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2022-12-05 08:13陈德明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8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陈德明

(福建省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1)

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基础管理模式之后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好各项资金使用过程的全面监督以及管理,快速地发现其中所产生的问题之后再调整现有的决策方案,指导企业加强财务的价值管理,为国有企业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规避风险对国有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

首先,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资源配置率。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采取主动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及时地应对在各项活动实施中所存在的风险,并且健全对应的防范机制,减少对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可以监控各项活动的实施情况,快速地发现其中的资金浪费,防止对国有企业各项活动的实施造成较为严重的干扰,提高风险管控的效果[1]。

其次,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还有助于帮助企业降低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为了减少对业务活动实施的影响,企业需要以风险管理意识为主做好各项业务活动的全面监督,减少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同时还需要和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相互匹配,采取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

二、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一)投资欠缺科学性

在以往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着投资欠缺科学性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投资包含了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中需要做好信息的总结之后,再明确风险管理的重点,从而使各项管理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地执行。但是在当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了解市场的发展信息,并且也会出现盲目投资的问题,所产生的损失较为突出,无法持续地改进和优化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式,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稳定进步[2]。在企业对内投资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在固定资产决策时,一部分企业由于并没有加强对风险意识的重视程度,在投资项目分析方面缺乏可行性的分析和研究,再加上决策依据中的经营信息出现不全面和不真实的问题,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问题频繁发生,无法帮助企业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并且一部分资金已无法按期收回,对企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此外,相关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并没有具备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在各项管理模式执行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足,无法突出现代化的管理思路,对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干扰。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也是财务风险中的重要表现,资本结构和企业长期资本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负担逐渐的加重,并且偿付能力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足,进一步导致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在形成自身资金结构分为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要进行各项资金的科学搭配,从而满足资金正常运转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优化现有的资金管控模式,而是在资金结构出现问题时再进行风险管理。由于风险已经发生,对企业的损失属于不可挽回的范畴,并且相关企业也并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做好信息的总结,调整现有的资金管控模式,导致资金结构中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较多,并且国有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较高,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会由于各项矛盾因素而导致财务风险逐渐地发生,并且也会由于逾期借款导致风险发生概率逐渐地增加,限制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稳定进步。

(三)风险意识较薄弱

在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风险涵盖于不同的阶段,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尤其是要重视财务中的风险管理,持续地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案,从而确保各项管理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地执行。但是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并且各项风险管理太过形式化。一部分企业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出现太过狭隘的问题,同时也并没有了解市场风险的发生特点,对各项财务活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力度。一部分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大量采取赊销的方式来销售产品,并且缺乏对客户信用等级的深入性分析以及判断,导致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长此以往会出现坏账的情况,对企业资金管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干扰,例如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以及安全性,造成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失。

三、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国企决策水平

国有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升本身的决策科学性,并且搜集更加真实的信息,避免对决策方案的落实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规避在财务中的风险,提高企业当前的发展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防范风险为主要的基础,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各项投资决策中需要充分地考虑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之后再采取定量计算的分析方法,配合着科学投资模型进行方案的有效评估,避免出现主观臆断问题,之后再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基本和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集中化的投资管理,避免出现盲目扩张的问题,进一步地保证国有企业本身的基本权益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例如,企业还需要严格地控制非主业投资,加快非主业资产的剥离,对于不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资本需要按照合理流动的原则集中控制,并且将各项资本融入主营业务中,从而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落实[3]。

此外在后续管理过程中,需要将规范化意识落实到不同的管理环节中,调整现有的投资模式,并且推动各项投资活动的优化重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使国有资本配置效果能够得以充分的强化,符合预期的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要做好经验总结,及时地发现在业务活动实施中所存在的风险,之后再按照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创新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案,防止各种风险对国有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强化风险防控机制,以此来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时,需要保持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之间的最佳比例关系,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盈利能力和风险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相关国有企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现实发展情况改进现有的工作模式,从而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4]。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资本的盈利能力和风险进行有效的选择,并且认真地分析其中的风险发生概率之后,再调整现有的资本结构,推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财务风险适当的情况下控制好债权的资本比例,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在资本方面的成本,帮助企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好投资的数量,满足各个业务的实施要求。例如在确定投资项目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信息的多样性分析,并且了解业务的实施特点,之后再确定当前的投资和筹资范围,比如对于获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适当地增加负债率,对于经营不理想和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需要适当地放低整体的负债比例,实现资金的科学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的资本管理效果。企业在调节资本结构时需要做好信息的有效分析,严格按照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以及标准,强化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规避各种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全面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加强财务风险意识

由于在国有企业以往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着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相关国有企业需要将重点放在提升风险意识中,以此来规划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首先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化,之后再明确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向,依据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的特点,调整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并且配合着科学的工作流程,完善现有的风险防范机制,真正化解其中所存在的风险之后,再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整现有的应变管理方案。通过不同的环境管理模式,降低对企业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关企业领导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情况的深入性思考以及分析,有效地应对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项风险,并且还需要在部门内部强化责任机制,优化风险监控制度,将风险融入不同的生产管理环节中,实施在线监督,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其次,为了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领导人员还要开展科学的培训工作,讲解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再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而不断地发展,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减少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包含内容较为复杂,因此相关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需要注意在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注意事项,使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更加地规范。首先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国有企业需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理论知识的深入性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完善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且还需要迎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等等,将不同信息整合到财务风险管理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各项管理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地实施[5]。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将风险管理落实到不同的业务和事项中,之后再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掌握现有的财务风险防范方向,也可以在部门内部设置独立性较强的审计部门做好各项财务数据的深入性分析,使风险管理职能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在后续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国有企业长久性发展角度入手健全对应的风险监督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为各项业务活动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

其次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国有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预测意识。在部门内部贯彻落实责任机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常见的风险之后,再提前制定对应的预警措施,减少对各项业务活动时所产生的影响,之后再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充分地发挥财务负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发生问题后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出更加科学的应对方案,减少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之后再补充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空白,进一步地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之后,再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对接,及时地沟通现有的信息,从而强化风险管理的效果。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理清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投资项目管理和产权管理等不同的管理项目,按照业务模式实施特点优化现有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保证最终的决策效率,为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五、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较为突出,如果并没有采取更加科学措施会限制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稳定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战略目标,调整财务风险管控机制,健全对应的规章制度,在部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