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程教育研究(1980—2021)
——基于《中国远程教育》期刊载文

2022-12-02 10:42慕益廷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发文广播电视论文

张 静*,慕益廷

(1.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我国远程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初现雏形,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的支持下依托广播、电视在全国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纵观远程教育在我国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先以信件方式小范围展开,随后借电视网络媒体技术传播的及时性和覆盖广等特性在全国较大范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而自广播电视教育发端,远程教育至今已蓬勃发展四十年。至此,产生以下思考: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研究者为学界做出贡献如何?领域高质量研究成果有何特征?探讨了领域哪些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以下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分析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该领域的热点主题,本文选取远程教育领域创刊最早、发刊时间最久的期刊《中国远程教育》,将1981年至2020年四十年来的发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数据的主要来源为CNKI数据库,数据的获取日期为2021-03-25。对所获得的9477条数据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书评、人物访谈、会议记录、通知等非学术类文献和无作者署名的文献,得到8466条数据。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p指数定律、统计法、共词分析法描述文献外部计量特征,分析CNKI数据库中《中国远程教育》发文特征、引文特征、作者特征。基于上述外部特征,运用内容分析法,借助可视化工具VOS viewer1.6.16聚类总结文献内部信息特征,梳理文献历年热点内容,总结热点聚类主题内容。

2 文献外部计量特征

2.1 文献数量特征

该刊1981年至2020年各类型论文发文总量为9477篇;被引文献量为4793篇;总被引频次为75047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5.66次;总他引频次为73170次,篇均他引频次为15.27次;基金项目资助论文997篇,基金论文比为17.94%;共包括1295个机构,5460位作者,人均发文量为1.74篇。

发文数量总体较稳定。1986年发文量出现创刊以来第一个峰值,为250篇,同比上年增长28%。这一时期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迅速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土壤;2003—2004发文量迅速上升,达到四十年来最高峰值,分别为668和638篇。峰值前一年,教育部批准全国67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国优秀高校的开展与探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远程教育的研究,进而迎来四十年来发文量峰值。期刊总页数与发文数量基本呈正相关,2012年起正相关关系开始减弱。发文量逐年下降,总页数呈上升趋势,表明5页以上的学术论文占比较多,载文越来越注重学术性、科学性与创造性[1],该领域的文献质量逐渐提升。

2.2 文献被引特征

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提出,中文文献从出版到被利用的时间差一般比外文文献的时间差短,中文文献被引证的最佳年限是2—5年[2]。我国学术类文献的主要来源为期刊论文、专著等,其中期刊论文一般研究当时热点领域,时效性较强,超过20年的论文基本很少再被引用。因此,选择近20年《中国远程教育》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排名(作者只计第一作者)。分析得出:①数量分布情况:高被引论文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论文篇数为5篇;其次是2013年和2015年,论文篇数均为3篇。这些年份的高被引论文占总高被引论文的55%。②主题分布情况:陈丽(2004)对远程教育领域中专业术语的概念进行解释与辨析。桑新民(2000)、黄荣怀(2001)、曹梅(2002)等对早期现代网络技术融入远程教育进行初步探究。张金磊(2013)、李青(2012)、陈然(2015)等对翻转课堂、MOOC、SPOC、微信等现代远程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探讨。表明高被引论文由探索我国远程教育的相关概念、发展方向转为研究我国远程教育领域教育技术的实际运用,远程教育领域文献的研究着力点与实践联系更密切,研究视野聚焦由宏观细化到微观。

2.3 文献著者特征

利用p指数定律[3]统计高影响作者,发现:①指数排名前三的作者张金磊、王涛、陈然,发文量均只有1篇,被引频次均大于500次,p指数均大于60且数值差距较大。②p指数排名第四、第八、第十的作者陈丽、余胜泉、李青,发文量均大于10篇,四到十名的作者p指数相差不大。其中,陈丽发文量为55篇,是统计表中发文最多的作者。被引频次为3316次,也是表中总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由此可见:评判作者影响力需兼顾其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二者的平衡才可以客观评价研究者的影响力。总结远程教育在我国发展四十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一批为该领域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作者,如张金磊、陈丽、余胜泉等。这些研究者长期关注远程教育领域,深耕领域发展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产出很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

某一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与作者的合作情况是该领域关键的研究力量[4]。因此,分析作者的合作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状况。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研究者间展开合作,具有多种合作关系,已形成多个稳定的研究团队。以丁新、单从凯、冯立国、蒋国珍等组成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研究团队。以肖俊洪、彭一为、张永胜、杨伟燕等组成的汕头广播电视大学研究团队。以首都师范大学的丁兴富、王龙、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青、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爽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由此看出,这些研究团队大多来自同一机构,而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展开合作次数较少。若不同研究机构及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进一步加强合作[5],将促进远程教育领域合作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文献内部信息特征

