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2022-12-07 20:50陈湛若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融合旅游

陈湛若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目前体育旅游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群中的一匹黑马,稳居业余休闲选择的第一顺位,作为兼具放松与锻炼特色的体育旅游,已经开始被熟知并已有诸多消费者尝试加参与。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受疫情影响,全国实施居家隔离,绝大部分公共场所例如景区、商场等人群聚集地被迫关闭,而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叉点受到了严重影响。体育旅游产业本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人民的需求下得到飞速的发展,受疫情影响反而呈现负增长现象。2022年,国际局势依然不容乐观,但国内疫形式已得到有效控制,进入到后疫情时代,疫情已成为一种可控可防的常态化现象。由于长期处于疫情环境的影响之下,而疫情目前进入到可控阶段,使得大众对健康有了更高的重视与渴望,“大众健康”、“全民健身”、“抵抗力”等相关词语成为了热门话题,人们重新塑造了对健康的认识,进而刺激了体育旅游产业的消费,促进其复苏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SWOT分析,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在体育旅游产业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明确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提供帮助。

1、体育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1.1、体育旅游

从直观来看,体育旅游即是体育与旅游二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一部分学者在对体育旅游进行定义时,强调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对于一般性游览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同时参与,也有一部分认为,体育旅游是在以旅游为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体育活动。体育旅游是集休闲、娱乐、放松、健身于一体的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旅游方式。

1.2、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以适应大众需求而深度融合形成的产物,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产业是以运动为核心,向大众提供赛事观看、观光旅游、体验当地风俗民情等体育活动,有效地引导大众进行健康有趣的体育活动,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是能够通过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帮助人们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产业形式。

2、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S)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国国土面积之大位居世界第三,横跨经纬度之广,使得我国拥有丰富且多样的旅游资源。位于西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沙漠地带等自然地貌景观;位于东北部冬季的冰雕、大雪等冰雪景观;位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海洋景观;还有各省市存在的特殊景观,川渝地区依山而建的城市,桂林的山水、长白山的天池以及闻名中外的三山五岳等。除了自然景观,还有经过华夏几千年历史所留下的众多瑰宝,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故宫等人文景观。除此之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2)产业融合加深。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属于服务行业,二者具有极高的关联性,从旅游产业来看,旅游业常常涉及到体育休闲运动场地、徒步行走、参观主题公园和景点等都是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内容。而体育产业则包括体育休闲运动、健身、体育赛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管理等内容,与旅游产业存在极高的关联性。关联性越高,所能产生的资源相互利用就越高。受疫情影响,外出旅行受限,体育运动也不能随时随地展开,使得体育与旅游间的融合受到冲击。在疫情得以较好控制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自身健康,想要在出门旅行的同时兼顾锻炼身体,不仅促使体育旅游产业内的融合加深,更驱动体育旅游与保健、保养、养生业的相互融合,符合当下人们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也顺应时代要求。

2.2、内部劣势(W)

(1)体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

从整体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整体发展时间较短,实际是从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才得到逐渐提升,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且时间较短。受时间限制,我国多数体育旅游业的项目是模仿国外或发达地区的模式,并没有因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赋予独有特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现象。

(2)专业人才缺失。

由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起步时间较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大多从事体育旅游行业的人才都是来自于体育专业、旅游专业或是体育旅游爱好者,能够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但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对于体育旅游进行相关策划、宣传、管理的专业人才也存在巨大人员缺口。受疫情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经济不景气也导致大量的专业人才转行或是流失。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使得大量专业人才想要进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缺少专业人才,造成体育旅游产业产生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3、外部机遇(O)

(1)国家的政策支持。

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复合经营,并将其纳入重点发展领域,推进业态融合发展。”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促进体育旅游等相关业态发展作为主要任务。以及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冰雪旅游度假区。国家为满足大众渴望外出旅行运动的心情,针对体育旅游颁布了一系列宏观政策,以保障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健康、顺利地发展。

(2)“互联网 +”的兴起。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之间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在当下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产业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因为出行不便,直播带货、短视频的兴起,使得大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能直接欣赏到自己想要看的旅游景点,甚至可以观赏到一些看不到的美丽景观。而体育旅游产业则可以通过赛事视频、直播当地景色,来为当地景点进行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吸引更多游客。并且由于大数据的存在,当地可以根据游客在网上做出的评价与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做到更准确迎合大众的喜爱。同时,在这个疫情常态化时期,电子核酸证明以及健康码的普及,也为出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体验感,促进了体育旅游的消费。

2.4、外部威胁(T)

(1)国际疫情形式依然严峻。

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形式依然严峻。同时实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3亿,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330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8624万例。美国、印度、欧盟等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没有有效开展,对于戴口罩、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控制人群聚集以及居家隔离等基本措施都难以实施,导致确诊病例不断上升。为防止人员跨国流动导致传染,多国都进行签证限制,限制外国人员进入,这也使得我国的体育旅游业中外国游客减少。

(2)产业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困境。

首先作为体育旅游产业与体育旅游产品的经营者,受疫情冲击,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没有基本收入,还要支出不菲的费用用于维持经营,大部分的企业生存都较为困难,甚至出现倒闭的风险;其次,作为参与体育旅游主体的群众,疫情之下,外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接触确诊病例的可能,导致游客对于外出旅游存在恐慌情绪,不能够完全投身到旅游当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

3、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路径

3.1、紧抓政策红利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取得巨大成果,体育旅游产业也得到逐渐恢复。要想尽快摆脱疫情带来的危机,就必须抓紧国家在体育旅游产业领域颁布的一系列政策,紧跟政策步伐,抓住这一系列政策红利,坚持政策引导的大方向不动摇,并结合政策指导,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从基础设施到人员配置到管理体系再到自身规则的调整,结合疫情发展形势,适应发展新政策,在疫情得以较好控制之下,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3.2、加强产业融合驱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满足当下对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健康养生的消费新需求,促进体育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相融合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一以体育+旅游融合为基础,结合养生、保养、健身、康复等功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二加快体育旅游产业与互联网、5G技术、VR等高新技术的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体育旅游模式,实现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欣赏到美丽风景,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旅游需求。

3.3、充分利用各地方旅游资源

推动地区差异化发展,整合当地资源,结合本土人文地理等优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形式,形成短途旅行、周边游等足不出市的新型旅游模式,打造独有的体育旅游景区,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体育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向周边辐射,带动周围城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带动乡村,打造乡村体育旅游新形式,实现区域内协调发展。

4、结语

受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后疫情时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需要依托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稳定等因素的支持。在当下这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阶段,体育旅游产业需要把握机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产业融合以及与新兴产业的结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地方优势打造新型体育旅游模式。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醒游客做好疫情防控,保证游客的出行安全,刺激体育旅游消费,争取早日恢复至疫情前,并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融合旅游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产业之篮球
旅游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