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分析近十年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2022-11-28 08:18钱门泽
山西青年 2022年23期
关键词:职教师资队伍师资

钱门泽 马 婷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依赖性逐渐加强,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师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者,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关键。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本文旨在梳理国内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文献,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新型模式,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始于1990年重庆市职业学校推行的“双证书”制——毕业证和专业等级证[1]。经过专家学者的多年努力,收获了很多研究成果。通过检索CNKI,把“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作为检索关键词,设定时间从2012年到2021年,通过精确检索,对结果进行筛选后,最终有学术期刊34篇、硕士学位论文6篇,本次研究选取了这40篇文献作为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对2012年到2021年国内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一方面从总体上把握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发展状况,找出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展望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从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解国内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具体情况。

二、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概况

(一)发文数量

通过对十年间的发文数量的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能够得到直观的体现。2012-2021年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分布如图1,从每年发文的数量,可以了解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文献类型

笔者在中国知网通过学术期刊、硕士学位论文、会议、报刊等资源进行搜集师资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其中,学术期刊达34篇,占据整个研究成果的85%;硕士学位论文有6篇,占研究成果总量的15%。通过文献类型,笔者了解到多数文献都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总之,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上升阶段,尚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构建系统的现代化理论结构。

(三)研究者类型

通过研究者类型,我们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这40篇文献中,80%的作者来自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另外20%的研究人员来自一线工作人员。由此可见,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实践者中亟待突破和完善。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从2012年到2021年国内有关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40篇文献中,理论研究占比接近70%,实证研究占据30%。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的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密不可分。近十年来,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达28篇,表明中国的思辨性研究主导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停留在理论讨论方面。总体来说,研究者对职教师资重视程度在提高,但完整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理论体系仍未建立。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之间进行均衡,以使有关的研究更加深入。

(五)研究主题

梳理近十年国内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40篇文献我们发现,有18篇文献的主题聚焦于基本理论研究、有12篇文献是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有6篇文献关于实施和解决策略研究、有4篇文献关于影响因素研究。其中,关于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大,主要归功于我国长期重视职教师资。此外,研究者的视野逐渐转向存在问题、对策、影响因素,这对研究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的内容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发展情况。通过文献的具体内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一)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徐靓通过介绍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现状,针对中职学校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4+1”职教师资培养模式[2]。此模式培训具备理工类专业背景的本科毕业生1年,期满颁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了“三突出、四双制”的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3]。该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教学,处于平等地位;肖化移和其他学者提出注重职教师资培养主体多元化的“3+2”职教教师培养模式[4];温伯颖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进入瓶颈期,介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分流培养”模式[5]。这一模式对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些学者认为,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中心培养重点是实施“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6];徐挺认为“任务导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可以实现职业院校同合作企业、系部以及教师都双赢的局面[7];向丽丽根据“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养不高、培养培训困难,提出一种新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此模式有助于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整合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8];杨勇等学者针对如何培养中等职业教育高层次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提出了“4+2”培养模式[9]。该模式由三部分组成:4年本科教育+1年职业教育+1年教育实践和论文写作;刘君义等学者提出以职教研究为主导、以职教师资培训为双重推动的“一导双驱”模式[10];云南省高等师范院校实现“三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目标,提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构想3+2一体化模式,4+1双学位模式,4+2/3职教硕士层次[11];其他学者提出“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12];卢荷提出五种校企深度交融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13];周明星、高涵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乡村卓越职教师资“3D”培养培训模式:那就是三界协同、三双共生和三维系统[14];刘晶晶、闫志利提出“三维一体”培养模式。该模式致力于推进专业性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一体化发展,从而提升师资队伍质量[15];杜学文等学者为提高信息化背景下职教师资队伍水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16]:多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何冰、何应森提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由政府、大学、企业、教师、学生五个要素组成,形成多元协同培养模式[17];陈岳堂为促进乡村振兴,培养乡村卓越职教师资,湖南农业大学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了“3D”新模式,为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保障[18];罗印升,臧军,俞洋介绍了江苏理工学院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19]。该模式体现了三性和谐统一,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和三证书制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胡小平从经济制度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技工荒”问题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该模式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云南师范大学提出了“3+2”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21]。该模式使“双师型”人才短缺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曾茂林、曾丽颖在STEAM教育启发下,为培养双师型卓越教师,提出卓越职教师资三维培养模式[22]。该模式以学术、技术和教艺为核心,有利于提高职教师资技术和教艺水平。

(二)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存在问题

蓝欣对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半封闭、半开放的师资培养体系,以八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核心,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职教师资[23];南海、薛勇民针对中职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高校和企业应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培育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24];郭丹、叶飞跃为解决当前职教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难题,基于PDS理念提出采取学企校合作的形式,培养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实现共赢[25];李鹏针对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忽视实践教学,双师型特点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从师资培养理念、培养程序和培养结构等方面构建合理的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26];李梦卿,杨妍旻为进一步完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27];梁杰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培养过程中偏离师范性、学术性和技术性,认为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应从三性合一的角度重新构建[28];李赟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单一且封闭,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从职教师资的复合能力出发提出了“四· 3”职教师资培养模式[29]。这一模式为培养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邵建东、徐珍珍提出从培育、训练等视角出发,政府、企业以及院校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师资团队的建设[30];张丹、朱德全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单一化”问题,提出了新的时期应走“从单一到多元”的建设道路,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步入新阶段[31]。

四、国内关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不足。

第一,研究还停留在摸索发展阶段,还是停留在体验层面,深度不足;第二,在研究人员类型上,必须调整理论人员和实践者的比重,尤其是激发研究的热情;第三,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要格外重视;第四,从研究主题来看,今后要聚焦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师资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

(二)未来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问题,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后续研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视:

第一,近几年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包括最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都提到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对2012-2021年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将会成为研究重点。因此,可以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学历上移化,探索本硕博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等方面,来探讨促进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加强培养高校、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要积极参与,有利于加深对师资培养模式的认知,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研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问题。要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理论指导实践,完善和构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理论体系;

第四,综合分析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深入职教师资培养领域的研究空白点,使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更加全面具体。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注重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培育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兼备实践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未来的培训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职教师资的培养;(二)新形势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要进行创新,如改善生源素质培养模式、学制延长或续接的培养模式、分段培养模式等。我们要推陈出新,创新培养模式,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大发展助力;(三)以往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常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还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猜你喜欢
职教师资队伍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强化住培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住培质量——中医住培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