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工学的儿童旗袍的结构设计

2022-12-09 07:47陈丽霞
西部皮革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体型旗袍面料

陈丽霞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 旗袍的概念与发展

1.1 旗袍的概念和发展

旗袍,从字面可以理解为“旗人所穿着的袍服”,众多学者也都认为旗袍来源于清朝的旗装。而关于现在所说的旗袍卞向阳在其“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定义为是具有立领、斜襟或其他中式门襟、盘扣、开衩等旗袍特点的连衣裙,是衣裳连属的一种制服装[1]。

在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实行了“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满汉服饰的融合,清中晚期时妇女袍服已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形制,其廓型宽大,较注重繁复的工艺装饰。辛亥革命后,旗袍才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开始摈弃绣花堆叠的装饰,只留有少量绣花,款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袖子、衣长、领型等。20 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下,旗袍的结构由传统的平面十字结构慢慢地与西方立体结构相结合,旗袍由原来宽大直线型的造型向凸显人体的立体造型转变,由此改良旗袍登上历史舞台,并使中国的旗袍进入了鼎盛时期,之后,旗袍更是作为中国的国服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1.2 儿童旗袍的发展

民国以前的儿童服装发展一直是依附于成人服饰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大部分家庭的服装由家里的妇女手工缝制,由于传统服装廓型宽大,结构以平面为主[2],裁剪方法男女老少皆一致,只是高矮胖瘦的尺寸变化。从当时流传下来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儿童的服制与成人的服制完全一致,如图1,可以理解为成人服装的缩小版。

图1 民国初期穿传统服装的女童

民国时期传统服装开始融入西式结构后,儿童服装在结构上才渐渐开始区分与成人装区分,逐渐形成了符合儿童体型的童装,如摊领结构(娃娃领)较符合儿童的脖颈短的生理特点,腰部抽褶工艺、抬高腰线则是考虑到了儿童肚凸的特点,如图2,在结构完全西化后,儿童服装和成人服装的结构开始有所区分,而旗袍也成了成年女性的专属服装。在汉文化流行的趋势下,儿童也成了旗袍穿着者的一大群体,儿童旗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由于改良旗袍在结构上主要突出了成年女性的体态,与儿童体型完全不符。目前市场上儿童旗袍良莠不齐,加上穿着旗袍大多为模仿成人,只能作为节目表演服、演艺服穿着,如果作为日常服装穿着,还需在结构上进行针对性设计,使之更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

图2 民国时期穿西式结构服装的女童

2 人体工学

服装是人体离得最近的、最先能感觉到的,服装设计就是要把构成服装的各种要素合理地运用,也就是环境、人和服装之间的相互关系[3]。儿童服装的设计也需要从人体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服装。

2.1 儿童的体型特征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就算把成人体型按比例缩小,也不会和儿童的体型一样,儿童有其独特的体型,每个年龄期都有其相应的体型、比例和姿势[4]。儿童的年龄段为0~12 岁,根据其生长发育的情况,再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小童期、中童期和大童期5 个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儿童生长发育较快,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体型变化较大。

0~1 岁为婴儿期,身高约为4 个头长,婴儿的体型特征是头大躯干大,脖子短,四肢短小且弯曲。1~3 岁为幼儿期,身高约为5 个头长,在这个时期头大、肚凸、脖子短、腰挺,生长速度快,能自己跑跳等,运动量增大。4~6 岁为小童期,四肢生长速度较快,脖子明显加长,头大的特点慢慢消失,肚凸挺腰的特点还是比较突出。7~10 岁为中童期,四肢快速生长,肚凸挺腰的特点慢慢消失,如图3。11~12 岁为大童期,肚凸的特点已基本消失,四肢修长,头颈的比例趋向成年人,男女生的生理特点开始悄悄萌芽。

