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郑州特大暴雨期间融合报道的建设性要素分析

2022-12-07 05:25甘依凡张静佳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建设性灾情暴雨

甘依凡 张静佳

2021年,对于河南而言,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从7月20日到9月25日,短短两个多月,河南省普遍遭遇极端强降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巨大损失。

伴随技术进步,媒体融合程度的提升,信息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在这场灾情中呈现复杂面向:众声喧哗下信息超载与负面情绪传染,传播网络与社交网络重合下的谣言与质疑。受舆论漩涡的影响,公众易于陷入信息焦虑,且难于辨别可信赖的信息与指导,进而产生影响安全的行为反应。

基于外部环境与媒体自身责任的压力,主流媒体匡正视听,为推动社会共识作出努力。在新闻传播生态革新的背景[1]下,媒体面临着微观和宏观的双重挑战:具体到微观的新闻实践层面,新闻生产如何赋能于技术,提升引导力,正面促进媒体融合在轨运行。上升到社会责任层面,新闻业如何定位自身的新闻理念以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初心与担当。

倘若仅依靠技术革新传播形态,再炫丽的融合报道,恐怕也难以化解灾情期间出现的社会症结。建设性新闻的理念融入实践,或许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提供一种优化报道的可能性。正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上世纪在其著名的《报人守则》中就提出,“我们相信成功的新闻业是……建设性的”[2]。所谓“建设性”倡导正能量叙事,强调在新闻实践中以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为归依,从而平衡社会情绪,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本文将观察主流媒体“7·20”河南暴雨灾情报道中“建设性”实践,思考新闻叙事的方式与建设性理念的践行与效果。暴雨期间,全程全息的媒体关照个体生命、关注社会整体的变动,这既是主流媒体对生存方式的探寻,也是其参与社会治理的使命。

一、叙事和传播:暴雨期间的融合新闻实践

叙事学家杰弗里·温思罗普认为,媒介技术是叙事形式的基础和支柱,叙事方式同媒介技术的更迭息息相关,技术重构着媒体叙事的方式[3]。在此次突发事件中,出现了不同形态的融合新闻报道,在叙事内容的及时适当、叙事主体多元参与、叙事视角的平等姿态等方面,无疑都是为了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转向”。媒体是决定和维系社会共识的主要机制[4]。面对灾情,报道通过信息通达构建信任机制,风险预警降低灾害损失,舆论引导进行社会动员,显示建设性的效力,既传播了灾难期间的关键信息,也有助于公众理解防灾工作,平复负面情绪。

(一)叙事内容:全链条覆盖,灾情信息和知识科普为主

危机传播理论将危机过程分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平复期四个阶段,在危机的不同阶段公众对于信息需求不同。从河南暴雨期间报道的发布情况来看,在潜伏期、爆发期和持续期阶段,叙事内容多聚焦于信息告知和知识科普;平复期阶段则主要集中于对事件的回溯,产出反思性报道。无论是哪个阶段,报道立足于人们对恢复生活秩序的憧憬,不同时期的内容有所侧重,助力社会救援,由此彰显建设性新闻理念。

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首先要聚焦公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比如当下处于何种处境、如何救助被困人员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就发布灾情信息,确保灾害影响范围内的人能接受预警信息,避免出现信息不畅和闭塞问题,及时抚慰公众的焦虑。汛情紧急后,记者深入河南各灾区进行现场报道,全天在各网络平台直播。南风窗发布《我的妻子还在阜外医院》,描述被洪水围困、断水断电的阜外医院现状。同时,央媒充分发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等权威信源优势,并联合地方媒体,如“大象新闻”,进行联动直播,发布官方消息,内容涵盖灾情科普、救灾实况等多方面情况。

另外,媒体通过社交平台扩散援助信息,让受困人群得到最快的救助。央视新闻开通河南暴雨紧急互助平台,为受灾群众提供信息救助通道,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平台收到427条求助信息,5000余人成功获得救助。

在暴雨灾难逐渐告一段落,进入到平复阶段,此时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反思问题与重建秩序。为了疏导公众焦虑的情绪,主流媒体在报道上注重科普知识,引导公众采取理性措施。人民日报转载科普中国上的文章,发布洪涝灾后注意事项,告诫灾区人民注意“不要吃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及时清洗接触到雨水的皮肤”等等。央视财经采访专家,发布“经期泡过洪水如何处理”的报道。

(二)叙事主体:身份多元,协同参与生产

融合报道的叙事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不同主体通力合作,凝结成强大的集体力量抵御危机。暴雨期间,这主要体现在媒体联动与公众参与。