3.1 热点内容演化特征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研究主题的精炼,科学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法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引用关系,可看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6]。运用VOS viewer关键词共现图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图1(p157)表明:①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分别为远程教育(432)、中央电大(270)、广播电视大学(259)、电大系统(192)、现代远程教育(148)、开放教育(141)、网络教育(128)、音像教材(125)、文字教材(112)、开放大学(110)。②关键词中央电大、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系统、音像教材、文字教材出现在1990年—2000年这一时段。原因在于1978年邓小平批准了教育部《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此后,以中央电大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开展远程教育活动,相关研究成果亦不断涌现。而对这项主题的研究时间最长,因此关键词的出现频次排名最高。关键词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开放大学出现在2000年—2020年这一时段。这是因为,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6条提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文件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积极规划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各高校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全国中小学普及远程教学等,使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转为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3.2 主题内容聚类特征

3.2.1 主题内容总体特征

远程教育理论主题[7]:上文统计的高频关键词中,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均属此类主题。论文的被引情况是衡量论文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引用频次高则说明该论文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深思[8]。在上文引文特征分析中,笔者发现在21世纪初期已有众多学者讨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边界、内涵价值、概念辨析,这些论文凭借学界的广泛探讨形成较高被引频次,说明远程教育理论主题是所有主题的基石。

远程教育资源主题:上文统计的高频关键词中,电大系统、音像教材、文字教材等均归属此类主题。笔者在对该刊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远程教育发展初期,文献内容有电视大学教材编写探讨、电视大学音像教材制作探讨、电视大学课程讨论及各类学校通知等相关内容。表明初期远程教育在各类实体教学资源的支撑下得以发展。

远程教育技术主题:上文统计的高频关键词中,多媒体技术、网上教学、教学软件等均属于此类主题。在上文引文特征分析中,笔者发现自21世纪初期至今,另一高频被引文献的主题均围绕网络技术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从初期网络技术结合教育的尝试性探讨到MOOC、微信等软件的实践探索,说明这一主题已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内容,成为远程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程教育发展主题:上述关键词中的教材质量、教学过程、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证、改革与发展均属于这一主题。笔者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时发现,早期论文内容有探讨电视大学专业建设管理问题、如何考核学习质量、考试管理问题与远程教学质量保证等问题;而后在教育改革整体推进的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如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等融入远程教育中。总结发现,这一主题中管理及绩效评价考核以及改革行为都推动了远程教育长期的良性发展。

3.2.2 主题内容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1981—1990年):第一,远程教育理论主题,主要探讨广播电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科教育的概念;第二,远程教育资源主题,探索电大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班的建设;第三,远程教育发展主题,讨论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向,电大考试的形式。

第二阶段(1991—2000年):第一,远程教育理论主题,探讨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面授教育、非学历教育、高等专科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第二,远程教育资源与技术主题,探讨师资建设与教材设计工作,包括主讲教师的面授辅导课程、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的设计、教学媒体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第三,远程教育发展主题,探讨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电大改革与发展,教育评估工作、考试工作、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

第三阶段(2001—2010年):第一,远程教育理论主题,探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开放教育、终身学习等理论的概念;第二,远程教育资源与技术主题,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网建设、教学软件如authorware的运用、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第三,远程教育发展主题,探讨远程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设计变革,培育终身教育体系。

第四阶段(2011—2020年):第一,远程教育理论主题,探讨互联网+教育、e-learning、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智慧教育、社区教育等概念;第二,远程教育资源主题,探讨2012年以来,以MOOCs为中心的网络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与运用、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第三,远程教育发展主题,探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交互设计;学习者学习动机、信息素养培养;探索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与资历框架的建设;通过内容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法探索评级体系的建立。

4 结论

通过分析《中国远程教育》期刊四十年来的载文,管窥了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发现该领域涌现出丁新、陈丽等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研究者。还形成多股合作研究力量即研究团队,成员组成以同一研究机构为主,如丁新、单从凯等人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团队。研究热点由函授教育转变为广播电视教育再转变为与网络技术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主题分为理论、资源、技术和发展四个主题,同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近年来,远程教育领域新的主题围绕教育变革、教育交互、5G、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等前沿热点不断展开讨论。教学方式不单依靠讲师单向传授而是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和学生自主意识驱动学习;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而是出现时空分离的在线教学;教学软件为师生互动提供渠道,远程教育的交互话题出现;5G网络提升数据传播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已是所有行业的共识,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在网络化、信息化和电子化,远程教育已是互联网+教育的范畴;人工智能也在尝试进入教育领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未来将出现更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技术的丰富使远程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充,形成多学科研究视野。

猜你喜欢
发文广播电视论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