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民判山文书考

2022-12-06 23:06韩省华韩鸿翼杨均甜
食用菌 2022年4期
关键词:庆元县景宁浙江

韩省华 韩鸿翼 陈 婷 杨均甜

(1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24;2浙江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衢州 324202;3西湖大学,浙江杭州 310024)

最近,从朋友那里看到两份庆元县菰民判山文书,一份是清代的,一份是民国时期的,两份协议折射了香菰栽培的历史,佐证了龙庆景是人类香菰栽培的发源地,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农耕文化史料。

判山:是一个术语,是流行于古代菇民与拥有山林产权一方签订的协议称谓,一般主权不变,允许具有生产香菰技艺的菇民在山林内,砍伐杂木,栽培香菰。宋代至20 世纪60 年代,判山主要是浙江南部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到本县以外的地方生产老法制菇(原始的仿生栽培香菰技术)的经济行为。他们的足迹遍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清·同治八年(1872)《景宁县志》:“乡民货香蕈者,旧时皆于江右、闽、粤,今则远在川、陕、楚、襄之间……”。光绪三年(1897)《庆元县志》:“大抵庆邑之民,居乡者,以制蕈为生,老者在家,壮者在外,川、陕、云、贵,无所不历,跋涉之苦。”龙庆景菇民到外地生产香菰在明、清以来各省方志中,时有记述[1]。嘉靖三十七年(1558)汤相莫修《龙岩县志》:“有香蕈,畬人斩楠木山径之间,雨雪滋冻则生,俗呼香菰。”乾隆十六年(1751)辛意可修《古田县志》:“香菰,系他郡人来租山伐木造出者。”光绪间盛朝辅等修《光泽县志》:“康熙间(1662—1722),有浙客人乌君山业香菰,结篷以居,冬来夏去,习以为常”。

1949年,龙庆景三县菇民有13万人[2],当时人口仅9万人的庆元县有6万人外出制菰[3]。

龙庆景三县菰民历经近千年外出制作香菰的技术是秘密,不得外传,菰民以自己的方言,菰山语言,俗语,谚语传播。因此,香菰的文史资料非常少。他们如何与外地人员建立联系,特别是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及其与生产技术联系的史料就更少。对比其他农耕文化的史料就更显得渺然。

关于菰民外出,景宁县流传有一本供民间儿童识字的课本《布线》(又叫七要)[4],第六要是:出门求财,专门叙述外出制作香菰的要点:或作香蕈,是某(谋)山名,山拼定当,可以上蓬。砍木做厂,做樯守蕈,俱要成功......那么,菰民与山主如何建立拼当关系,是需要我们探究的。

下面是新近发现的两份菰民的判山协议,弥补了这一环节的缺憾,现整理出来供研究中国农耕史和菰民史的专家参考。

1 清·光绪年间香菰生产判山协议

立判香菰山树,胡开敾原(愿)承自手山场一片,坐落六都丝(思)蔴村,土命:外塆。安(按)着其山:上至横岗,下至田内,至岗分水外,至小塆合水又一片处于尾甘竹塆,上至岗下,田内外合水为界;其山二片山场,四至界内,今因□洋应用,将山内香菰树立判树币吴光赐客□边作为生里(理)。三面言定,断作价庄洋四圆五角正。其洋即日亲收,并无知少角尖。其山判与客边竹木,客边行用,主边不得异言,其香菰树柴赖(烂)如土退还原主,客边不得异言,此是二家先言后定,并无反悔之理,恐口难凭,立判香菰树为照。光绪廿二年三月十六日立判香菰树胡开敾(画押)

代笔(胡)开意书

这是一位叫做吴光赐的菰民,判租胡开敾家山场的文书。协议明确了主人的主权,租用者菰民的权益,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范围,而以香菰树柴烂如土即退还原主限定。充分体现了菰民与山主之间的信任。

此原件现由庆元县方言研究会沈亮收藏。

2 民国时期香菰生产判山协议

立出拼菰業杂木字人鱼川廖世锟、廖世资、廖世葆,廖铭元、廖荣生等今将承祖遗下山场壹处,土名生落灯芯塖吉里坑目今,四至:上至高顶,下至田塝,左右俱至大路为界。所有四至之内杂木菰柴,今得中说到浙江菰客刘进兴客人承拼造作香菰生理。當日三面议定拼价国币肆拾捌元整,其钱当即交足,不欠分文,自拼后任凭菰客登山斫砍架厂揷窑,惟山内松杉竹木只准架厂需用贰叁(拾)根,不得任意残害,其出拼情形与外人无涉,如有来历不明出拼人,自任承当,不干客人之事。其山只许客一班人守。烂菰木退远(原)山主。受业此系两情甘元(愿),各无返悔。今须有信。持立拼批壹纸为据。

民国廿九年腊月日,立拼菇业杂木字人廖世资悉、廖世锟熙、廖世葆熙,廖铭元○、廖荣生○

评中林春光悉

代笔廖瑛岩熙

一本万利

这是一份浙江省庆元县蛤湖村菇民刘进兴1940 年冬到福建省泰宁县大田乡鱼川村,与当地廖氏家族签订的判山协议,确定了界址,可以砍伐树木的要求,对于用材林木,只允许搭建生活和生产的菇寮(协议称为厂)。虽然,没有面积,但可以看出菇民的诚意,交清承租山林的金额。

此原件现由庆元县吴修荣收藏。

宋代是香菰人工栽培的萌芽期,山林的权属也没有具体到个体名下,明代以后逐步完善的私有产权促进了相应的产业的契约诞生。清康乾间,香菇栽培已推广到粤、闽、川、皖、赣、鄂、陕各省,其栽培方法大体相似,道光七年(1827)胡炳纂修《南江县志》所述“香蕈厂”栽培方法如下:“於秋冬砍伐花栎、青棡、梓树、桫椤等木,山树必择大者,小者不堪用。将木放倒,不去傍枝,即就山头坡上,使其堆积,雨淋日晒。至次年,树上点花,三年后即结菌,可收七八年,至十年后树朽坏,不复出菌。菌于每年三四月收采,先用火烘干,再上笼蒸过,然后装桶。”菰民必须选择有农耕生长香菰的树木和适合香菰生产的山场,因此判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栽培技术与社会活动,经济交往的必须。

猜你喜欢
庆元县景宁浙江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Mother
Task 2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景宁畲乡古城惊现神秘“游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