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埔情缘

2022-12-06 09:31黄紫玉
黄埔 2022年6期
关键词:先父黄埔两岸关系

□ 黄紫玉

很荣幸受邀在论坛做一个简短的发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缅怀抗战英烈·发扬黄埔精神·奋进促统征程”。我想,这个主题和我的人生经历非常贴切。

先父黄哲真就是从抗日战火中走过来的。先父生于1902 年,1929 年以菲律宾侨领身份到南京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留居国内从政并参加抗战。1945 年抗战胜利,先父是从日本人手中收回台湾的国民党大员之一,后来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台湾省首任省党部书记长,是终身 立法委员”,在台湾 立法院 数十年主理侨务工作。先父与许多黄埔老前辈有交情,在他的《中国复兴与台湾》等著述中,经常能看到关于黄埔的内容:好友同窗投考黄埔军校寻找报国之门;黄埔军人与他并肩战斗共御外侮;和黄埔同学一道建设宝岛、推动两岸交流,等等。所以,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我对抗日战争,对黄埔也有了更直观和深切的感受。

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我与许多 黄埔人 很投缘,并非常热心参与两岸黄埔的活动。我眼中的 黄埔人 正直、豪爽、无私、奉献,他们把 黄埔 放在心中崇高地位,追求祖国统一和中华复兴,这些品格都是我所赞赏、敬重的。2005 年,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谢元熙会长聘请我为顾问。2008 年,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还专门为我颁发了感谢状。我还记得,2005 年秋天,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了30 余位台湾黄埔将领赴北京参加纪念台湾光复60 周年活动。活动中,两岸黄埔人相聚在北京紫玉山庄,缅怀革命先烈,共促和平统一,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黄紫玉。

2015 年9 月3 日,我受邀在北京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深受感动与震撼。9 月9 日,我在台湾又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抗日战争真相》新书发布会。这本书由台湾中华战略学会出版,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王文燮将军编著的。王文燮将军带领参与编制和研究的人中,有退役军人、有中国近代史的专门研究人员、有跟随蒋纬国在中华战略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他们孜孜不倦地编著书籍,就是为了将抗战的真相还原给国人,他们爱国的民族情怀感人至深。我作为中华战略学会的顾问暨荣誉副会长,参与其中,感到非常自豪。

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大陆做生意的台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40 多年穿梭两岸,一路走来,我认为自己脚踏实地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

本着为两岸好的想法做贸易。当时还没有 三通”,台湾担心大陆向台湾商人 统战”,要求出口商品一定要有 中华民国 的标识,但这个标识大陆不允许贴,我就在香港换成 台湾制造 的标识,就这样在互相理解、包容与妥协中把生意做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能够促成两岸贸易,对大家都好。

本着打造绿色生态的情怀在大陆投资建设。把当初北京郊区千亩垃圾场,改造成山水林草和建筑相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紫玉山庄。现在,这里获得了 改变城市、影响中国 绿色典范大奖,受到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施泰纳先生的赞许,被媒体称为 北京的伊甸园、台湾的驻京办”。我们开发项目,整个过程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摒弃诱惑,因为海峡两岸都是家,要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好。

本着造福民众的初心走两岸。1998 年,我成为当时唯一一位具有台商背景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担任四届政协委员的20年时间里,提出的提案与建议近百个,很多都是为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08 年,我受邀见证了两岸 两会 负责人在台北举行的会谈,当时双方签署了关于空运、海运、邮政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内容的四项协议。2009年,我发起成立 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了一个和平发展、落点基层、成果分享的平台。我愿意做这些事,因为两岸同胞都是亲人,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朋友们,两岸一家亲,两岸黄埔人更是亲上亲。当年的黄埔同学为了反对国家分裂、抵御外侮而携手战斗。今天,黄埔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亲历了这些年两岸的交流交往交融,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两岸关系好,两岸同胞才会好。我愿意继续与两岸的黄埔同学和后人共同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先父黄埔两岸关系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也说“先父”“先君”“先人”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倒霉受骗两将军
为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起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