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礼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2-04 03:44张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礼仪

张洁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浙江杭州 310000)

礼学的完善可以巩固政治制度,对社会展开整体设计、约束等,礼学的渊源来自古老的时代,周代时就已经形成了思维上的礼学,其结构比较广阔,并且非常精细,让世人赞叹。 礼学曾经出现在周代,主要为了形象描述人类思想的变化。 从汉朝一直到唐代,礼学从懵懂的状态逐渐成熟,通过这一过程,后期又形成了较完整的观点。宋元明礼学,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将其进行划分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晶苑礼学,第二个为士大夫礼学。礼学所讲述的是官方思维工具,在科举考试后向中举之人进行渗透。 士大夫礼学所讲述的是士人的自由及改造社会的思想。

1 礼学的概念

礼学是从古至今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的学术,从基础内容来看,礼学与中国的传统哲学及政治等可以相互交叉并且渗透,同时,礼学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备较为基础的范畴及独立的体系。 中国传统的礼学与儒学等是平等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组成。从历史进行分析,礼学不是局限性的,礼学往往可以融合道学、儒家学、经学等。

2 礼学的形成

如果想要追溯礼学的形成,那么需要从原始时期开始讲述,原始时期比较盛行祭祀仪式,所以逐渐形成了一种礼学,然而这种礼学给现代人的感觉是非常封建,但是却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在《说文解字》中曾经说到礼学乃“事神致福也”。 这句话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进行分析,礼学就像是玉器一样,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表达对于祖先及天神的尊敬。 但是随着生活及社会的逐步发展,礼学慢慢演变成为宗法制度,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行为规范,目前礼学可以成为礼仪的基础,而礼仪是礼学的具体表现。礼学的内涵较为丰富,并且很抽象,通过礼学来分析国家的政治及生活等,都要按照社会制度来执行。在西周之后,礼学进一步发展,渐渐地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同时也形成了较完善的政治思想。目前可以将礼学的理论建立较完善的体系,这就是礼学的形成。

在某种意义上,礼学对于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统治者所展开的政治决策及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会促使政治比较稳定,由此可见,礼学对于国家的治理非常重要。自从西周以来,很多统治阶级会利用知识分子的力量去完善礼学,并且将礼学称为社会学。通过800 多年的探索及分析,一直到西汉时期,礼学已经成为当时较为成熟的概念。

封建社会存在了2000 多年,所以统治阶级一直将礼学当作无法超越的基本理论,然而在此范围内,礼学已经成为促进政治发展的关键,尤其是针对礼学展开讨论后,礼学更是作为政治核心逐渐完善,所以礼学目前已经具备较为深厚的底蕴,同时也属于综合性学科。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分析,礼学源自人类的现实生活,从中慢慢地体现,一点点地实现,最终形成了礼学。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时,礼学就已经非常完善,我们现代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礼学,在电视剧及电影中就能够看到古代人的礼学思维非常浓郁。

3 礼学对历史的影响

东晋帝王登基没多久,脚跟还未站稳,就面临着国之灭亡,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受到少数民族的威胁。 此时此景已经内忧外患,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晋王朝已经意识到礼学非常重要,当时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及利益的获取,只能不断地强化皇权。所以全国努力提倡礼学,用来保证国家的正常秩序,这也是必然的手段。东晋政权建立是由于北方氏族的努力,当时的阀制度正处于鼎盛时段,所以门阀士族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士族非常重视礼学,认为礼学是治国的唯一手段,然而所有的氏族们都已经具备礼学的传统,对于个别成员来讲,由于等级及亲属关系,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当时已经将礼学当成有效的治国手段。 以此社会背景为基础帝王以及门阀士族要共同协作,持续推动礼学发展。东晋帝王提倡礼学为治国之本,也是国家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东晋帝王对礼学只是个人思维,其中还有一些客观的要求。太康之治的出现,促使西晋统治达到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八王之乱等的出现,导致此王朝从此覆灭。 这对于东晋帝王来讲,是非常大的震撼,同时,巩固统治政权,当时唯一要做的就是稳定关系,要避免西晋的命运重蹈覆辙。 同时,司马氏皇权统治也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需要不断地推行礼学。

