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2-12-07 18:15俞凯
设计 2022年21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疫情

摘要:为探讨如何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以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为例,基于问题为导向,采取三维度六阶段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结构进行重构,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情分析对学生知识体系的逐一渗透。课程实验性的提出三引三思四导二享二报教学手段与“三会二信”的辅导方针,保障教学任务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及反馈。该方法可以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综合表达 设计思维与方法 问题导入 线上教学 疫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2)11-0069-05

Abstract:To explore way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teaching,the course Representation Strategy of Product Design is used as an example. The course adopts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and employs a threedimensional and six-stage teaching model to re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tructure.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process,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gradual infiltration of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into students knowledge system. By experimentally propos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ree introductions,three reflections,four guidance,two sharing of cases and two reports" and the counseling policy of "three meetings at Tencent Conference and two communication at WeChat ",the course fulfills teaching tasks and delivers ideal teaching results and feedback as well. Thus,this metho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eaching models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Keywords:Representating strategy Design thinking and method Problem introduction Online teaching Epidemic

引言

疫情期间,广大高校积极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主动探索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工具展开线上教学[1]。受到疫情的影响,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不可控因素以及为保障教学任务的质量,笔者进行了周详的规划与深度思考。线上依托理论与实践相融的模式展开教学,利用雨课堂、翻转校园、以及腾讯课堂结合腾讯会议与微信软件、QQ软件等不同平台工具的穿插使用,开启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探索。

一、新冠疫情下的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设计重构

基于疫情的大背景下,笔者修订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结构规划图,如图1所示。首先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从三维度六阶段出发,三维度分别为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应用维度。并分别对应课程六阶段,每个阶段将赛事项目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分别从理念、思路、方法三方面强化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渗透。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实现专业知识目标(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目标(实践能力)、素质目标(整合与创新能力)综合统筹协调发展[2]。其次构建线上教学模式,理論部分教学在腾讯课堂平台进行,利用平台资源,学生可在课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回放观看,以此达到双重稳固的学习。同时将课程内容、阶段作业与相关知识点紧密融合,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产品设计综合表达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部分教学则以腾讯会议与微信平台为主。另外各阶段汇报以线上(课中)结合线下(课后)的模式展开指导,线上(课中)统一采用腾讯会议进行阶段汇报,线下(课后)采用微信课程群与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阶段汇报。继而指导方式上采取全班指导结合个人指导的方式进行。在各个阶段每位同学以个体的方式在腾讯会议、微信课程群上进行作业汇报,教师则逐个进行指导,同时对全班所存在的共同问题点进行整体点评与答疑。最后在课程组织设计上采取个人学习与全班学习的方式展开课程学习,期间分别关注学生的个人学情分析与班级学情分析。

由于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改革涉及的知识面广与深,同时受到三周课程的时间限制,因此笔者在设计规划图时将课余部分进行充分利用,针对学生个人作业的进度与学习遇到的问题点分别利用微信与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深入一对一指导,直至成果的产出。

另外,通过实际赛事项目的导入,将赛事命题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将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有机的融合,继而将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拓展到多元的综合技能训练[3]。强化学生综合设计表达与逻辑思维转换能力。结合各赛事的实际要求,综合地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点转换成实操技能。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4]。

二、新冠疫情下的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实施

(一)第一阶段:摸底与预习

摸底与预习阶段一方面调查学生的认知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赛事有初步的了解。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问卷调研,主要调查学生在前期学习中是否对设计综合表达有所接触与理解,同时对于课程赛事类型的意愿选择进行调查。并且利用寒假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预习赛事项目,收集国内外优秀作品,并编册成作品案例集,此部分作业纳入平时成绩中。

本次问卷调查在上一学期末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18级产品设计专业46位学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6份。通过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己掌握的知识点情况,以便作相应调整。从问卷的反馈中了解到,50%的学生表示在前期课程中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内容,50%的学生则表示有所接触。而从调查中也反映出学生对于设计综合表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相对较浅,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对设计综合表达理解为如何将版面排版的美观与简洁,极少部分学生结合产品本身与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解读。而课程的核心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排版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编排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思维,继而进行产品设计的综合表达。因此,在后期课程中需要强化解读与灌输。

另外有100%的学生在问卷中表示课程十分重要,同时希望在此次课程中掌握如何编排设计,更好地将产品信息进行展示;如何提升编排能力,形成个人的编排风格;如何提高专业审美等。而在赛事的选择上86.96%的学生希望是多选择赛事,因此,笔者融多个赛事,供学生从多个维度与教师进行探讨与选定。

