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贡献“湖南力量”

2022-11-29 01:45公欣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8期
关键词:调研组调研改革

公欣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周边国家产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逻辑改变,一些跨国公司和中资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和国内中西部地区。为探究产业转移背后的动力因素,对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更好服务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8月8日~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第三调研组聚焦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深入湖南省郴州市、永州市、衡阳市等地开展调研。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赵佳音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团委张践祚同志参与调研指导。

调研“实”

查实情看实况,听实话求实效

作为第三调研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干部于文静在出发前,就带领调研组成员系统查阅文献资料,会同委内有关司局和专家开展专题研讨,深入了解产业转移重点理论和背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调研方案。

行程安排“实”——

“我们5天调研了湖南郴州、永州、衡阳3个市的多个区县、开发区,与3个区县、5个开发区以及相关层级发展改革、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门进行了座谈,与不同规模、行业、资源要素结构的30余家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调研了20余家企业,发放了130余份调研问卷。”调研组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干部黄乾告诉记者。

座谈交流“实”——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咱们客套话就不要说了。这次国家发展改革委来调研非常扎实,只讲问题,不讲场面话。”这是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一位同志在陪同调研时说的话,也是此次调研的真实写照。为提高调研效率,听到地方和企业的真话、实话,调研组一行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背靠背”调研,分别与政府和企业代表沟通,同时,着重加强座谈中的互动交流比重,以切实了解企业在全球进行产业链布局的主要考量,抓住问题根源。

在湖南省的同志们看来,本次调研交流是双向的,调研组同志不仅积极听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更主动发挥业务特长,针对地方面临的能源紧缺、环保约束、境外投资流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解读,为地方和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实地考察“实”——

“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生产线,在产业链供应链的最末端,在中小微企业的最前端,与最一线的招商引资干部座谈,与企业家和产业工人交流。”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干部陈善恩告诉记者,大到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地效果,小到每条流水线的单日出货量、几毛几分的用电成本、工人的“五险一金”、产品出口海运的路线和周期变化等,调研组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力求用最真实的数据摸清一线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

复盘讨论“实”——

“每天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成员都不辞辛劳开展头脑风暴式讨论,围绕调研的所见所思所想畅所欲言,既分享收获体会,剖析典型案例,也总结问题不足,调整调研思路。”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干部靳默萱告诉记者,调研组坚持点面结合、问题导向,着力挖掘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并帮助其梳理存在的问题。

经验“新”

发挥比较优势,探索三种模式

参与调研指导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张践祚认为,这次调研的三个城市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在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上具有明显优势。但三个城市产业基础、交通位势不同,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思路和做法也不同,都有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干部金烈对郴州资兴市的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赞赏有加。2015年以来,资兴市积极挖掘新的资源优势,依托东江湖常年保持国家一类水质、8~13℃水温、年均40余亿立方米的天然冷水资源,在东江湾规划了可容纳20万个机架和1000余家互联网企业的产业园,着力引进对用电量和供电稳定有需求的大数据企业。目前已签约落户3个数据中心,华为、淘宝、中国电信、网宿科技等30余家企业已入驻或签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干部张晓雯则对永州市蓝山县的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印象颇深。蓝山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有4万余人在广东省从事皮具等行业。近年来,蓝山县抓住广东省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发展之机,积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动承接皮具箱包玩具、轻纺制鞋等产业转移。目前已基本建成占地130亩的湘江源皮具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9家。

衡阳市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体系门类齐全、配套完备,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一度达到28%。衡阳市还是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科教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得天独厚的禀赋下,衡阳市吸引了特变电工、富士康、比亚迪等众多知名企业。

“目前,包括湖南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干部张弓认为,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助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回流集聚,进而实现要素升级,为地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必要条件;同时,这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把脉“准”

精准问策,因地施策

张晓雯告诉记者,此次调研的企业中六成已实现盈利;其中,在迁入后3年内即实现盈利的企业占比近八成,这表明大部分转移企业获得了成长。3/4的企业认为所在行业产业链未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扩产的趋势将会增强;与东南亚等境外地区相比,未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扩产的意愿更加强烈或一样强烈的企业占比超六成,这表明未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还很大。

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自身定位不准,招商竞争‘白热化’,营商环境与东部地区仍有差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产业配套尚不齐全,物流成本偏高等。”谈到存在的具体问题,调研组同志的话语客观而诚恳。

湖南省该如何破题?如何进一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靳默萱介绍,调研组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进一步找准定位,充分了解、创造并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进一步明确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分类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强化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承接与内生发展模式良性互动,把握好产业转移准入门槛和节奏,依托承接产业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政策,严守优惠政策底线,引导招商引资政策向优环境、补配套转变,提高产业承接可持续性。加强招商引资监督管理,防止地区间无序竞争。同时,完善区域间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飞地经济”等合作开发模式、联合设立产业转移引导基金等方式,提高转出地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等公共配套,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支持产教融合,强化土地保障,降低用工用能成本,提高产业承接硬实力。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信用监管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供给,确保产业引得来、人才留得住。

据介绍,下一步,湖南省将积极根据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深层研判。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进一步了解企业所需所想,引导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定位做好承接工作,避免盲目出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招商补贴政策、盲目追捧不成熟的重大项目。针对不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制定财税、金融、土地、商贸等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贡献“湖南力量”。

猜你喜欢
调研组调研改革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改革之路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瞧,那些改革推手
国务院参事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强制性标准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