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12-02 10:42牛余琴陈群玉彭启超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钢筋竞赛

牛余琴,陈群玉,彭启超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育人模式,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1]。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疏离、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相互割裂等现象,“岗课赛证”融通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必经之路,是架起“产、赛、教”融合的重要桥梁[2]。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主要讲授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钢筋算量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图,具有规范庞杂难记忆、节点构造易混淆、算量计算不准确的特点。

将传统课程与工作岗位、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把“证”和“赛”融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既能学到系统理论知识,又能加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岗分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结构构件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为主,知识点零散。学生获得的知识仍然停留在课本上,面对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存在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现象。钢筋算量方面,课堂上通常采用手工计算结构构件的钢筋工程量,但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常使用,由于计算过程抽象容易出错,降低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1.2 课证分离

建筑工程识图“1+X”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结构方向)是本课程对接证书,重点考核实际工程的结构施工图识读和CAD绘制。传统课程内容未能紧贴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需新增CAD构件绘制和结构设计说明、筏板基础、剪力墙洞口、地下室外墙的识读等内容。

1.3 课赛分离

本课程对接江苏省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建模与应用”赛项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职业技能竞赛侧重考量学生在图纸会审纪要基础上,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和运用CAD软件绘制节点详图,本课程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施工图识读与构造节点绘制。

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而技能大赛是从知识面角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传统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设计变更或图纸会审知识点;技能大赛专业覆盖面相对较窄,大部分同学不能享受优质且高标准的指导,参与集训的学生缺乏日常课程关注,易导致“大赛集训”与“课程授课”两张皮[3]。

2 “岗课证赛”融通背景下“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修订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建设是“岗课证赛”融合的基础和纽带,融合行业标准、岗位需求、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将实际工程项目、CAD构件绘制、图纸会审记录职业技能、岗位职业素养引入课程,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主讲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两类;将教学内容进行构件模块化划分,其中板、基础、楼梯构件一致;区别在于框架结构的承重体系是梁、柱构件,而剪力墙结构的承重体系是剪力墙构件。本课程将某学校图书综合楼项目引入,主体五层、局部二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局部结构为框剪结构,项目贯穿教学,以构件为单元构建结构网络。

2.2 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手段

针对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实践,但喜欢玩手机、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等特点,教学团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建设校级在线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为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程树立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托在线课程资源、智慧教室、CAD软件、钢筋节点实物教学模型、校内实训室、校企双师教学团队,实现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学过程对接,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对接,评价指标与教学标准对接,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以某学校图书馆为例,校企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以结构施工图识读、CAD节点绘制、钢筋算量等教学流程,以“问题链”方式引导,课前学习线上资源,课中共同探究知识要点,培养识图、节点构造、钢筋算量的职业技能。课后,引入图纸会审记录,对接技能竞赛考点,提升教学质量。

2.3 改革教学考核体系

本课程构建线上+线下、侧重过程性评价的课程综合考核方式,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整个考核分为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包括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两个部分(如表1)。

表1 学习过程考核评价表

获得省级、国家级技能奖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按学校规定,直接认定相应成绩及学分。若未获得证书,参与相应校级技能竞赛或者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及培训,可根据成绩进行项目考核加分。

3 基于“岗课证赛”融合的“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体系实施与效果

3.1 “岗课证赛”四位一体课程实施

3.1.1 课岗对接

结构施工图识读和钢筋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必备技能,职业岗位是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设置内容是在造价员岗位需求上优化重构,对接钢筋预算员的工作过程,校企共同确立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养三维目标;课程是企业岗位的支撑,通过教师知识讲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训练,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5]。

本课程通过毕业生就业调查,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制定新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造价员岗位标准、建筑工程识图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省级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标准的“四标”对接融合,融合某学校图书馆实际项目,确定“懂规范、能识图、熟绘制、会计量”的教学目标,重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3.1.2 课证相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推进毕业证书“1”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有机衔接,更高质量地满足当地企业需求。首先,建筑工程识图1+X(中级结构方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开发课程内容,项目载体是一套中型工程施工图。工作领域包括识图和绘图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识图工作任务是结构设计说明识读和基础、柱(墙)、梁、板、结构详图识读;绘图工作任务是应用CAD软件完成基础、柱(墙)、梁、板、结构详图绘制。

其次,调研区域企业,搜集筛选企业工作任务,在X标准基础上,通过对每一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整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能力需求。最后,课证融通不仅仅是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无缝对接,还包括取得1+X证书所对应的本门课程成绩,可以根据学校规定,实现“学分转换”、以证代考[6]。

3.1.3 赛教融合

2022年江苏省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与应用”赛项,全面对标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以“1+X”建筑工程识图技能为基础,以实际工程施工图纸为载体,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紧跟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设计竞赛内容,侧重考核学生领会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变更资料,熟练与准确识读结构施工图、根据工程实际绘制结构专业竣工图的能力。竞赛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任务,领先于由经验总结形成的X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标准提出“动态变化”趋势。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种权威性的测评工具,一方面将竞赛形式引入校园,作为一种常态化机制,避免技能大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促进更多学生在校赛上发光出彩;另一方面,是为学生的技能水平提供量化数据,为学生的“增值评价”提供可靠支撑[7]。将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渗透至日常课堂教学,竞赛题目、规则以及评价标准转换成学习过程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课程,真正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

为更好融合技能竞赛及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举办“建筑信息建模与应用”校级技能竞赛,形成国、省、校三级竞赛制度,扩大竞赛覆盖面,既丰富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文化生活,还可通过校内赛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选拔出适合代表学校参加建筑信息建模与应用技能大赛的选手,同时也为学生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奠定基础。

3.2 “岗课证赛”四位一体课程实施成效

构建了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任务驱动、自学平台资源课程;课中,融合建筑工程识图1+X职业技能等级考点,利用CAD软件,理解结构节点,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课后,引入图纸会审纪要,对接职业技能竞赛考核要求。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教学模型、CAD软件节点绘制,解析钢筋构造节点,提升教学效果;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学习通在线开放平台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校企共同研发活页式教材,引入新规范,培养学生结构施工识图、钢筋算量的职业技能。

通过“岗课证赛”的融合,修订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考试体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课堂教学从“教师为主”转变成“学生主体”;建筑工程识图、算量与CAD软件结合,拓宽就业技能,实现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相融合;识图准确率、算量精准性得到提高,造价员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以校赛为依托,惠及学院70%的学生群体,选拔出的学生,知识基础、技能水平、职业素养较好,能迅速进入更高层次的竞赛备赛中;2021年,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实现历史新高;2022年,学生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钢筋竞赛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截钢筋
创新思维竞赛(3)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