图3 儿童凸肚挺腰的特征

2.2 人体与环境

传统儿童服装观念中,已增加了童装意识,会考虑到儿童的生长需要,将服装裁剪得较为宽松,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内在精神需求的提高,童装也趋向与儿童发育相适应的功能性发展。根据儿童体型的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到儿童活跃好动的天性,旗袍的结构设计要给予充分的放松量及活动量,腰部处理要符合挺腰凸肚的体型,领子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活动的舒适性,有些儿童旗袍虽然设计了门襟,但还是在后中增加了拉链进行开合,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儿童穿脱,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思路。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服装面料有更多的选择性,传统服装以棉麻丝为主,纹样以手工刺绣为主,民国时期机械发展,刺绣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色织、印染等机械工艺带来的服装图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服装图案颜色有更多的呈现形式,面料也繁复多彩。春夏季儿童旗袍一般贴身穿着,因此面料应考虑儿童的皮肤因素,需以天然材料为主,柔软细腻,不刺激儿童娇嫩的皮肤,颜色以亮色浅色为主,可以衬托儿童粉嫩的肤色。秋冬装虽不直接接触皮肤,但在领口、袖口等部位与皮肤直接摩擦,也应以天然纤维为主或混纺面料,美观实用,预防静电等[5]。旗袍图案装饰也以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内容为主,对于一些金属、绳线等材料装饰的使用要谨慎,以免有安全隐患。

3 儿童旗袍的结构设计

0~3 岁的儿童(婴儿期和幼儿期)由于其生理特点,服装的选择也有其特殊性。婴儿期的宝宝主要是以卧床为主,幼儿期的宝宝正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阶段,虽然成长较快,但还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和行动能力,因此服装常常给婴儿选择简单的无领斜襟服装,给幼儿选择A、O 等廓型的服装为主,便于更换服装[6]。基于旗袍款式的特殊性及儿童的生理特性,一般3 岁以上的儿童才会选择穿着旗袍款式的服装,本论文以中童期,身高120 cm 的儿童体型为例。

3.1 结构设计方法

童装结构设计方法与成人服装结构设计方法一样,普遍有三种,即比例法、原型法及立体裁剪法。比例法是将主要围度对象,通过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得到相应部位的成衣尺寸数据。如成人装中上衣经常将胸围尺寸作为比例分配对象,合体西服胸围分配比例为1/3 胸围,衬衫分配比例为1/4 胸围,再根据款式需要再此基础上进行调节,因此设计者需要大量的裁剪经验,但是制作起来快速、方便、有效,是服装加工企业等常用方法。原型法是在服装基本原型上进行服装款式结构设计,此方法能展示从基本版到成衣版的变化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是学校等较为常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也是服装款式设计和研发者常用的方法。立体裁剪法是一种更直观的设计方法,需要熟练的立体裁剪技术,在开放创意服装等新产品是常常使用。

儿童旗袍结构是一种创新设计,因此使用了原型法作为结构设计方法,并运用了省道转移的原理转换了旗袍前片肚凸量,采用腰部收省的方法,使后片挺腰部位贴体[7]。再进行坯布试样,调整局部造型,确定凸量和省量的具体数据,得到合适的样板,经人台试衣,前后片旗袍符合儿童凸肚挺腰的体型,试衣效果良好。

3.2 儿童旗袍的采寸设计

人体、环境和服装三者的相互关系中,人体体型是服装采寸的直接依据,而服装尺寸对人体的活动幅度影响较大,儿童旗袍采寸部位为胸围、腰围、臀围、领围、肩宽、袖长、裙长。以身高120cm 的儿童为例,旗袍胸围在净尺寸的基础上增加15 cm,这时在旗袍合体的要求下还要保证儿童的基本活动量。设定胸宽比背宽小约0.8 cm,这与成人的差异较大,主要为儿童背部相对平直,胸部连同腹部凸起。肩宽尺寸略小于原型,加大袖笼,增加手臂活动量。最终设定成衣尺寸为裙长77 cm,胸围75 cm,腰围71 cm,肩宽9 cm,袖长36 cm。

3.3 儿童旗袍的结构设计

从人体工学角度来看,服装的结构设计依附于人体体型。身高120cm 的女童肚凸和挺腰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旗袍成衣尺寸设定好之后,在日本文化式童装原型基础上进行绘制,首先进行省道转移。由于腹凸的原因,服装前片的省道量可以转移至下摆,因此儿童裙装的廓形多设计成A 型,而旗袍的经典廓形为合体的葫芦型,下摆为内收的v 型,同时两边开高衩以便于行走。而儿童显然不适合穿着葫芦型旗袍,廓型上只能尽量接近旗袍造型。