礼学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所以主要强调君臣、尊卑等级观念。在东晋刚刚建立的时候,王导对于礼学的分析为,想要恢复国家正常的秩序,那么只有巩固权力,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晋元帝对于王导非常认同,所以也在不断地推行礼学,当时的叛乱造成国之混乱,所以想要推行礼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司马政策虽然能够统治西晋司马氏、黄氏,但是在统治上也会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对于少数民族政权来讲,想要及时灌输礼学非常不容易,所以在西晋末年时匈奴人称帝,之后又建立了后赵政权。当时礼学文化已经受到了关注,根据这个情况分析,东晋司马氏政权想要具备合法性,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为了提高政权的形象,只能获得世人的拥护,至此,中原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标志,同时被叫作礼乐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一定会得到帝王的认知及重视,只有建立礼仪之邦才可以让自己有归属感,同时也会有文化认同感,这对于国家的统一来讲非常重要。晋元帝认为,礼学可以维护国家秩序,同时也对社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古书典籍中曾经写道:道教也就是礼学,二者有不可区分的共同点。 但是对于有些人,无法意识到礼学可以维护稳定,所以在西晋末年时,战乱频繁发生。八王之乱的出现,为当时的王朝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尤其是面临着内忧外患,东晋的地方已经意识到国家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根本无法达到长治久安。 此时也让所有人意识到礼学的重要性,在这之后,所有人都在重视礼学,推广礼学。虽然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在努力推行之下,礼学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也促使国家在复兴的道路上越来越顺利。

西晋战乱后有很多经典的典籍受到了破坏,西晋经历了八王之乱及永嘉之乱等,这些战乱导致一些文化典籍受到了损失,同时礼学的书籍也受到了损失。 根据史书的记载,东晋王朝礼仪的建立,已经受到了重重的阻碍。所以很多人对礼学非常有需求,内心是急切的。有一些精通礼学的人,凭借着自身的文化及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朝廷的建设当中,尤其是针对礼仪的建设,从而在朝廷上能够获得较高的地位,为家族提供了更多的利益服务。不论是哪一个氏族,其实都属于儒学世家,礼学作为儒学比较重要的内容,在东晋时期,可以使家族内部凝聚力更加强大,同时也能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对于礼学的传承人来讲,首先应该注重礼学,不断地传承礼学。 在后期也要鼓舞大家,共同去研究礼学。那对于礼学的传播来讲,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添加礼学可以促进提升家庭的涵养。

4 改革开放40年来宋元明礼学的传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所有的中国人没有忘记礼学,经过40 多年的研究,礼学已经成为现代人推崇的一种礼仪。目前我国想要完成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礼仪的建设,礼仪对于当代人来讲非常重要。

