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2022-12-09 00:06王洋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湾集体婚礼生物群

王洋

人类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究竟是如何演化的?人类璀璨的文明、丰富的文化又是如何发展的?科学史就是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那座桥梁。现在,让我们一起聚焦近年来科技发展上的大事小情。

昆虫“集体婚礼”现象

寻找中意的配偶并繁殖下一代,是生物重要的本能行为。在许多昆虫的生命演化过程中,都存在“婚飞”这一现象。“婚飞”这种大型的“集体婚礼”,有可能你也见识过,春夏之際成群的飞虫聚集在一片区域飞舞,只是当时你不知道这是婚飞而已。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早在1.8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就已存在这种现象。

研究人员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一处山坡的凹陷处有很多“blingbling”的东西在闪。他们认为这是一群白蚁在“婚飞”繁殖之后脱落的翅膀。据此,他们对之后在广西贺州市西湾盆地下侏罗统石梯组中发现的丰富的海陆相动植物化石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化石上,这些蜉蝣纷纷邀约“舞伴”,翩跹起舞,仿佛在参加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科研人员将它们命名为张氏侏罗沙蜉,将这些化石综合命名为“西湾生物群”。西湾生物群中的这些蜉蝣成虫集群展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昆虫“婚飞”行为。

大熊猫吃竹子“绝技”从何而来

在中国的竹林深处,国宝大熊猫正安静地吃着竹子,过着与世隔绝、独来独往的生活。原本是杂食性动物的大熊猫,从广泛的杂食性菜谱过渡到一心一意地吃竹子,至少经历了600万年。你是否知道大熊猫圆滚滚的“手”是如何稳稳抓住又长又滑的竹子的?

科学家研究古老熊猫化石时发现:大熊猫除了五个“手指”外,还有一个强烈增大的手腕部骨骼——伪拇指(也称第六指),能够充当第六个“手指”,形成对握的“拇指”功能,从而成功地抓住竹子。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伪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和消退,其原因是熊猫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前后脚掌接触地面走路的承重功能。如此看来,抓紧一根竹竿或一把竹子,同时还能撑着圆滚滚的身体行走,大熊猫演化出的伪拇指不长不短正合适。

猜你喜欢
西湾集体婚礼生物群
探秘罗平生物群(四)
探秘罗平生物群
黑龙江省海伦大峡谷发现白垩纪生物群
清江生物群——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秘密的新窗口
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西湾的阳光
工地上的新年集体婚礼
西湾村采风
巴勒斯坦 集体婚礼
105对新杭州人圆了集体婚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