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STEM教育理念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2022-12-04 19:52张建国江苏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
小学科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创新性理念

◇张建国(江苏: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

STEM 教育理念应用于科学课堂,是对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行为能力的提升与考验。教师要在科学课堂上,增强学生的STEM 应用能力,使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生活认知能力,逐步建构学科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体验中,提升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技能,为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铺平道路。因此,要运用STEM 教育理念,使学生要通过团队合作、自主创新、分工探索、互相鼓励等学习活动,增强对科学理论知识、科学实验过程等的解读,全面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

一、STEM教育理念的概述

科学是小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了解自然的重要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科学学习质量、提升科学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应用STEM 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四位一体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对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应用能力,促使小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增强STEM 应用技能。因此,教师要围绕小学科学知识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STEM 应用过程,培养客观规律认知意识,拓展改造创新的实践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让学生在STEM 教育理念的引导与帮助下,提升科学综合能力。

STEM 教育理念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后被我国引入教育领域,是教育模式演变与推广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借助STEM 教育理念的价值与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全面建构科学学习意识,提升对知识点的总结与驾驭能力,凸显小学科学的价值与内涵,为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提供助力。STEM 教育理念引入后,得到了各界的关注,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强调在不同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合理渗透STEM 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拓展思维认知能力,提升行为探索能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联系,从而拓展知识学习的空间。

二、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好奇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引入STEM 教育理念开展探索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升对知识的探究技能,强化科学学习能力,为进行自然界科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拓宽渠道,搭建有效平台,使学生在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为小学生培养科学学习的好奇心提供助力。教师在应用STEM 教育理念时,要围绕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探索,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锻炼,深度应用STEM学习手段挖掘科学知识的本质,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扎实掌握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技能水平,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STEM 教育理念,使学生怀着探索学习的心态,对知识进行深度研究,促使学生逐步建构问题意识,结合探索世界、理解生活的学习思想,对科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增强应用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跨越学科学习

在STEM 教育理念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科目的特点,融会贯通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索学习中,培养融合性思维和综合性学习技能,从而提高科学知识探索水平。在STEM 教育理念的应用下,可以增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索中,培养数学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强化技术水平,为实现融合性学习目标提供助力,为未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有利于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要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提高对知识点的驾驭与应用能力,让学生STEM 教育理念下,逐步建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合作学习思想,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在STEM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小学生要以科学知识为突破口,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交流沟通,构建良好的小组合作环境,使学生在小组内培养学习意识,提升综合能力。有效开展创新性、趣味性教学活动,彰显STEM 的重要教学作用,为发挥小学生集体力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供助力。

三、推行STEM 教育理念,为科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一)实现课程优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STEM 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实现课程优化目标,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索中,注重知识应用与提取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实践训练中,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接合点,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背景下,增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动手能力,全面建构良好的学习思想,增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技能。STEM 教育理念在落实过程中,可以增强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在教学内容拓展中,培养学习意识,建构学习思想,深度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全面搭建科学学习框架,体现课程优化教学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做个小开关》这一课时,教师要科学应用STEM 教育理念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适宜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结合STEM 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动脑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了解开关的作用;(2)开关和灯泡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3)灯泡突然不亮的原因是什么?(4)开关在电路中是怎样连接的?通过STEM 教育理念的渗透,使学生在故事中培养学习思想、在创新中提升综合能力,为开展创新性科学学习活动提供助力,突出STEM 的重要教学价值。

(二)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STEM 教育理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科学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师生互动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STEM 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自然发现中,了解生活环境中科学知识的存在形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依照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知识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结合创新性教学思想,有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技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与重点,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时,教师要结合STEM 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技能、培养探究思想,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借助准确操作后的实验结果掌握“物体的沉浮”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教师要在STEM 教育理念的启发下,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进行观察,借助多媒体,了解沉浮所需的条件,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从而锻炼学生对“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概括能力,增强学生语言概括的综合能力。通过系统性训练,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通过对实验操作现象、结果、规律的总结,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意识,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三)优化教学结构,推进教学改革

在创新性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STEM 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优化学习结构,为开启专业性教学引导工作提供助力。因此,教师要结合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建构科学学习思想,让学生在探索知识时,提升对科学现象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深深印刻在脑海中,为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例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教师借助《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导入性教学模式下,了解这一课的知识点。比如,在STEM 教育理念的渗透下,教师利用空瓶子、吸管、石子等教具,将现实版“乌鸦喝水”的情境呈现出来。通过动手操作,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实验等活动中,提升对“空气”的认知,全面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技能与水平,为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路径,彰显STEM 教育理念的拓展性、创新性价值。同时,在探究“空气”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在STEM 教育理念的渗透中,优化学生对教学结构的掌握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探究技能,以丰富、有趣、创新的学习手段,增强学生对空气性质、结构等知识点的了解,从小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的意识。

总而言之,STEM 教育理念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于一体,在拓展应用中,要将STEM 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全面推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为小学科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促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全面建构系统性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将STEM 教育理念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使得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保持身心统一、思行一致,为开展创新性科学教学活动拓宽路径,彰显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创新性理念
蜗牛看牙医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