最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并结合上一届课改后的课程总结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与知识点补充,同时丰富案例的广度、深度与效度,并将上一届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作为案例集进行深度剖析与解读。

第二环节为课前相关资源发布与线上教学预告,在课程前借助翻转校园上传课程资源,将教学大纲、赛事解读与分析等相关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同步发送到课程微信群,便于学生及时观看与学习;另外发布课程线上教学预告。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笔者及时调整线上教学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无法面对面指导与实际操作演示等问题,如图3所示。

(二)第二阶段:熟悉理论与框架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编排設计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编排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变迁,掌握编排设计的版式设计与原理。另外该阶段主要以腾讯课堂教学为主,腾讯会议、翻转校园、微信软件等平台为辅。

该阶段重点讲述基于产品设计综合表达的编排设计理论与框架,此部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原理,继而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与设计表现技巧。深入学习理论与框架知识体系后,课程进入竞赛项目导入与解读阶段,一方面学生在寒假期间已对赛事有初步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收集整理了优秀作品案例集,同时教师课前发布了相关赛事解读与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多年经验对赛事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与分析,分别从获奖作品的类别、创新点、内涵与表达点、设计巧思、相关作品启发与启迪等方面进行剖析,为下一阶段的问题调研与定位做好准备,使学生能有更直观的理解,避免学生偏离方向。

同时要求学生将收集的优秀作品案例集进行线上分享,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汇报与交流。在分享的同时站在自身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挖掘作品的价值与亮点,期间师生进行充分讨论,对于有歧义的作品进行单独讨论与剖析。在该环节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与资源共享,并且在分享交流时部分案例能够相互启发,继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另外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竞赛调研报告,根据前期所掌握的知识点与自身兴趣方向完成相关赛事的选定,并在微信课程群上进行上传,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同时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了解各自的进展与进度,起到互相激励与驱动学习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问题调研与定位

基础能力训练模块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设计表达并不是简单的一张海报,要求学生学会从多维的角度进行表达,从而让设计的产品更生动、更准确的呈现,继而轻松吸引住观者的目光。

该阶段重点讲述设计海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产品,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鲜明地表现“设计信息”,基于正确理解设计目的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的作品信息。首先学生需要从理解信息到提取信息再到信息布置三个维度进行信息的整理。其次通过整理的信息建立清晰的逻辑条理,同时注重设计思维灌输,掌握基础能力训练模块后要求学生结合前期竞赛调研报告,分别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三阶段进行方案构思,根据问题调研结果选定方案。

在该环节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实时的学情分析发现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在方案构思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产品程序与方法课程中所学的调研手法去探索问题,但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设计的思维发散,导致提出产品的设计创新或设计改良时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使设计的方案经不起推敲与验证。第二,很多学生往往只凭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进行设计构思,在平时生活中容易忽略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问题,导致设计的生活经验不足与设计问题的提炼“枯萎”。第三,基于前两个问题导致学生所积累的知识面较窄,导致很多方案不够新颖、与获奖的作品过于“雷同”与相似、且设计价值体现不足。因此,在该阶段笔者提出三引三思四导二享二报的教学模式,见图4。

三引: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构思的关键所在,因此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首先引导学生用5W2H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见图5。进而导出有价值的相关问题需求,同时有助于完善产品的定位与目标价值;其次,引导学生以问题导入以及灵感启发的设计思考方式进行问题思考,挖掘具有社会价值的设计创意点,使产品定位在满足用户的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的需求,为用户及社会带来便利与价值感;最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对构思的方案进行检索,将过于相似的方案进行一票否决。

三思:一是思考该问题的用户认同感,一方面分析构思的方案是否实用,另一方面论证该问题点的受众人群是否具有90%以上的认同感——是否同样经历过该问题的困扰、是否将问题刻意无限放大、是否有必要进行,通过分析进行问题的筛选,在该环节提炼具有价值意义的问题点;二是思考问题解决的方式,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找出产品的设计痛点,同时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否有效,能否满足用户的心里需求、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进行自我论证、反复批判及筛选,直至找出最合理化的解决方式;三是思考产品设计的价值体现,以核心价值为要素验证是否具有解决该问题点的必要性。同时建立评价体系,围绕社会价值(25%)、用户使用价值(30%)、市场价值(15%)、商业价值(15%)、目标价值(15%)等多维度进行分值评价,通过自我评分、教师评分、学生间互评等方式统计得分高低,从而提炼最具有价值的设计解决方案。