除河南广电全媒体等本地媒体外,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众多中央媒体赶往现场开启直播,驰援报道。各家媒体跟进暴雨最新情况、深入调查分析,联动之下,权威信息的覆盖面迅速扩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融合报道实践中,叙事主体不囿于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公众可以通过发布、转发、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生产与传播,为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提供线索或补充内容,践行共同制作的融合理念。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博主或团队会发布有益的原创内容,如潇湘晨报转发网友“六层楼先生”对于“河南暴雨,如果你处在经期”的视频建议,为当时处于危机状况下的女性科普生理期护理知识。

面对开放的信息节点,即便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人们也能参与到新闻生产实践中,在解决社会问题上贡献力量。灾情期间,一名学生创建的在线文档《待救援人员信息》,产生极大影响力,实现网络化救援。经社交平台传播后,24小时内更新了270多版,获得超过250万次访问量,通过各个节点的人不断添加、细化“避险地点”“医疗信息”“心理疏导”等救援、自救要素,升级为“多用途”民间抗洪信息及资源对接平台。文档中记录的是个体的数据,也是集体对社会生活重建的憧憬、助力社会的期许。从这个角度而言,UGC(用户生成内容)和PGC(专业生成内容)有机结合,能够扩充新闻生产的规模与社会价值。随后央视新闻讲述文档背后的故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动中,亦是建设性的体现。

(三)叙事手法:聚焦个体的“微叙事”,善用技术讲故事

新闻事实的呈现需要不同叙事视角的相互补充[5],即宏观展示事件整体情况,及微观聚焦个体情感。同时借助各有所长的技术,讲好故事,满足受众的应知、欲知。过去的自然灾害的报道中,专业媒体通常以宏观的专业叙事角度,对灾情进行“白描”,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如今,需自“宏叙事”中更多转向“微叙事”,因其日益成为主导日常生活叙事的信息传达范式[6]。在此次暴雨灾害的融合报道中,媒体放大了众多个体的故事。这些微观叙事中,承载了受灾者正经历的生活状态与丰富情感,更易引发公众对与“他者”相似经历、相似故事的共情[7]。

媒体机构生产的深度报道也选用微角度,如《人物》制作的《郑州暴雨一日,被打碎的日常》,采用了图片、文字、短视频的形式,再现郑州暴雨来临后的24小时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在退伍军人、健美爱好者、大学毕业生、企业员工等人物故事的拼凑下,刻画了洪水的汹涌、受灾人民的恐惧害怕、线上线下救援的紧迫。媒体对普通人的关照在这场灾难叙事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它让细节有意义,让无力者被看见,这种叙事方式能使报道更有温度。且在人们沉浸在悲伤之际,起到疏解情绪、凝聚社会的作用。

人是叙述性的动物,往往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来讲述故事[8]。“与解决方案相符的图片能很好地辅助报道[9]”,同理,融合报道运用H5、条漫、短视频、网络直播、数据可视化等表现形式丰富视觉效果,避免长篇大论带来的负面效应。时下,视听微叙事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网络短视频成为媒介传播的风口。

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传递灾情中的“河南力量”,如郑州广电全媒发布的《愿大家都平平安安!郑州市民协力拉出暴雨被困者郑州加油!》,又如观察者网的《河南暴雨中的那些感人瞬间,看哭了》。由于“大多数技术都产生了一种放大效应[10]”,短视频通过共同援救被困者、街头抱团喊口号前行、用广告条幅冒险营救、学生用音乐安抚滞留旅客等“视觉亮点”[11],调动观看者的情感[12],为身陷灾害的河南人给予支持与凝聚的力量。报道也经常转发受灾网民的短视频,这些影像掺杂个人主观的叙事因素,其亲身体验、情绪感受、价值判断等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时间,为非受灾者营造时空共在感,更能共情。

可见,暴雨中的新闻实践增加了微叙事分量,且搭上媒体融合的“顺风车”,借助技术增强叙事文本的沉浸感,实现新闻内容的场景化报道、沉浸式传播,这也正是“融合报道”的新特点[13]。

二、意义与建构:灾情期间融合报道建设性理念的价值体现

暴雨期间的融合报道从主题内容、叙事视角到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人为本、情感传递等建设性新闻理念,让报道汇聚生活的光亮,传播希望、纾解情绪、凝聚社会,以此成为社会的“推进器”与“黏合剂”[14]。在这场灾难面前,作为社会治理系统子系统的新闻事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其责任与作为,有目共睹。

(一)问题导向叙事,推进社会治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和见证着层出不穷的问题,问题的每次迎刃而解,都是社会向前的一步。媒介融合时代,传播生态发生用户转向,在灾情新闻故事中讨论用户关切,旨在提升舆论引导力,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良治。这也符合建设性新闻理念所强调的:报道中心转移至发现问题、解决之道,并通过报道促成社会进步。

