴含的文化发展力量,对学校、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重点与事件进行有效衔接转化。如教师要充分关注和研究抗疫事件,把疫情防控化为育人实践;贯彻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日常工作,推动班级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生活中各类变化和资源,并加以提升、点化、推动、辐射,在面对班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时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开放灵活动态的班级文化,得以创新班级文化。

3.聚焦育人方位的有机拓展。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着力于搭建更广阔的育人平台,从校内到校外、线下到线上,推动单一育人场域向复合型育人场域转化,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和多维度的空间,进一步强化育人效果。

第一,拓宽物理场域。善于用思政小课堂撬动社会大课堂,以社会大课堂携手思政小课堂,拓展班级文化空间、增强育人辐射范围,提高育人成效。班级文化建设需打破地域边界开阔视野,充分挖掘家庭及社区资源,连接城市与乡村,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身边寻找育人资源,文化转换要根植于实践,走向田野、走向大地、走向社会,把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校园文化资源等融入其中,开创崭新的班级文化建设新样态。

第二,拓宽信息场域。突破单一育人空间限制,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现实+虚拟”开放交互即时的多维交流空间。现实文化环境和虚拟文化环境的建设并进,以线上文化为抓手,推动线上宣讲、云活动建设、线上心理活动资讯等活动板块,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占领网络舆论高地。以技术赋能教育,重点打造线上班级文化阵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构建教育虚拟仿真基地,如打造VR 校园、VR 班级、VR 学党史等在线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信息即时交互的线上虚拟文化平台,促进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营造青春活力、开拓创新的班级文化样态。

第三,拓宽对话场域。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也是师生民主对话交流的过程。优秀的班级文化需要打造全民参与、共商共良、平等对话、群策群力的良性的关系氛围。因此在其形成与管理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高校班级文化构建可借鉴民主政治形式,探索开展“社会+校园+班级”恳谈模式,聚焦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架设家、校、社之间的同心桥,架设师生之间的交心桥,解决师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探索“恳谈+党建”“恳谈+教学”“恳谈+日常”等不同主题的恳谈会,不拘于地域、时间、形式在校园班级生根落地。

第四,拓宽文化场域。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彰显人文底蕴,根植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班级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切入点和共振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用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班级文化增添历史底蕴,在班级文化的开发运用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有效对接;同时要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以校本文化资源为载体,实现有效特色开发。加强“四史”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

三全育人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旨在架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育人格局,汇聚育人合力,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需注意在协同育人中存在的各类文化思潮碰撞、资源配置不协调和沟通不畅等问题,避免带来负面影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需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协同育人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