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综合实训项目化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2022-12-03 06:53肖乐曹园园江凤英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实训

肖乐,曹园园,江凤英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安徽 宣城 242000)

护理综合实训是护生在完成基础医学、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学等课程之后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学习的一门专业实训课程,该课程将护生之前学习的独立的护理操作与各系统疾病护理整合在一起,将碎片化的知识片段融合在一起,为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起到一个较好的桥梁作用[1]。我校自开设本课程以来,一直采用老师示教、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很多护生表示综合实训只是基础护理学的延续,学习兴趣较低。因此2020年本课题组开始尝试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2],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转化成若干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作项目,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护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组织下围绕该项目展开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护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旨在让高职护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获得护理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此外,培养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除了工作能力之外,护理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全国所有学科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3],我们在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校高职2019级护理专业2个班107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7~20岁,平均(18.83±1.90)岁,男生12名,女生95名,通过抽签随机将其中1个班设为观察组52人,另外1个班设为对照组55人。2组护生年龄、性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基础护理学成绩及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个班级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均安排在第2学年第4学期,由同一组教师授课,使用同一本教材,共计60学时。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教师按章节授课,每一个章节导入一个案例,教师在案例导入的同时通过举例进行思政教育,然后讲解知识点,示教其中的操作技能,随后护生进实训室模仿练习,每个实训室安排一名带教老师,负责对技能操作的指导,课后继续开放实训室,强化练习并提交实训报告。每周利用课后时间举行1次临床优秀护士故事分享会并要求护生及时提交反思日记。期末成绩则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多站式技能考核成绩(60%)组成。

1.2.2 观察组采用课程思政融入的项目化教学

(1)课程整体设计 ①制定教学目标。首先根据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护理行业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结合高职护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制定本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帮助护生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各科室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评判性思维不断提升护理工作能力,在知识层面达到“必需、够用”即可,重点培养护生计划工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提升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然后根据布鲁姆教育理论,制定每个二级项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②确定教学项目。近几年我校护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主要从事的是基础护理工作,因此本课题组以此设置5个一级项目,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室护理工作及急诊护理工作。每个一级项目设置若干二级项目,共25个二级项目,见表1。每个二级项目包含1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完整案例(案例中均设置了人文情境,比如患者体温偏低、面色苍白、自诉冷;患者因呼吸困难被迫坐位休息,自诉呼吸费力。案例开头附上一段情感寄语,结尾附上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医德医风故事),1份入院当日的病历(病历包括体温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病程记录单、检查报告单)和1份出院记录。护生接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工作的二级项目后要求依次完成:接收患者,完成入院评估并做好介绍与指导;处理并执行医嘱;列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并阐述说明理由;最后是出院健康宣教。护生接到急诊护理工作的二级项目后要求依次完成:接收患者;实施抢救;抢救后记录;汇报抢救经过并列出下一步护理的重点。

表1 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项目及课时分配

二级项目的病例均以临床实际病例为基础,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修改,以避免内容过大及操作医嘱的重复,比如冠心病患者操作医嘱简化为24 h心电监护,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心肌酶(急);糖尿病患者的操作医嘱简化为测血糖QID,血肝肾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的操作医嘱简化为鼻导管吸氧24 h持续,血气分析ST。每个二级项目课时2学时,总课时50学时。每个一级项目结束后安排1次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试,考核时间2学时,共计10学时。每个一级项目考核结束后教师还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一些优秀护士的感人事迹。

③设置教学情境。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情境就是工作情境[4],因此教学在模拟病区和模拟抢救室进行。观察组护生在教学前根据性格互补、成绩互补进行分组,6~7人一小组,共8组,然后通过考核、竞聘方式每组选择1人为小组长,小组长承担护士长角色,其主要工作是组内沟通、协调与管理。

④设置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5]。制定任务考核表,每个二级项目结束后每人提交各自的任务考核表存档,任务考核表包括姓名、二级项目、项目任务、项目任务得分、考勤、实训报告得分和总分,各小组成员的期末成绩则由平均任务考核表成绩(40%)和平均阶段性OSCE考核成绩(30%)和期末考核成绩(30%)组成。

(2)课程实施 每个二级项目均按以下五个步骤完成教学。①布置项目任务。课前1周发布案例和病历,根据工作岗位布置项目任务和项目要求,见表2。任务发布后开放实训室,用物由各小组自行准备,用完及时归位并登记使用情况,实训室管理按医院部分管理规定管理。

表2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室及急诊护理工作项目要求

②探讨项目任务,拟定项目任务计划。接到项目任务后各小组成员先自行查阅书籍进行知识储备,然后在一起讨论并制定项目计划,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每个小组对接一名线上指导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和指导。项目计划包括项目实施步骤、人文关怀要点、需要的用物和设备、角色分配以及各项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计划要求护生在接到任务2 d内完成,完成后交给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③实施项目计划。计划完成后各小组成员开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实施计划,她们会按照实施步骤相互协作、各自负责地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请教各自的线上指导教师,但我们要求指导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间接地给出指导性意见,最终小组成员们通过不断练习、不断完善,完成项目作品,并拍成视频上交授课教师。

④项目结果展示。授课教师会在固定时间将每个项目作品上传至微信群,组织小组之间学习交流,并要求课题组老师们及时给予评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会安排1次课堂展示,展示结束后老师会对此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护生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示范性讲解,理论性问题进行分析性讲解,最后对在项目任务中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尤其是护生在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表现。最后对表现优秀的护生给与奖励。

⑤项目验收。项目验收要求各小组以组为单位提交项目计划书、视频、实训报告、任务考核表、项目心得体会(简单总结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收获)、人文关怀反思日记。