从侧面观察儿童前身从胸部到腹部缓慢向前凸,因此儿童前衣片总体只需处理腹凸量即可,也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又有摆量又需要合体的矛盾。在处理凸肚量时将部分凸量转移至下摆,其余省量通过下摆起翘的手法去除,同时下摆侧缝由向外展开的直线改成向内收的弧线,这样做成成衣后,下摆侧缝略微内收,符合旗袍裙摆的审美要求。后片设计则要考虑挺腰的体型,儿童后背肩胛凸不明显,肩省量较小,可分为三份,一份转移至领口,适当增加领围松量,另一份转移至袖笼,剩余一份则留在肩缝,通过缩缝的工艺方法消除。腰围尺寸与胸围相差4 cm,因前片省量转移至下摆后侧缝呈展开形式,前片腰围增加了约1 cm,因此此款儿童旗袍后片的腰省量实际有5 cm,后片左右各设计一个腰省,每个腰省量2 cm,侧缝收腰0.5 cm,突出挺腰的造型。下摆侧缝为直线H 型,与前片下摆呼应,如图4。

图4 旗袍衣身结构

袖子为一片式合体中长袖,袖山高根据三分之一袖窿弧线的比例设定为11.5cm,袖山太高会导致袖肥过瘦,虽然贴体,但手臂无活动空间,影响儿童手臂摆动,袖山过低袖肥的空间增大,但是外观又显得太松弛,合适的袖山高是袖头外观的关键。袖山弧线比绣窿弧线长1.3 cm,这也是结合了面料厚度及工艺缩缝所得出的数据,是绱袖时袖山的吃量,吃量需平均分布于肩点前后约15 cm 内,保证袖头圆顺、饱满。

领子为立领造型,儿童脖颈较短,领高设计为2 cm,领角起翘量为1 cm,领围加放2 cm 松量,给头部和颈部足够的活动量。门襟采用右衽斜襟的形式,纽扣采用经典的琵琶扣造型,用同色服装面料制作,三对琵琶扣,分别位于斜襟的上端、中间及下端。考虑到儿童穿脱服装时琵琶扣较难操作,因此除了斜襟可以开合穿脱外,同时在后中开口装隐形拉链,拉链上至后领线,后领中开口,下至中臀,既便于旗袍穿脱,又不妨碍旗袍外观造型。下摆左右开衩至臀围线下约10 cm 处,便于儿童行走、跑跳等动作,同时也保留了旗袍高开衩的特殊款式。

图5 旗袍成衣效果

面料为粉色棉涤混纺的仿绸缎,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和特种整理的面料,具有类似真丝绸缎的外观和手感,面料柔软具有悬垂性,配以蝶恋花绣花图案,是女童普遍喜爱的颜色和图案,适合为儿童制作旗袍。滚边条由面料直接裁剪,裁剪时450 方向排料,斜纱面料弹性最大,面料边缘如有弧度可以通过面料的弹性进行调节,以达到平服的效果。基于滚边的工艺,滚边条裁剪时需避开绣花图案,下摆、开衩、领口、袖口等边缘部位均采用滚边处理。在封闭环内滚边需先将一定比例长度的滚边条两端拼接好再滚边,如袖口(无袖款则袖窿滚边)等部位。

4 结论

随着服装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服装更注重美观与舒适并存,儿童服装也不例外,在传统文化崛起的时尚潮流中,旗袍也在儿童群体中流行起来,本文在人体工学的基础上,将现代改良旗袍的审美特性与儿童体型相结合,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前后片分开设计的方式,使前后衣片在腰部呈现不同的廓形,为了使前后衣片达到平衡状态,还结合立体裁剪的技术进行放量和省量的调整,最终得出了合适的儿童旗袍样板。因此旗袍的设计应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仅要保留旗袍美的特点,更要健康、舒适和安全,人体工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儿童旗袍更贴近儿童的需求。

猜你喜欢
体型旗袍面料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我来说说旗袍美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旗袍找不同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