四导:一是课上汇报与指导。此阶段依托腾讯会议与微信平台,教师针对每位学生汇报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角色转换,以用户的角度对陈述的方案从创意、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相互点评、讨论及启发;二是按时间段指导。笔者统计汇总学生课余时间,制订不同时段的分段式辅导模式,根据课中、课后及时沟通与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点及时梳理、总结与反馈;三是按进度快慢分批指导,后期以三到五人为批次形成小组进行轮批指导,教师在课中、课后进行学情观察,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进行合理的分组汇报与指导;四是一对一指导,针对方案构思还不够完善、整体进度较慢的学生、以及遇到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保证学生在计划时间内及时完成相对应的任务。

二享:一是以实践项目集、学科竞赛获奖作品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与解析,根据教师教学成果经验解读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吸引和抓住评委的目光。并且以实践项目集中的优秀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的亮点与获奖竞争优势,同时对项目集中的缺点作品作为反面教材进行点评,分析其不足之处,使学生引以为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另外,通過优秀获奖作品的解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二是以国内外优秀作品进行分享与点评。使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与设计思路,从借鉴学习到自主研创。

二报:一是腾讯会议进行每日一汇报,二是微信课程群实时不间断汇报,实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与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继而全方位促进方案的顺利通过与最终“落地”。

(四)第四阶段:选择与实践

信息图形化模块教学目的让学生熟练运用图形化的表达方式处理信息,提炼、概括文本信息,运用图标、线条、色块、图像等形式进行信息的准确传达,并且运用逻辑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与归纳产品设计前期研究内容与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前一阶段学生已经完成方案的创新构思,要求学生结合该阶段所学的知识点再次完善前期研究报告,用最简洁的文字进行表达,借助图形符号等平面手段将大段的文字进行视觉化,避免阅读者视觉上的疲劳。同时要求学生理顺研究报告的前后逻辑条理,让方案在陈述上思路清晰、条理明确、兼具美观。

另外,在该环节教师统计每位学生的方案数量,以此为参考制订“三会二信”的辅导方针,并延续四导的教学模式,开启三会二信四导的教学辅导模式,具体见图6。前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阶段教师则继续强化学生作为产品设计师的基本能力,训练学生产品手绘表达、语言表达能力、造型创作、建模渲染、作品实现等多方面设计应用能力。

(五)第五阶段:应用与展示

综合设计表达模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前面四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综合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台阶,为后期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综合设计表达能力。

本阶段主要以腾讯会议结合微信平台为主,以腾讯课堂、翻转校园、QQ软件等平台为辅的教学模式。主要训练学生基于三维渲染精细图的基础上进行元素拓展,培养学生从产品设计思维的角度进行产品展示海报的综合表达。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手绘草图的方式构思产品展示海报雏形,继而进行二维软件排版与最终海报展示。

首先在产品展示海报手绘草图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在A4纸上绘制基本框架,进而在框架内进行编排设计,并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描述。手绘草图的绘制有助于学生把控整个版面的风格与布局,同时便于修改、调整版式的逻辑框架与形式内容。其次在手绘草图定稿后,学生进入电脑制作阶段,此阶段是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主要依托微信软件进行全程一对一辅导,学生需要通过微信及时发送排版海报,教师则不间断地针对产品展板上存在的问题点进行全面指导。最后根据学生作品数量的不同制作学习进度表,一方面便于教师全局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现阶段所完成的任务在班级中所处的进度,以便及时调整学习心态。期间教师不间断运用激励手段将进度表发布于腾讯会议与微信课程群上,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再者引导学生记录整个产品海报排版的实践过程,及时记录教师所反馈的问题点,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同时学生完成前一周的目标任务后,及时计划安排下一周的目标任务,以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与效率。

(六)第六阶段:整合与答辩

该阶段是对整个教学环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综合的检验,学生通过对前五个阶段的成果进行全方位梳理与整合,根据相关赛事要求制作答辩ppt,并设置每人五分钟的答辩环节,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答辩。教师针对设计作品的市场调研、现状分析、用户痛点、问题提出、设计创新点、细节分析、产品使用说明、现有产品对比分析、功能与可行性、社会效益等方面深入指导,提升学生对产品进行综合表达的能力,同时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全面汇报的语言表达能力。该阶段包含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答辩汇报ppt指导与设计

该环节笔者强调答辩ppt页数需控制在15页左右,且答辩内容需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期间笔者反复强调学生需要对答辩ppt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合理分配不同内容版块的陈述时间,把握答辩的节奏感,另外,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演练,加强前后逻辑思路的连贯性,避免汇报时出现过度紧张与停顿现象。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答辩环节的重要性与时间的宝贵性,一旦超时,便会给评委留下较差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答辩的最终成绩。

