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序

2022-12-01 07:42郑克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电出版社能源

郑克棪,男,1941年1月生于江苏苏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和地热的勘查和研究,担任国际地热协会(IGA)第6、7届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5届主任,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水文地质专业。自1970年后,主要从事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勘查研究工作,是北京城区地热勘查开发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参与主持的北京城区地热田勘探报告荣获地质矿产部找矿二等奖,主持的北京城区地热开发研究报告获地质矿产部科技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18以来出版了4本专著:《地热利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地热:来自地下的热能》(中国石化出版社)、《见证中国地热走向世界》(地质出版社)和《温泉,在你脚下科学寻找地热》(地质出版社)。1981年他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地热学院进修一年。成功设计钻探的100多口地热井。1994年被联合国聘为咨询专家,3次派赴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任找水专家。郑克棪教授在国际地热界有一定声望,多次受国际组织资助赴国外参加国际地热大会,并于2005年、2010年、2015年在世界地热大会上代表中国作报告,是中国地热走向世界的亲历者、见证者。郑克棪教授数十年投身于中国地热,在中国地热届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继中国“地热之父任湘”之后,推动中国地热能的研究开发运用的主要功臣之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奔向低碳的核心是能源转型,由常规的化石燃料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的总比重是15.3%,到2030年需要达到25%,到2050年需要达到60%。这一场21世纪能源的伟大转型,给地热前景赋予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热作为工业化能源的启动是1904年意大利地热发电试验的成功,并在1913年建成世界第一个地热商业发电运行。中国地热作为新能源利用的启动,是1970年地质部长李四光教授的倡导。1970年12月,广东省丰顺最早利用91℃地热水发电86 kW成功,随之河北省怀来200 kW、江西省宜春利用67℃地热水发电50 kW成功、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1 000 kW发电成功……构建了中国地热的第一次高潮。

2021世界地热大会上,中国地热直接利用的热能已占世界利用总量的43.4%,而且我们在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应用、温泉洗浴休闲、地热水产养殖、地热工业利用等单项也都成为世界第一(仅地热温室是土耳其优先)。这是中国地热开发利用的第二次高潮,但中国地热在世界上后来居上做得最大的是地源热泵,这方面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中国1970年刚进入地热能源开发就重视地热发电,从1970年到1977年,我国中低温地热发电7处共装机容量1 336 kW及高温地热发电1 000 kW。我国在“十一五”支持发展风电,风电增长了670倍;我国在“十二五”支持发展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增长了100倍;但是我国在“十三五”支持发展地热能,地热发电仅完成了计划指标的不到4%。还有世界地热前瞻性的干热岩EGS(增强地热系统)开发研究,法国、德国等兆瓦级EGS发电已连续运行十余年,而我国这方面技术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地热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2021年我国高校已开设地热专业,将培养出一批地热产业大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现在是中国地热面临大发展之初期,多地配合双碳目标大形势已出台规划和项目,天时地利,中国地热的发展又迎来了更有意义的好前景。

猜你喜欢
发电出版社能源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我等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摩擦发电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