4.1 宋元明礼学的历史价值

在现代人的交往中,礼仪可以作为行为准则来约束每一个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能够体现出社会关系。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类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首先应该充分地融合到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会具备多样性,所以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广泛性,在生产关系、党派关系、家庭关系等形式中,礼仪非常重要。礼学可以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包含经济、思想、法律等。但是不论哪一种社会关系,都需要人际交往才能体现出礼学。目前处于新形势下,对于礼学这个词,要通过人际交往才可体现出礼学,人们想要顺利地开展交往,先要具备礼仪素质。目前国内的发展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其不断在扩大,所以礼学也要与时俱进。 作为新时期的公民,首先要具备文化、纪律、道德等礼学素质。因为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要讲究礼学,例如走亲访友、会务接待等都需要与人接触,此时也要注重礼仪规范。只有充分地了解礼学,才能懂得礼仪。 对于现代社会来讲,与人相处之中,只有真诚地以礼相待,才能够获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实现彼此之间良性的交往,最终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反之,言语不断,失礼于人,让人非常反感,自然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生活及工作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以推销人员为例,如果顾客正在讲述自己的事情,而推销人员只想将钱收到手中,却忽略了顾客所讲述的内容,那么可能这段生意就会付诸东流。这充分说明,顾客所重视的事情,作为销售人员也应该重视。 在推销时,首先要以顾客的话题为主,才能引导顾客来购买商品。这充分说明,推销人员要懂得礼学,要注重礼仪。 礼学与人的社交有很大的关系,往往要讲究一定手段,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这里所指的形象,是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及气质,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形象问题。一个人的形象不好,有时便会无法获得信任,同时也无法获得认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事情非常多。由于自己的形象不佳而导致应聘不成功,从而会影响到自信心,同时也不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人的外表形象,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的素质,所以要以礼学为基础,保持良好的形象,在社交中才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如一名景区讲解工作者,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只有时刻保持言语得体、形象大方,给人以亲切愉悦的感官体验,才能够使客人更愿意去聆听其所要讲述的知识内容,同时达到社交的目的。另外,礼学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以及合作。国际礼仪要获得尊重,风俗习惯要获得尊重,这是礼学的一种体现。中国一直主张维护和平,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会与国外产生联系。这说明中国非常注重礼学,尤其是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经常会将礼学放在第一位,因为中国很尊重国际上的礼仪,同时也会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礼仪。礼学可促进国际交往,将本国的经济与国际市场充分融合,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同时也获得更为强大的竞争力[1]。 在对外交往时,中国一直非常注重礼学,所以也有很多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

4.2 礼学的转型发展

对于礼学的认知会有所差异,因为每个人读书时思维都是不同的。第一种人在自身的认知中,会经常与书本中的内容进行对照,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差异;第二种人在读书时也会进行对比,然而会将自己的书与礼学进行对比。 人们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本书,然后觉得这本书没有意思就会舍弃。但是礼学是每个人无法舍弃的一种特质,从书本中去学习礼学只能是片面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首先要吸收书本里的知识,同时也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礼学活跃在自己的认知世界中,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地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礼学思维,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能够注重礼仪,注重自身的形象,才能真正地将礼学变成现实。

目前礼学想要获得成功转型。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礼学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要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礼学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及提升,所以在认知世界中,礼学要具备一定的标准,与其他人在相处时能够充分体现出礼学,相关学者针对礼学已经展开研究,因为礼学是社会及大众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现代礼学已经非常符合现代化的生活,尤其是与现代人能够充分融合[3]。 很多人充分地利用礼学,同时将礼仪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群对礼学根本没有认知,所以与人交往、工作、学习中不注重礼仪,这对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没有任何的益处,同时还会给自己的形象及素质带来负面影响[4]。

简单地讲,礼学就是礼仪的主要概念,这是从古代所延续下来的一种礼仪。 虽然在古代时将其叫作礼学,但是到了现代之后,礼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为大众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只要能够深刻地了解礼学的内涵,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体现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无论是礼学还是礼仪,都是体现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5]。我国从小学开始就展开礼学培养,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塑造有用人才。 虽然并没有针对礼学建立专门的课堂,但是不论是哪一门功课,都会体现出礼学。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虽然没有对礼学进行培训,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礼学的重要性,就像是无师自通一样,在工作岗位上大部分人都会懂礼仪,讲礼仪[6]。

5 结语

礼学要求我们做人先学理,礼貌及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及培养能够获得较好的礼仪行为,同时也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学礼可以让一个人心里安宁、身心愉悦,所以培养礼学思维非常重要,与人相处要注重以和为贵,要用善良的心去感化每一个人。礼学可以约束一个人,礼学可以让家庭和睦,充分表明礼学在现代社会中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家庭礼仪还是社会礼仪,都要以礼学为基础,相信每一个人充分掌握礼学的内涵后,都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我们要不断地推崇礼学,甚至可以将礼学编制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小学开始为学生灌输礼学思维,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对待老师、同学,以及亲友更加友善。

猜你喜欢
礼仪
礼仪
最实用的职场礼仪攻略
服子讲礼仪
生活小礼仪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电话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