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的效果研究

2022-12-07 07:40杨沛烨杨启涵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氨酸甲亢患儿

杨沛烨,杨启涵,陆 扬,徐 旭

(无锡市儿童医院儿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上的高发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主要表现为高代谢征群、甲亢眼征、甲状腺肢端病变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甲亢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此病发病迅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近几年,小儿甲亢的发病率逐年递增[2]。成人甲亢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放射碘疗法或常规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放射碘疗法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患者一般不易接受,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此病[3]。咪唑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疗效较好。此药虽然不易引起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但对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影响[4]。甲亢患儿由于年龄尚幼,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时要谨慎选择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5]。本文主要是探讨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甲亢患儿96 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有42 例,女性有54 例;年龄2 ~8 岁,平均年龄(4.28±1.97)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书面协议。将样本数据录入计算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8 例)和对照组(48 例)。试验组中有男性22 例,女性26 例;年龄2 ~8 岁,平均年龄(4.18±1.58)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0 例,女性28 例;年龄2 ~8 岁,平均年龄(4.45±1.81)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甲亢的临床诊断标准;2)能正常口服药物;3)其监护人均可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4)近2 个月内经系统治疗效果不显。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肝脏疾病;2)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的主要成分过敏;3)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1.3 方法

对两组患儿的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甲巯咪唑治疗,给药方式为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服0.5 mg/kg,之后降至每天服0.3 mg/kg,1 次/d。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普萘洛尔治疗。普萘洛尔(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151;规格:10 mg×100 片)的用法是:口服,每天服1.0 mg/kg,1 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 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与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未减轻,实验室指标未见好转。(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临床总有效率。

1.4.2 甲状腺功能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

1.4.3 肝功能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骨钙素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骨钙素的水平。

1.4.4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肝损伤、白细胞减少、失眠、胃肠道反应等。

1.4.5 心理状态评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tating anxir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t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评分。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此调查项目由监护人根据患儿治疗期间的状态填写。SAS 评分和SDS 评分越高说明患儿的心理状态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48) 试验组(n=48) t 值 P 值促甲状腺激素(mU/L)治疗前 0.34±0.04 0.34±0.05 0.814 0.251治疗后 1.23±0.81 4.53±1.23 6.201 <0.00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mol/L)治疗前 3.98±0.89 3.87±0.78 0.172 0.732治疗后 3.21±0.03 3.13±0.35 4.325 <0.00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pmol/L)治疗前 13.98±3.82 13.28±3.31 0.015 0.921治疗后 10.32±1.03 9.23±1.23 3.043 0.002游离甲状腺素(pmol/L)治疗前 24.09±1.02 24.01±1.21 0.164 0.732治疗后 16.23±1.25 15.21±1.02 5.204 <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骨钙素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肝功能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骨钙素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骨钙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骨钙素水平的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骨钙素水平的比较(± s)

时间 对照组(n=48) 试验组(n=48) t 值 P 值指标谷丙转氨酶(U/L) 治疗前 46.34±2.04 46.34±4.05 0.814 0.551治疗后 40.23±2.81 35.53±2.23 8.201 <0.001谷草转氨酶(U/L) 治疗前 40.98±3.89 40.87±5.78 0.162 0.832治疗后 37.21±3.03 32.13±3.35 5.325 <0.001碱性磷酸酶(U/L) 治疗前 117.98±3.82 117.28±3.31 0.517 0.921治疗后 114.32±2.03 110.23±2.23 5.043 <0.001总胆红素(μmol/L) 治疗前 14.09±3.02 13.01±8.21 0.164 0.732治疗后 12.23±3.25 10.21±2.02 2.204 0.026超氧化物歧化酶(NU/mL)治疗前 37.23±0.92 37.12±0.94 0.024 0.921治疗后 49.23±1.24 52.09±1.02 14.024 <0.001骨钙素(ng/mL) 治疗前 6.79±1.01 6.24±1.24 0.029 0.513治疗后 2.98±0.35 1.23±0.26 9.245 <0.001

2.4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2.5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AS 评分、SD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分,± s)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SAS 评分 SD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48) 55.76±6.45 36.64±5.36 55.38±3.13 28.24±6.13对照组(n=48) 54.36±6.35 45.73±5.82 55.81±4.13 33.53±4.51 t 值 0.387 11.083 1.086 13.763 P 值 0.072 0.014 0.382 0.024

3 讨论

甲亢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甲亢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这主要与饮食、生活方式及母体因素等有关[6]。甲亢患儿的新陈代谢加快,会出现体重骤降、能量消耗快、进食次数增加等临床表现,同时患儿还会出现焦虑、失眠、心悸等症状[7]。研究指出,甲亢可引发神经兴奋或代谢功能亢进,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8-9],且后期病情加重可导致性早熟、器官发育不良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及早治疗十分重要[10]。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是临床上治疗甲亢的主要药物,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较为相似,均通过产生过氧化酶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抑制,阻断离子碘氧化为活性碘。有研究表明,甲巯咪唑可使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水平下降,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延长药物的吸收时间,吸收率高,从而可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同时还可促进B 淋巴细胞合成抗体,有利于抑制性T 细胞功能的恢复[11-12]。甲巯咪唑还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浓度。丙硫氧嘧啶的半衰期较短,吸收率较低,易在组织中残留[13-15]。普萘洛尔是一种β 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心肌在甲状腺激素作用下产生的兴奋性,减少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降低心率。此药还可抑制儿茶酚胺的产生,对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转化进程产生阻断作用,使甲亢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悸、心动过速、兴奋等)得到有效抑制。另外,普萘洛尔还可阻止甲状腺内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缩合,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在使用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时,须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注意药学监护,特别是要将用药剂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对于已存在或潜在肝脏病的患儿,应为其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有保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氨酸甲亢患儿
不同储运条件对UHT 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的影响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侦探日记
白血病·患儿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