1.3 评价指标

1.3.1 2组护生期末技能考核 期末采用多站式技能考核方式,参考往年安徽省护理技能大赛和国家护理技能大赛模式,先给出案例和病历然后要求护生结合案例和病历完成其中的技能操作,技能考核共5个站点5项操作,护生先抽签进准备室准备用物然后进站点考试,只需考1项操作,操作考试标准参考往年安徽省护理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评分中护理评估(15分)、人文关怀(15分,其中人文关怀行为10分、人文关怀语言5分)、沟通表达(15分)、病历书写(10分),技能操作(45分),总分100分。

1.3.2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 采用郭瑜洁[6]研制的护士人文品质调查问卷表,该问卷共包括4个维度,即人文关怀理念10个条目、知识11个条目、能力14个条目和感知9个条目,共44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法,分别为“1、2、3、4、5”,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14。问卷采用无记名式填写,课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发放于2组护生,2次均发放10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份,回收率100%。

1.3.3 护理综合实训教学评价表 采用自制的护理综合实训教学评价表,课程结束后让2组护生对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临床思维得到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加强、教学内容有助于实习、知识点得到巩固6个方面,选项有“是”和“否”2个选项,共发放评价表107份,回收107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分析结果。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技能考核中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3 2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P n 55 52护理评估8.64±1.81 12.27±1.59 11.021 0.000技能操作35.89±2.84 37.75±2.89 3.356 0.001人文关怀8.89±1.52 11.75±1.87 8.700 0.000沟通表达8.93±1.39 11.85±1.74 9.618 0.000病历书写6.22±1.32 8.06±1.18 7.605 0.000总分68.56±4.96 81.67±6.36 11.930 0.000

2.2 2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得分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在理念、知识、能力、感知4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得分比较(±s,分)

表4 2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得分比较(±s,分)

组别 n对照组 55观察组 52 t P理念32.51±1.79 34.69±2.36 5.411 0.000知识39.13±2.27 41.60±2.10 5.834 0.000能力48.18±2.40 51.54±2.56 7.012 0.000感知29.82±1.69 32.21±1.84 7.013 0.000总分149.64±5.56 160.04±6.67 8.787 0.000

2.3 2组护生对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评价 观察组护生认为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沟通表达得到提升、临床思维得到锻炼、知识运用得到加强、教学内容有助实习、知识得到巩固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2组护生对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评价比较[n(%)]

3 讨论

3.1 护理综合实训项目化课程能有效培养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提升高职护生的护理工作能力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护生尽快熟悉临床工作流程,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成为一批有临床思维、会做事的护士,项目化教学模式就很适合,因为项目化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技能演示,而使引导护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7]。在项目化课程开设之前护生基本掌握了单项护理技能操作和疾病护理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是大部分护生缺乏的,护理综合实训项目化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护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设置教学项目,按照临床工作流程把实际工作任务转变为一个个项目任务,并利用模拟的工作环境,让护生提前进入护士的角色,通过完成任务来完成学习。在项目化教学中护生是主导,教师只是负责组织、协调和引导,护生在完成不同项目任务时需要承担不同角色、面对不同的问题,但随着问题的解决,护生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相应的工作能力,在25个二级项目完成后,观察组护生基本上都能熟悉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工作流程,也基本学会如何评估病情、人文关怀、处理医嘱、制定护理计划和出院宣教。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生在期末技能考试中护理评估、护理技能、人文关怀、沟通交流、病历书写5个方面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82.69%(43/52)观察组护生认为项目化教学锻炼了她们的临床思维。

3.2 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实训项目化课程能提升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提高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理工作的核心是照顾,这要求护理人员在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之外,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8],所以在护理综合实训课堂中,我们融入了很多思政元素,比如讲故事、分享优秀故事等,但护生道德的提高不是依靠读几篇故事,参加几次活动就能完成的[9],而是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学习,形成一种行为习惯。传统课堂教师是主体,教师会说给护生听,护生听后虽有感触但留下的是片刻的记忆,而项目化教学护生是主体,课堂给了护生,课程思政被设置成人文情境也交给了护生,这些情境的处理依靠不了老师和医嘱,需要护生独立思考才能解决,但是一旦问题解决后留下的却是深刻的记忆。比如案例中患者体温偏低、自诉冷,护生们接到任务后就要思考如何实施人文关怀,小组通过讨论决定在接收患者时先给患者盖被子、提高室温,输液时一定要有保暖措施,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中也要有体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案例中,患者因呼吸困难是坐在床上的,患者自诉坐着睡觉2年了,护生们通过讨论,最终在执行医嘱时不是直接给患者鼻导管吸氧和抽个血气分析,而是首先帮助患者拉起床档,抬高床头,并给患者背上垫上靠枕,做好舒适和防坠床的措施。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很多护生表示经过几轮练习,感觉做个好护士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个伟大的事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以护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受到高职护生的欢迎 护理综合实训开课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示教、护生模仿练习,抹杀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10],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项目化教学打破了这种常规,课堂交给了护生,她们需要自己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不再是重复的训练而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刚开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护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当她们主动去做的时候,发现任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随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护生们都有成就感,而且小组的配合也让她们获得同伴的支持。经过2~3个二级项目后,很多小组便娴熟起来,开始发挥自己的思维,创作更好的作品,形成正反馈。在项目化课程后期很多护生都表示很喜欢这门课,觉得自己学到了真本领,对即将进岗实习充满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对项目化课程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综合实训是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最后一门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融入,受到高职护生欢迎的同时培养了高职护生的临床思维,提升了高职护生的技能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为高职护生后期的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值得推行。但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班级人数过多,教师课后付出的工作量过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还有一小部分护生学习懈怠,不愿意学也不配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工作。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人文绍兴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