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行动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及人才培养的 影响和启示

2022-12-04 14:14蓝艳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行动计划

蓝艳华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甘蔗糖业》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316)

2019年7月24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9年9月18日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1].优秀的编辑人才不仅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保证.在此背景下,对科技期刊及其编辑人才培养将产生什么影响,如何组建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办刊队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卓越行动计划概述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简称卓越行动计划)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该计划周期5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支持专项[1].现有285个期刊项目入选卓越行动计划,总资助费用超过2亿元,除集群化试点和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外,领军期刊项目22个(英文刊17个);重点期刊项目29个(英文刊18个);梯队期刊项目199个(英文刊72个);高起点新刊项目30个(英文刊 7个)[2].

“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是卓越行动计划子项目,围绕以服务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全面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目标.针对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由中国科协牵头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如2019年10月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首期“科技期刊人才境外培训班”[3];2020年9月21—30日浙江大学出版社开展“卓越办刊必修课”线上培训系列课程[4];2020年9月27—28和10月30—31日在北京分别举办“科技期刊运营模式专题培训”“创新出版与数字出版专题培训班”[5].

2 卓越行动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

卓越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变革和创新,有效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向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进程.

2.1 加快科技期刊向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通过卓越行动计划将加速推进稿源国际化、内容国际化、语言国际化、作者国际化、读者国际化、编辑国际化、编委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审稿程序国际化、期刊编排国际化、发行国际化等全方位的国际化.卓越行动计划将强化基础支撑,突出专业化导向,推动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的和传统优势领域的专业期刊.

2.2 加快科技期刊向数字化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化出版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广泛、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卓越行动计划将有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实现高效精准的网络优先出版,以数字化重构出版流程,推动融合发展.

2.3 加快科技期刊向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分散、弱小、整体实力不强及受运营机制的限制很难实施资源整合等问题.通过卓越行动计划的集群试点项目及刊群联动建设,将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向规模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有助于推动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办刊运营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推进成立出版集团,加快向集团化转变.

3 卓越行动计划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资本中最为活跃的因素[6].人才培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科技期刊的传播目的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科技期刊的竞争力与办刊人员的能力息息相关,编辑的素质是决定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7].没有高水平办刊人才,任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项目都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卓越行动计划在编审流程、编校标准、出版规范、学科专业领域、信息数字化、网络在线服务等方面对办刊人才,特别是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将给我国科技期刊及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1 培养国际化办刊人才——树立国际化思维

3.1.1 加快转变办刊人员的思维方式

办刊人员需要树立国际化思维,变革办刊理念和出版流程,创新出版体制、创新出版内容、创新出版流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以适应科技期刊受众市场和出版模式的重大变化[8].要从传统单一的纸媒办刊思维模式转向为市场制作多媒体出版内容,向全方位、专业化、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等国际化办刊思维转变.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及出版集团等,探索“学会+企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国际协同培训形式,培养大批优秀的高层次国际办刊人才,以提高国际学术引领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与国际出版机构建立创新合作和创新出版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先进的运作方式和出版模式,从而把握创新办刊人才培训规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际化办刊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3.1.2 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国际接轨

培训内容要适应国际化办刊和冲刺世界一流的需求,涵盖期刊国际化、期刊运营模式、重大科研成果内容抢抓、创新出版与数字出版、市场运作与经营管理等专题培训.培训方式需多样化,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组织国际编委进行专题研讨、案例分析,以及实地参访研修等多种模式.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形式,以确保培训内容是最新且实用的,涉及当前国际办刊前沿的新发展和新对策.增强编辑学员的理论与实操水平,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讨论国际学术期刊案例,并设置互动交流环节.如可与Scopus合作培训国际办刊人才,助力我国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

3.2 培养专业化办刊人才——建立专业化办刊队伍

3.2.1 加快转变培养机制

以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以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为骨架,以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为载体,以提升国际化办刊人才为结果,不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加快转变培养机制,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吸纳高水平国际编委和经营人才,建立国际化的、专业的主编、编委、审稿人的办刊队伍.择优遴选国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及机构设立出版教育培训基地,探索编研结合模式,联合国际一流期刊和出版机构共同建立编辑出版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培养与科技期刊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的要求相一致的出版专业人才,以有效推进高水平、专业化的主编队伍、编辑队伍和审稿队伍的建立.

