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在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2022-12-06 02:16孙宝飞肖朝伦罗时鹏余资江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解剖学汇报实验课

杨 丹,孙宝飞,余 彦,肖朝伦,罗时鹏,余资江

(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25)

从2014年开始,本校针对留学生开展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已有6年。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与临床医学结合最为紧密的基础医学学科[1-3],教师始终本着在固定课时量下,尽最大努力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宗旨开展教学。本校人体解剖学课程是面向临床专业的大一留学生。课程教学采用格氏解剖学模式,即结合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先介绍系统解剖学,再逐步引入局部解剖学概念。课程开设2个学期,每个学期90个学时,其中54学时为实验课。在教学上,我们一直倾向于在有限的理论课教学之外,重点做好实验课的教学理念。

本校留学生大多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入校前,虽都接受过中文的基础培训和测试,但中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针对非中文母语学生,教师采用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语言基础、宗教信仰、专业水平等原因,大多数留学生存在实操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象,进而导致标本资源浪费严重。

调查发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输入的教学模式,由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等原因,导致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学生回国参加执医考试的通过率并不高。一方面这对学生个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对外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声誉。因此,实验教改势在必行[4-6]。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实验课积极性,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难点,调动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分析研判水平,是本校探索留学生实验教改的重要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2019级全体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留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教学模式。2018级全体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留学生作为对照。

1.2方法

1.2.1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着自愿与教学能力相结合的评估模式,选择本教研室优秀教师参与留学生教学,由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在每个学期对教师进行统一集体备课及专业英语培训,有效保证了留学生教育的教学水平。

1.2.2“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工作开展 每个小组为4~5位学生,其中男女比例近似达到1∶1,每组安排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学生,设组长1名,负责安排实验课操作的分工、操作内容的整理及学生汇报人选的分派。每次实验课上课的前1周,任课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实验课内容,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操作方法、临床案例分析等,学生提前准备和熟悉实验课操作内容并上交预习报告。使本次课程操作的学生能更加明确实验室上课内容,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1.2.3“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课堂开展 每间实验室安排2具大体标本,其中1具为待操作的整体标本,1具为已经解剖完成的标本。由于人体结构的部分区域具有对称性,在节省标本的前提下,每次安排两组同学同时进行。每节课上课之初进行集体默哀仪式,随后要求上次课操作小组选派学生进行操作内容的讲解,包括操作区域的境界,切口的选择,由浅入深详细内容的描述和指认及临床相关内容的介绍(包括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等)。

1.2.4教师课堂及课后指导与总结 学生汇报结束后,带教教师对于操作内容进行指导,指出操作中出现的不足及改进的方法,总结并再次强调重点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检查学生上交小组汇报内容,并做出系统的评分。对于本次实验课中没有操作任务的同学进行课堂标本考试(此部分利用已经操作完成的标本进行),并对每位学生给予打分评估学习效果。由于每次操作课程只有3个学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自我安排时间进行操作,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保证每次操作的质量和内容的准确性。

2 结 果

对教改后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学生的出勤率达100%,基本能避免迟到、早退现象。课堂上再也没有出现不参与操作现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会主动提问,由于集体荣誉感大大提高,也增强了每次实验操作的质量。

通过比较2018级和2019级2届临床专业留学生标本考试成绩,发现未经教学改革的2018级留学生标本考试成绩为68.24分,而经过“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改革后2019级留学生标本考试成绩为8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为了验证“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整体成绩的影响,作者比较了2018、2019级2届临床专业留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发现未经教学改革的2018级留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71分,而经过“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改革后2019级留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7.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改革,不仅能从实验课教学上使学生获得收货,更加能从整体水平提高学生成绩。

3 讨 论

3.1“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及时解决,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很少,就造成遇到的问题一堆再堆,后期学习的进度慢、学习倦怠等情况出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以至于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7-8]。而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本知识严重不扎实,导致标本破坏性大、内容认知不准确,可能会对理论知识造成误导等情况出现[9-10]。留学生还处于逐渐成熟的人生阶段,自我约束能力差,则更加需要教师对其严格要求。教师课前通过“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标,并做好相应的实验操作准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主动查找并接受理论知识,增加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3.2“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了留学生的自信心 鉴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开展在留学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对于新的环境或多或少有陌生感。还由于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造成部分留学生自信心不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不思考,随大流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状态对于留学生身心的发展起到极其消极的影响,造成迟到、早退、旷课等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开展“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改革,在汇报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定期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避免学生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出现。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增加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教师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1-12]。经过“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开展,作者发现课堂气氛相比之前明显活跃很多,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提问,并且学生之间交流也在增多。

3.3“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 众所周知,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后期临床工作的开展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更多地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必不可少。本校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宗教信仰造成了学生之间扎堆现象严重,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学习。因此,教师开展“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将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男女配比上也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另外,实验操作汇报中有明显的分工,每个人工作的叠加才能构成完整的汇报体系,而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都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最终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开展,每位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团队位置,尽力做到最好,增加了集体荣誉感。

3.4尚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团队的培养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外语的学习,派送教师进行国内外的进修学习,培养合格的、能够胜任的年轻教师。其次,应增加课后教辅时间,扩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医学课程,在此改革过程中我们尚需不断探索和改进,保证教学质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而努力。

猜你喜欢
解剖学汇报实验课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