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研究

2022-12-06 07:43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31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纸质检索

孔 铮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藏资料的管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评估图书馆服务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资料逐渐被数字化文献资料所取代,所以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与新兴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现对图书资料管理现状进行具体的阐述,并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给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出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方法。

图书馆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传统的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图书馆已经成为资料信息储存的机构,对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1]。近几年,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这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逐渐智能化,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也实现程序化。与传统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相比,信息时代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包含线上图书资源和线下图书资源,线上图书资源就是常见的数字图书、电子图书等,线下图书则为纸质版书籍[2]。这就需要图书馆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提高图书资料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图书馆应该按照读者需求开发信息资源,以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充分满足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特征

数字化管理

在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数字化管理成为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首选模式。可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数字化管理都为图书馆实现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角度看,数字化更易于图书信息的传播。搭建和应用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网络用户提供借阅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近几年,常见的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越来越多,如超星阅读器、当当阅读器等,图书馆与其实现对接,能够为网民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从读者角度看,信息时代,图书馆实现数字化管理,更加方便,优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智能技术在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在借阅过程中为读者节约了更多的时间[3]。

共享资源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等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开放。读者可以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高效地获取图书资源,并促进热爱读书的读者参与阅读和分享活动。现阶段,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一部分。首先,图书管理人员与其他管理工作者要开通访问权限,依据读者的需求,向读者开放图书阅读功能、留言功能等,为读者提供线上答疑服务。其次,通过设置线上阅读平台特殊功能,实现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读者之间建立共享资源的关系,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与此同时,通过RFID技术实现图书信息、用户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慧互联,实现信息共享。

多渠道互动

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现了多渠道互动。目前,互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线下互动。线下互动是针对喜欢在实体图书馆借阅的读者实施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服务。线下互动的工作内容很多,如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要借阅的图书,整理并将书籍归位等。第二种,线上互动。现阶段,图书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与读者的线上互动,即检索、查询、线上人工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尽可能地为读者解难答疑。第三种,线上与线下服务同时进行。为了能为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图书馆需要在线上设置“24小时机器+人工”服务模式,线下设置专门的人工服务[4]。

多元化检索

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了多元检索功能,这是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首先,从检索方法上看,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检索方式更加丰富,如很多图书馆为线上检索设置了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出版机构检索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检索方式。其次,从检索平台建设来看,信息时代图书馆不仅建立了独立的线上数字图书馆平台,同时还与其他官方阅读平台成功实现对接,让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真正“走出去”,如百度网盘、移动硬盘等,都为读者提供了检索和下载的链接入口,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查阅。

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滞后

新型图书馆管理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图书馆改革的效果往往和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此前,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仅仅局限在对传统纸质资料的摆放和管理上,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之后,图书资料的相关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5],以往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经验很难与之相匹配。在纸质资料管理的工作内容之外引入数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熟练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目前大多数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有所不足,导致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水平也受到限制。

信息时代图书馆硬件的落后

传统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纸质图书资料展开,其硬件设施也主要根据纸质图书资料进行购置。但是,随着新兴技术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大量应用和实践,传统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显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6],因此需要引入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比较重视对图书馆建筑的建设,但是对数字化硬件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数字化文献查阅等服务时受到一定限制。

传统纸质资料利用率较低

传统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图书馆通常倾向于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对图书资料的管理上,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重视不足,这些问题导致图书馆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使用兴趣。首先,纸质图书资料占用了图书馆大量的空间,但由于图书质量差、种类少等问题,图书资料难以为读者提供相关服务,出现图书资料被长期闲置的问题。其次,纸质图书资料会因为保管不善出现破损,影响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最后,图书馆内图书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滞后,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资料管理带来的影响

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

传统纸质图书资料的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收集、整理和检索,新技术的产生改变和优化了人工操作存在的图书资料处理效率偏低、图书资料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为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排除了不稳定的人为干扰因素,在图书资料进一步数字化的同时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效率[7]。为了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具效率,可以研发和使用图书资料管理的应用程序,以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文献的收集更加智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服务。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求工作人员强化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管理方式。

提升了工作效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处理文献资料的速度加快,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技术进步也带来了知识的爆炸性增长,这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兴技术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结合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克服困难。这种新型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在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查阅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除此以外,与传统纸质资料的查阅和检索相比,新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管理体系,在更加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加持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

对图书资料进一步整合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的结合,实现了管理方式的改革,改变了纸质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单一的情况,使其更趋向多元化,可以针对读者需求提供特色服务。具体而言,传统纸质图书资料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纸张易损坏,检索效率低等,这些都会给读者在检索、阅读图书资料时带来不好的体验。信息技术与图书馆资料管理结合以后,图书资料进一步数字化,高度的整合性使其分类管理变得相对容易,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而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更使数据的整合迈上新台阶。

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和创新路径

加强对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升程度。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引进熟练掌握新技术以及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图书馆工作团队引入新鲜血液,帮助现有工作人员强化新技能的学习,提升整体素质;第二,对图书馆内部原有工作人员展开关于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独立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

形成全新的管理体系和理念

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读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渐优化和完善。新的管理体系要以信息化为背景,以技术的革新促进制度的完善。在全新的制度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划分应十分明确。同时还要更新与管理体系相配套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因为只有理念与时代相契合,管理体系才能与时俱进,管理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馆藏资源的价值。信息时代提升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切入点包括:实现图书馆硬件设施与应用程序的高度融合,完善文献资源数字化以后的共享机制,依托新兴技术向读者提供服务。

强化新技术在信息资源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应对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需要加大新技术在信息资源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目前,图书馆普遍较为重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而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能更为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数据进行。而这种对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能够针对读者的多元需求为其提供质量更高的文献资源服务。利用统计信息在线分析、检索,在建设资源数据库的同时强化各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成高效完成资源收集整理的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这种变化就是以为读者提供精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为目的,对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方式的改变可以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进步,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使图书馆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新技术的引入对图书馆工作是有积极作用的,并且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随着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高,质量也有了较高的保证。将新技术引入图书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及相关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新兴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最明显的积极作用是催生了全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这也是新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最直接的促进作用。更深入地分析,它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同样也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所以,加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结合,将推动图书馆行业从技术到体系的革新,其产生的结果将带来更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纸质检索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探析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优化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电子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