3.2.2 加快提升办刊人员的职业化水平

要加强办刊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对办刊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具备较高的职业化素质.提高编辑团队职业化程度就需全面落实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的管理要靠程序和规则来管理.为稳定和拓宽办刊人才职业化发展的渠道,实现个人职业理想,通过改革薪酬体系和评价导向,增设期刊人才培养项目及奖项,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与办刊人员双向流动;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的优势资源,鼓励高水平科研人员在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务;出台有利于对办刊人员职称评审、人才项目和奖项的相关倾斜政策,以提升办刊人员的职业发展上升空间.如申报出版专业副高职称,可将相当的工作成绩即达到一定量的编辑加工量,认定为相应的省级获奖项目,或视做学术成绩在国家科技奖励等评选中予以充分认可和认定,使编辑人员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职业地位,从而使编辑能潜心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又如,通过主办国际学术大会推动和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以学术的专业化吸引和招聘优秀青年编辑人才、办刊高端人才,为实现人才的职业化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3.3 培养复合型办刊人才——提升6项综合能力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在运营、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加快培养和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能力[9],着力提升编辑人员的核心竞争力[10].主要是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运用、专业学术、营销策划、信息网络检索、大数据和沟通交际等综合能力.

3.3.1 提高外语水平

正视英语在科技期刊国际化中的作用,提高编辑的英语水平是国际化的基础.被SCI收录的中国期刊中,80%以上为英文刊;而我国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英文刊占比77%,重点期刊占比62%,这说明语言国际化对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国门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性.科技期刊国际化必然对编辑人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应注意英语的用词、时态和语态等符合标准,避免中国式英语外;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编修中应注意中英文差异、英文参考文献、科技名词和新词等英文注释形式,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要长期不断地学习、积极和实践,以达到增强翻译、审校和交际的能力[11].

3.3.2 提高专业学术水平

国外期刊出版者大致分成3种模式,大学出版模式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学会出版模式如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和商业出版模式如Springer和Elsevier,其共同点是办刊宗旨都以学术质量为先为重.我国科技期刊如何服务并引领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编辑出版人员不但要具备出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更要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为适应科技期刊专业化的要求,建立一个拥有国际知名度的主编、专业化的编辑、国际化的审稿专家等办刊队伍.运用国际视野,敏锐把握科技前沿和期刊出版模式的最新主流技术成果等内容,强化科研进展跟踪与策划选题组稿、约稿.

3.3.3 提高营销策划能力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往往能够自负盈亏,不少还能实现巨额盈利.如何使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与盈利,这就要求办刊人才具有营销策划能力,运用市场化的运营手段办刊.主要是:(1)开展市场经营.办刊人员要树立面对市场的营销观念,强化市场经营理念,开展市场经营即如何最大限度的创造市场利益,通过市场经营来强化品牌力量和口碑效应.加快科技期刊向市场化发展,着力提升办刊人员市场经营能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12].(2)实施全媒体营销策略.通过制定富有竞争力和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全媒体营销,为读者提供满意的内容和服务.如创建网络营销,开发利用微信和微博等挖掘品牌资源、延伸品牌经营;策划与Elwevier等出版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利用其国际知名的发行网络和数字化平台,进行国际化市场推广.(3)重视策划版权经营.国际上一流的出版机构有比较清晰的版权概念和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我国办刊人员要树立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开发策划意识,不仅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版权策划和管理规划,而且要建立起有效的维权模式和体系,在对版权的开发和策划使用上进行提升.

3.3.4 提高信息网络检索能力

科技期刊数字化必然对编辑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信息网络技术和文献检索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网络操作技能,学习如何利用相关平台网络检索发现作者和审稿人[13].如学习利用Elsevier审稿人认证平台和Peerage of Science平台,通过查看审稿人的审稿信息、同行评议成果和荣誉积分,以及所审稿件的出版年、出版社、期刊名称、论文题名和审稿内容细节等,能有效获知审稿人精通的领域和学术地位,不仅省去找审稿人的精力和时间,同时有机会抢到高质量论文,还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从而有效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

3.3.5 提高运用大数据能力

数据非常之多且具有战略重要性,但缺乏的是从数据中提取价值的能力[14].科技期刊编辑要修炼运用大数据的基本功,即加强数据搜集、筛选与整合,挖掘、分析与解读数据的能力,熟悉不同媒介及其运用技巧.通过培养运用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1)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瞄准国家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和战略方向来选题策划,做好内容策划提高期刊影响力.(2)与CrossRef数据库建立联系,对论文进行DOI标识,为访问网络学术资源提供方便,并扩大搜索与引用途径,从而提高国际影响力及提升在国际检索数据库中的评价指标.(3)利用大数据提供高效精准传播服务,探索全媒体一体化出版,集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于一体等新型出版模式.

3.3.6 提高沟通交际能力

沟通很常见而且很重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并总结“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力与读者、作者、编委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应对不同的人,运用把人和事人分开、对事不对人的沟通原则妥善处理人情稿和关系稿,运用为共同目标(利益)创造选择方案的沟通原则,掌握版权谈判的主动性和防止一稿多投等沟通原则,以更好地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15].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的出台,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科技期刊向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对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才是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基石,科技期刊编辑要积极提高综合素质.在传承和创新、改变和融合、坚守和坚持的基础上,科技期刊办刊人员,特别是青年编辑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多面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而更有效地持续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创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行动计划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雷达学报》入选“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成都“五大行动计划”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