笔者强调在设计答辩ppt时内容文字避免出现过多且杂的现象,对内容的表达需简洁明了、语句的陈述需精炼概括、关键词的提醒需醒目与加粗。期间笔者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对设计作品的陈述必须要提炼其核心要点,做到逻辑条理清晰与内容言简意赅,详细的内容则可通过现场讲演的方式进行陈述。

2.线上答辩与评分

该阶段模拟相关赛事决赛答辩的整个流程,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现场演讲能力,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对设计作品的深入解读。首先,答辩前教师发起腾讯会议,学生按规定时间内进入会议平台,并做好答辩前准备工作;其次,根据教师前期安排的答辩流程要求,每位学生按班级学号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设计作品的相关陈述,并回答教师的提问;最后教师从作品的社会价值(30分)、商业价值(20分)、设计创意(25分)、现场感染力(25分)等进行综合评估,评审重点关注其作品是否能够挖掘深层次的社会价值,是否具有可实现性,以及能否引起用户的共鸣与痛点。

3.提交参赛作品

该阶段学生根据答辩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反馈的建议完善与优化最终参赛作品,同时教师根据答辩环节作品得分的高低分别选取优秀作品参加不同赛事的比赛,并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赛事网站要求填写参赛信息报名表,以及上传参赛作品。

三、新冠疫情下的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反馈

从教学实践的成效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学生在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14项、佳作奖66项;在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得入围奖1项;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从初评到终评到获奖,能够经得起专家评委的层层筛选,足以说明其作品的质量与教学成效并未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的牢固掌握,且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三维度六阶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法则,有助于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明确课程内容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起到铺垫作用,强化重要性意识——知晓设计综合表达技能将是今后专业课学习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提高自我的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5]。

同时线上采用三引三思四导二享二报教学手段与“三会二信”的辅导方针,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设计思考与探索,以提高方案构思的有效性。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持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效,从评价教师教的好与不好转向评价学生学的好与不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四、新冠疫情下的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效果

(一)成果导向更加显著。“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将专业竞赛与课程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提升实践创作能力,培养勇于挑战的精神。获奖成果不仅能体现产品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成果,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测。

(二)知识体系与目标能力培养更加完善。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强化学生对产品设计综合表达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平面设计表达与设计思维转换相结合的能力,掌握產品排版的要点,开拓学生创新设计思维,改变以往单纯的平面训练模式,以专业的角度来强化编排设计知识内容。

(三)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通过深入的学情分析,将课前、课中、课后及时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应对,对于教学的反思及时的记录、分析与总结,以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实遇到的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教学方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四)多维能力的快速提升。通过系列赛事的真题实践,学生在平面设计、逻辑思维表达、设计表达、设计编排等能力上有极大的提升。同时,相比以往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性更强、积极性更高。另外,各阶段计划与任务目标明确、内容进度汇报及时,继而高效地完成课程任务。

(五)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课堂结课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进行成果汇报,模拟赛事的决赛路演,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答辩注重学生逻辑演讲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明确在规定的有效时间内保持思路的清晰与表达的流畅性。课程通过路演演练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专业上更加自信,不断提升自身的演讲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路演与评委老师的点评来检验自身的不足与存在的缺点,更加明确问题的所在,继而进行不断改进与持续的进步。

结语

本次线上教学实践探索相对以往的课堂参与形式更加灵活,笔者在课前、课堂上、课后第一时间做好学情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注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一方面学科竞赛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创作热情,同时基于学情的分析教师可随时参与当中,即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与遇到的问题点,共同探讨与沟通交流,期间不间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向,避免陷入思维的定势,继而实时追踪学生整个学情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的教学工具使线上讨论与交流变得更加高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围绕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继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问题导入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SB100)。

参考文献

[1]易熙琼,何风梅.新冠疫情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在线教学实践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2):123-125.

[2]李小婧.基于CDIO 理念的展示设计课程“三维度四阶段”教学模式研究[J].装饰,2020(4):128-129.

[3]张玉山,左欢,罗宇晗.OBE理念下产品设计研究生“以赛促学”课堂引入教学模式的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4):130-132.

[4]张凌浩,曹鸣.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再定位:从方法导向到问题导向[J].装饰,2016(7):128-129.

[5]俞凯.基于产品设计综合表达的编排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设计,2020(4):117-120.

[6]赵泉泉.物质文化视角下的设计史教学实验[J].装饰,2019(11):120-123.

[7]周志勇,杨晓扬,汤永进.疫情下设计类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究[J].设计,2022,35(1):94-96.

[8]周媛*,罗晓岚,周瑄.疫情常态下设计专业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J].设计,2022,35(2):118-121.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