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022-12-07 05:12张明森
中文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模块化模块

张明森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在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背景下,模块化设计方法开始出现并且广泛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缺陷的同时,也保证了机械设计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模块化设计优势,将其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当前需要明确其在实际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并且按照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措施。以此保证能够提升机械设计效果,降低设计成本,促进机械设计顺利进行,为机械设计行业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一、模块化设计方法概述

1.基本概念

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常见的机械设计方法,其主要是指在机械设计中,通过将不同组成部分分成多个模块后,对不同模块实施全面的考量和设计,最终将所有模块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设计。其中模块划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划分中模块是否可互换,是对模块设计效果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该方法来说,实施中需要重点考量模块划分合理性,在全面、综合考量不同模块的基础上,明确对应的功能,以及不同模块组合的便利性。在此基础上考量不同模块功能是否具备良好的独立性,并且可以进行更换,进而保证真正发挥出促进系统升级的作用[1]。

2.方法

模块化设计方法一般包括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方法都有着自身的要求和特点。第一,横向设计一般是指实际设计中,在不改变原有参数的情况设计模块,达到提升设计质量的作用。第二,纵向设计是指对不同规模产品开展设计。第三,混合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综合横向、纵向两种设计方法,最大化提升机械设计的整体质量。当前混合设计方法比较常用,在选择方法时需要结合机械设计实际要求,合理地进行选择,保证方法与设计要求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升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3.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自身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可维修。模块化设计方法有着可维修特点,主要是基于其涉及中不同模块的可替换功能,一旦机械发生故障,则可以通过检查确定模块,然后更换即可完成维修,确保机械能够正常运行,简化维修流程的同时,能够为故障排除提供一定便利。第二,易包装。在传统的包装程序中,需要按照产品特点进行制定包装,设计出来的包装只能够应用在同种类产品中,非常不利于包装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包装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实现对多种产品的识别和包装,简化包装流程,提升了包装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成本小,由于模块化设计方法能够对不同的模块实施分别设计,不同模块的功能也比较独立,实际运行中能够按照需求仅仅运行其中某个模块,其他模块可以处于休息状态或者是开展其他工作的状态,能够直接通过一个模块形成一条生产线,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二、模块化设计方法应用要点

1.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全面掌握设备功能、结构的角度,全面地检查设备情况,了解和明确设计目标以及方法。第二,对设备结构与功能合理地进行划分,保证功能与结构的适应性。第三,按照机械设计要求,将模块分成多个符合机械设计要求的部分,实现对模块的合理划分。如数控立式车床划分模块过程中,一般可以划分成传动模块、执行模块、支承模块、监测模块等。第四,需要保证不同模块要具备应有的功能,并且确保这些功能可以在机械设计中统一进行,保证功能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功能确定

在划分好不同的模块后,就需要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确定,实施中需要重点关注功能的联系。在所有模块中会存在一些功能比较单一的模块,尤其是一些模块需要具备不同的功能。如监测模块功能是监测生产情况,以数控立式车床为例来说,刀具监测装置的功能就对刀具监测。这些模块在功能上单一,只能够使用一种功能。一些功能需要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完成,这也是确定模块功能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三种以上功能才能够完成的模块操作。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模块需要执行的任务,做好各个模块之间的联动设计,为后续整个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3.组装模块

模块组装是对设计进行检验的一种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组装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减少麻烦、提升设计效率的重要保障。组装中需要主义的内容为以下几点。第一,组装中需要为模块的整体完整性提供保障,对于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要严格地依据操作流程进行处理。第二,操作中需要从全面的角度考量,在保证设计功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关注设计布局的整体合理性,确保各个模块都能够支持更换[2]。第三,组装中需要做好不同模块连接的接口处理,保证接口连接满足标准和规格的要求,为后续更好地提升模块设计效果提供支持。

三、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应用领域

1.数控机床立式车床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数控机床中的立式车床对于该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实际应用中,首先,要对模块化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和优化,按照实际要求逐步对模块化应用流程进行完善。同时,由于模块化设计方法自身有着非常明显和突出的优势,应用中可以按照不同模块实际功能进行划分,将相同功能的模块自动化组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产品生产效果提供保障,发挥出创新机械设计方法的积极作用。其次,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模块完整性,需要按照不同部件组织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科学划分,确保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同时,在应用中,要重点关注模块分解工作,对关键组件进行合理调整,制定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为后续其他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将模块化设计方法应用在数控机床立式车床的模块设计中,能够保证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对不同模块实施科学划分,达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作用。

