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复合型干部精进之路

2022-12-09 07:58祝璇陈竹君
党员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姚瑶纺织武汉

祝璇 陈竹君

11月14日13时,武汉纺织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济平步履匆匆,赶往教学楼。半年前,王济平的工作岗位从管理学院院长调整为教务处处长。尽管肩负着全校教学建设的管理工作,但他仍堅持为学生授课。

白天上课、处理行政事务,晚上钻研科研,这是武汉纺织大学复合型干部的日常。近年来,学校以“学术干部善管理,管理干部懂学术”的理念,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术能力扎实、管理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教师到院长的蜕变

2011年3月,汪胜祥结束国外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来到武汉纺织大学。

为什么选择武汉纺织大学?汪胜祥回忆道:“校领导主动邀请我参加学校的研讨会,在这里我感受到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这样的学术氛围正是我所期望的。”

实地考察后,汪胜祥入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

2015年,该学院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和教学科研突出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副教授汪胜祥被选为电气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3年后,他从支部副书记成长为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以前我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没想过管理方面的事情。”汪胜祥说,“担任支部书记后,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能承担更多工作,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5月,汪胜祥被任命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在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等岗位选拔上,我们充分考虑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重点从学术团队负责人、教学系部(教研室)主任、‘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等,既具备突出学术能力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中酝酿人选。”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艳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型干部的能力,学校坚持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换届后新任期、新岗位干部切身需要,安排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集中授课,设置参训干部论坛等互动交流环节,力求大家“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培训内容既全面又有针对性,是难得的充电机会。”汪胜祥说,通过培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年4月,汪胜祥迎接新挑战,担任数理科学学院院长,谋划学院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辅导员评上了副教授

2020年12月21日,是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姚瑶难忘的一天。这天,她被评为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

“非常感谢学校对于我们辅导员的重视,评上副教授给了我信心,激励我把工作做得更好!”姚瑶说。

2009年,姚瑶来到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担任辅导员,同时担任绿色环保协会的指导老师,一干就是13年。

“以前觉得辅导员是辅助性岗位,但其实找准方向后大有可为。”姚瑶说,“学校为我们提供广阔的舞台,鼓励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申报课题,再用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2015年,姚瑶成功申请到自己的第一个省级课题。尝到甜头后的姚瑶,围绕社团实践育人展开深入研究,主持、参与多个省部级课题,并获得校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立项。

2022年,姚瑶成为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从辅导员、绿色环保协会指导老师到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姚瑶用自己的经历,帮助学院其他辅导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共同朝着成为复合型干部的目标努力。

“学校注重培养管理型干部的学术能力,一方面引进博士生从事管理岗工作,另一方面,鼓励管理型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再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作中。”金艳说,“我们面向辅导员和副书记等管理型干部开展职称评审,也支持他们攻读博士学位,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拓宽管理型干部的发展途径。一大批年轻骨干在学校的培养下,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层干部。”

编织事业发展锦绣图

11月7日上午,姜会钰正在黄梅县某纺织厂,为企业把脉问诊,提高纺纱质量。

姜会钰是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也是挂职黄梅县的科技副县长。

为加强教学科研人才的实践锻炼,武汉纺织大学选派一批干部投身基层,担任科技副县长、科技副总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纺织是黄梅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我们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黄梅来,打通纺织全产业链,推动当地产业实现新突破。”姜会钰说。

今年8月,黄梅县政府和武汉纺织大学签订共建鄂东纺织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成立黄冈市首个纺织行业技术研究院。

如今,研究院正式运行,姜会钰每周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去企业解决难题,助力当地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挂职锻炼,走进生产一线,有助于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科研能力,在校企合作中,促进技术创新。”姜会钰说。去年,他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学校培养管理型干部将学术思维和管理思维融合,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开拓创新的精神,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

武汉纺织大学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干部,汪仕辉便是其中之一。2011年入职后,具备较强学术能力的他,很快上手学科建设等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学科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岗位历练,快速成长。

今年4月,汪仕辉的职务调整为学校机关党委书记。谈及今后工作,他说:“继续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带到日常工作中,为学校事业发展更优贡献力量。”

2021年,校长徐卫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湖北省属高校自主培养院士零的突破。近年来,学校一大批复合型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引领学校各学科群和教学、科研团队,产出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天问一号探测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学校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学生团队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获批人才项目数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猜你喜欢
姚瑶纺织武汉
澳洋纺织
头发保卫战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姚瑶教授简
童年的白纱裙
作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