暴雨期间出现一批融合报道,详尽展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方案,包括信息告知、医疗救助、物资补给、情绪安抚等不同方面。如通过音频、短视频报道,科普防疫知识来缓解公众焦虑恐慌的情绪,以防信息不畅而增加社会动荡的风险[15]。

澎湃新闻播客以矛盾为导向,制作出《河南暴雨启示录:我们该如何应对超标暴雨》,公正客观地从灾难预防这一角度,引导群众去思考如何应对超标暴雨的问题,引导人们回归理性,而不是做简单的对立。当时,网络上众声喧哗,质疑“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海绵城市自身效果”。针对此事,《中国科学报》发表《特大暴雨面前,别拿“海绵城市”说事儿》,针对雨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这么大、何时结束等问题,凤凰网财经发布专家权威解答。科学解释了“海绵城市”的问题,回击谣言,避免形成更大的社会动荡。且从长远看,报道通过图文声像的方式书写了时代日志,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突发事件保留媒介资料,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彰显人本价值理念,叙事治愈创伤

媒体融合时代,技术丰富人的感官体验,唤起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因而报道注重情感叙事,这与建设性新闻理念“以人为本”重合。这点由信源可以窥见,信息引用力求其权威可靠[16][17],也追求包容与多元。暴雨侵袭下的中国,灾难是和所有人息息相关的集体创伤,对个体经历的记录与延续,在一定程度上能治愈创伤。

无论静态图文还是动态影像,大多报道着眼于微观层面的叙事,关注灾情中个体的立场。因而,新闻源不仅包含“一线救灾人员”“患者及其亲属”这样具备新闻价值的核心人物,也包括普通人的报道,让更多个体的价值得以实现。

《36名重患的空中大转移》刻画出医务工作者为拯救生命而付出的努力,对医务工作者为坚守岗位的敬畏;《人物》发布《郑州暴雨,惊魂一夜》文章,讲述郑州地铁5号线一位乘客与因地铁停运在水中走了10公里的女孩,从绝望到与陌生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再到最终获得希望的暖心故事;河南日报客户端推出《郑州挺住》《风雨同“州”》《河南加油!郑州加油》等海报,人民日报发布《你可以永远相信人民子弟兵》报道,及各大媒体持续发布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等救助受灾者的视频、文章和图片,均在网络刷屏。报道为公众建立情感纽带,形成全社会抗击灾情的强大合力。

从各类组织团体和个人加入河南救灾,到救灾队伍陆续撤离时民众自发夹道欢送,从物资的无偿捐赠运输,到普通民众团结一心自发救援……凡此种种互助之举,足见报道着力于情感叙事,传递爱与希望,体现建设性新闻所倡导的“对公众起到正向激励作用的现实关怀”。

他们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访对象,而是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生产的前端环节,包括舆论监督、正能量故事。就后者来说,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出的声音,记载鲜活细节,与主流媒体的记录互相补充,丰富报道的多元视角,“为当前舆论融入了更多的暖色调”[18]。在这个过程中,“真”与“善”踊跃地统合着新闻生产的始终,彰显建设性新闻的终极诉求:积极地呈现人与社会[19]。

结语

建设性新闻理念的融入,媒体实践重视关注未来[20]。从历史长远的发展来看,融合报道由于数字技术的记忆功能,每次报道都转化成永久储存的数字标签,为未来提供经验总结。

社会变迁、技术变革、叙事创新等变化下,媒体积极探索更多的叙事策略。“7·20”郑州特大暴雨灾情下出现的融合报道,实际上并无太多新奇炫丽的传播形态,但真善美叙事彰显了其重建社会秩序的建设性力量,积极报道,个体微叙事,协同参与、解决等理念也为新闻生产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换言之,伴随着建设性新闻理念与适宜的多媒体元素融合,报道可以引入积极情感和运用建设性技巧[21],展现对个人和社会意义重大、振奋人心的新闻[22],实现媒体公共服务价值。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提升新闻产品的内容质量,更有利于在不确定时空下,为公众提供更科学的信息环境。

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媒体最重要的仍是借此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福祉。人们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融合报道可选择的建设性路径之一,是呈现正能量、促进公众共同参与,由此,让社会得以在不确定中保持理性,也更有温度,坚守新闻业监测环境与服务公众的职能。

猜你喜欢
建设性灾情暴雨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冲突与和谐:建设性冲突视角下的组织活力激发与和谐文化建设
当暴雨突临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灾情”
暴雨袭击
猛兽的委屈
电视问政:建设性监督的特点与趋向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