2.数控机床功能分解

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数控机床功能分解中的有效应用,能够通过发挥出该方法自身具备的优势,确保分解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升立式机床的应用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首先,相关设计人员要对机床整体运行环节实施综合分析,按照要求进行分解处理。同时,为了能够提升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在功能分解中,需要严格按照用户要求展开设计,并且要在模块化设计中,注重提升设计实用性。其次,功能分解中,需要按照不同视角对功能实施划分,重点关注车削沟槽、旋转面划分工作,保证功能划分合理性。同时,数控机床执行和检验是保证机床质量的关键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模块化设计方法效果,需要做好机床的监测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机械化生产水平[3]。

3.柔性制造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该方法在柔性制造中也实现了广泛应用,并且应用方位越来越广泛、通过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有效改变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自身具备的局限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发展需要。首先,由于模块化自身的灵活性非常突出,在应用中要与柔性制造有效融合在一起,逐渐提升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其次,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可变性叫柔性制造,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按照产品特点科学地进行分类,实现不同风格产品生产工作的有机融合,降低生产成本。在柔性制造中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能够确保产品生产真正满足要求,促进产品生产与模块之间的有机整合,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有效应用建议

1.准确了解划分原则

近些年工业产业中各个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各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保证经济效益,还需要真正满足社会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于产品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结合科学、创新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设计,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就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而作为一种采用最少模块,利用不同组合形成多样化产品的机械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成为了各个企业重点考量的内容。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益,保证机械设计的整体效果,当前需要准确了解模块化设计方法中的模块划分原则,实现模块化设计的基本目标,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供支持。设计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准确了解划分原则,在详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关于模块划分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侧重点之间的差异,掌握好对应的划分依据,为更加科学地对模块实施划分提供支持[4]。但是由于我国模块化设计领域起步比较晚,发展也不够快速,因此,划分之前还需要明确具体的原则,即模块和模块之间需要有效分离,不互相联系原则,以及尽量减少不同模块之间相关性原则,保证一个模块的使用不会对其他模块产生影响。通过准确地对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找到不同模块划分过程中的重点,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及时确定接口类型

针对模块化设计中的接口来说,其主要是就是指不同模块之间,起到互相联系、传递信息的一个功能性技术。对于机械设备来说,接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模块和模块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载体。通过合理地对模块接口方式进行确定,能够保证接口更好地发挥功能提供一定支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接口类型。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物理连接接口,其主要是指在模块和模块之间,采用物理的方式进行连接,将两个或者多个模块联系在一起,如模块之间存在接触或者链接。第二,体积或者是区域内存在接口,主要是指模块之间在空间或者表面上存在参考关系。第三,传递操控信号接口,即模块和模块间有控制关系。第四,现场、环境接口,即通过现场和环境连接在一起。第五,质量、能量传递接口,即模块间有质量或者是能量传递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模块和模块之间可以存在一种连接方式,也可以存在多个接口,在模块定义过程中,也要对接口关系进行定义。只有确定了接口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后续设计中无法轻易地对其进行改变,进而确保接口类型一直维持原有的状态,为设计有效性提供支持。

3.注重分层展开设计

在模块化的设计中,一般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即系列模块和单个产品模块,不同层次的设计要求、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重点进行区分,确保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模块设计。首先,针对系列模块设计来说,在实际设计中,一般是通过计算的方式,先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确定后,再制定出功能设计方案,实施对应的模块设计。然后按照功能需求,明确参数,并且对模块实施切分,设计结构,形成对应的资料库。系统模块设计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保证整体功能协调性,可以提升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5]。其次,单个产品模块化设计工作比较复杂,对于机械的每个产品,均需要设计出相对应的模块和功能。在设计中,一般是建立在系列模块设计基础上实现的,主要步骤是先按照要求对用户需求和参数进行确定,然后对模块实施组装、分析、计算,确保模块能够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后,再完成其他的设计步骤。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工业化生产中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机械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模块化设计方法作为一种自身拥有着成本低、功能强、包装简单、便于维护优势的设计方法,如果能够将其有效地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设计水平,保证设计效果,为促进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因此,在准确了解模块化设计方法特点、要点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也要通过准确了解划分原则、及时确定接口类型、注重分层展开设计等措施,确保其能够被更加有效地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出该方法的真正优势和作用,提升机械设计水平,为工业生产活动更加高效的开展提供支持,进而促进我国机械设计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模块化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模块化住宅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