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面覆盖、精准发力”的监督体系

2022-12-09 07:07李丹
党员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合规发力经营

李丹

国有企业的纪审工作,要围绕企业的主责主业,以“全面覆盖”保证不遗漏监督范围,以“精准发力”完成风险防范化解。作为能源行业的国有领军企业,我们为实现该监督体系的建立,运用多种创新方式,进行了许多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尝试与实践。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合。纪检监察工作强调执纪、问责与反腐败,内部审计工作强调内部经营与管理的合规,二者融合有利于整合监督力量、统筹监督资源、共享监督成果,既有利于节约监督成本,又有利于提升监督效能。因此,我们为纪审工作部门设立一个统一领导,项目检查设立一个统一目标,纪审人员检查行为设立一个统一标准,通过“三个一”,将纪审工作从架构设置到具体开展完全融合,用集体攒力实现监督效力。

实现纪审工作触角对空间、时间的全覆盖。纪审工作要普遍覆盖企业所有业务领域、业务流程,重点覆盖关键业务环节、关键岗位人员。首先,从战略层面制定企业纪审工作三至五年规划,划定工作覆盖范围、覆盖重点,明确组织目标及绩效,从资源分配上保证“全覆盖”的可达成性;其次,以项目跟踪审计的形式,对企业主要及重点业务开展纪审检查,使干部职工牢记合规底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如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覆盖从项目立项、采购招标、工程实施验收及三重一大等全流程,覆盖流程上所有关键实施、审批节点及对应岗位人员,覆盖合规、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等多重评价指标,不论空间范围多广、时间范围多长,以“紧跟、详查、回溯”,不放松任何一个问题,任何一项风险;第三,以“全覆盖”的工作成果,总结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研判分析,形成风险库,定义风险级别,提出纪审建议,以座谈会等形式为各业务部门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为项目规范操作,及时纠偏打下坚实基础。

利用创新的工作手段对风险靶向发力。提升纪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是顺应信息化纪审大潮的必然趋势,是履行好紀审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纪审手段革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是建立信息化平台,面向所有业务范围、所有数据类型、所有时间维度建立经营数据中心,完成数据汇集、分析、使用一体化。将平台接入财务、物料、营销、采购等多套专业领域系统,涵盖合同、收入、支付、回款等多项经营指标,为纪审工作数据的获得、比较、分析、应用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建立信息化模式,将纪审全流程移至线上审计系统,在线上实现收集纪审需求,搭建分析模型,固化作业标准,吸纳对象参与。审计系统的应用,建立了实时、在线纪审,缩短了现场检查时长,提高了审计效率;增强了纪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穿刺性,更为科学地集约化审计资源;固化了优秀的作业标准,改变传统纪审的单一作战,提升纪审质量,使纪审结果更具科学性;吸引了干部职工参与纪审,由“被审”变为“要审”,企业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从被动接受纪审监督到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对于纪审工作靶向发力,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依法合规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国能长源湖北新能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合规发力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