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栏主编寄语

2022-12-01 02:06
智慧电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编委

陈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3 年在美国里海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3 至2019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担任Energy Systems Scientist。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弹性电力系统自愈恢复、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等。近年来在Proccedings of the IEE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编委(2015-2020),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 in Energy 青年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专刊特邀编辑(2021)。获2017年度IEEE PES芝加哥地区杰出工程师奖。

刘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访问学者,IEEE 高级会员,IEEE PES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技术委员会智能系统分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智能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校企合作科技项目20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检索30 余篇,EI 检索50 余篇,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 余项,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项(第2 完成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二等奖1 项(第2完成人)。担任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Energies编委。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驱动下,传统的源、网、荷侧均已发生深刻变化,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度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基于模型驱动的规划和运行难以适应源荷高度不确定性带来的时变性、随机性影响,亟需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感知、分析和控制的研究,并与模型驱动相融合,构建双轮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研究范式,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研究系统的状态感知等技术,对目前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支撑意义。

猜你喜欢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编委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编委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本刊编委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