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2022-12-03 06:08张苗
检察风云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定心丸知识产权犯罪

文/张苗

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备受关注,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为了让侵权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让商业环境和市场秩序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北京冬奥会上,吉祥物“冰墩墩”一举成为“顶流”。这只长着一层冰壳儿的熊猫宝宝创造了一个新词—— “一墩难求”。在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等立体化保护下的“冰墩墩”,不仅展现了北京冬奥会的巨大成功,也体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专利商标申请实现证书“电来电往”,公告公报信息实现“掌上查询”……我国《民法典》确立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法律原则。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互通技术的不断加持下,知产保护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

典型案例反映的问题

《上海版权检察白皮书(2019—2021)》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侵犯著作权犯罪审查逮捕案件103件326人,批准逮捕81件216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93件291人,起诉84件227人。

经梳理可发现,近年来相关案件多发生在重点前沿领域,覆盖体育赛事(侵犯体育电视节目著作权行政处罚案)、视听网站(“人人影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网络直播(排球赛事节目网络直播著作权侵权纠纷案)等。此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犯罪主体趋于规模化、公司化。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占总受案量的63.8%;二是侵犯著作权犯罪对象集中在玩具、计算机软件和影视剧集等领域。其中,侵犯玩具、计算机软件类著作权犯罪案件占总受案量的55.6%;三是案发以侦查机关侦查发现为主,权利人主动报案为辅;四是新型网络技术正逐步被运用到实施阶段、分赃阶段等犯罪全链条;五是电商平台被利用成为犯罪主要渠道,多个犯罪团伙在电商平台上公然制假售假,已然形成线上、线下交互模式。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及立体作品著作权保护、侵犯变形金刚系列玩具著作权刑事案件值得关注。据了解,该案由5人合谋,在未经某公司(主要制作、生产变形金刚系列玩具)许可的情况下,对该公司销售的“大黄蜂”“擎天柱”等变形金刚系列玩具进行微调设计,委托他人批量生产后对外销售。该案因被告人作案手段隐蔽,权利人系全球知名玩具制造商,涉案人数较多,侵权环节覆盖面较广,案发后受到舆论广泛关注。2021年8月,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被告人均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1年至3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万元至120万元不等的罚金。

经梳理裁判文书网上的同类案件可发现,知产侵权案所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涉互联网疑难复杂案件占比不断上升。近年来,侵权行为人多利用新型网络技术实施犯罪,犯罪对象呈电子化、数据化。如利用解析程序自动运行算法绕开正版网站的保护措施,租用境外服务器存储侵权作品,利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进行犯罪收益交易等。案件办理难度不断加大,对检察机关打击侵犯著作权犯罪,司法办案专业化、精细化、一体化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权利人维权意识和手段相对薄弱。在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中,部分权利人没有意识到著作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忽视对著作权的管理和保护,缺乏有效的防范和处置措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案件,该类案件涉及作品繁多且权利人分布广,不少还存在权属关系不清、授权层级复杂的情况。部分权利人在案发前甚至不知晓权利被侵犯,案发后寻求救济也处于被动状态。

三是侵权行为人法律意识淡薄。在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中,部分行为人存在“侵犯著作权仅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的错误认识,还有部分技术人员持有“技术中立”的错误观念。

四是保护知识产权、尊重自主创新的社会共识不强。公众对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作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但不少消费者缺乏著作权法律意识,不愿意支付知识产权溢价,使得山寨、盗版仍有市场。

要解决上述问题,须弥补我国知产保护方面的短板。

要有效解决相关问题,须弥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几个短板。

一是国内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足。从专利方面来看,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少。企业往往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忽视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从商标方面来看,注册量少,且驰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较多。在大力保护国外驰名商标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如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

二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备。虽然相应地完成了一些相关法律的修改,《民法典》确立了相关原则,最高法公布施行了多项具体的司法解释,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整体仍不够体系化,实际维权的途径有待不断明晰。

三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范围较窄。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涌现,一些高新技术,如互联网、基因工程、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的高速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有的知识产权法规,其规制范围已经不能满足新兴技术领域的需要。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律争议不断,如何实施有效的法律规制和保护,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

四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统筹协调能力有待提高。从主管机关来看,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从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的申请、审查、注册和授权以及授权后的有关法律程序来看,相对繁杂,不够统一。

高品质发展亟须加强知产保护

2021年以来,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及《“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聚焦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目标,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幅提高。专利授权量17.93万件,同比增长28.29%;商标申请量55.94万件,同比增长10.71%;作品版权登记数34.56万件,同比增长8.4%。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中,上海首次与苏州合并成为一个科技集群,整体排名上升至第6位。在上海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上升的背景下,强化知产保护迫在眉睫。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多年来深耕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办案领域,服务保障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步形成了多项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为了让侵权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让商业环境和市场秩序不断优化,上海检察机关在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加强检察办案力量的同时,继续致力于积极促进知产检察保护,发挥集中统一履职优势,落实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努力打造上海知产保护检察品牌。

猜你喜欢
定心丸知识产权犯罪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Televisions
定心丸
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移动支付进医院需要“定心丸”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