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2022-12-09 16:57余红
党员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全市

余红

宜都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基固本之策,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过20万元的68个,占比53.5%,其中过百万元的10个。

在组织引领中破冰提能。将发展集体经济纳入市乡村三级“书记项目”,连续十年实施“壮骨”计划,建立目标管理、能力培养、考核奖惩机制,季度一拉练,半年一轮训,一年一考评,三年一结账,强化镇村主体主位主为意识。全市建立区域性党组织15个,选派82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将3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纳入“三类村”挂牌整治,动员72名懂经济、善管理、爱农村、讲奉献的优秀人才回村担任党组织书记。50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被表彰为“磁铁支部”,50名村党组织书记被评为“五强书记”。

在转型发展中笃定实干。加快工业强市和产业升级步伐,搭建政企、企村合作平台,强化创新要素与集体经济嫁接,推动集体经济与主导产业、优势企业对接,全面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全市出台集体资产运营、土地征收配套等政策,實行村资镇管,建立集体经济发展先导资金200万元,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用地800余亩,支持村级组织开发工业地产、整建商业门店,孵化培育小微企业314家。陆城十里铺村招租市场主体兴办汽车修理厂,每年租赁收入25万元。姚家店镇红湖社区全村征迁后,依托雄厚资本与商业银行合作,以大额存单等形式投资,每年收益202万元。

在城市迭代中踔厉奋进。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做深做实城市建设发展大文章,打破行业政策限制,以市场化手段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市政建设、住宅小区开发、物业管理服务和城市生活服务场景打造,实现村庄变城市、村民变市民、市民变股民。全市村级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承建安置小区11个,兴建农贸市场、物流园、商务楼宇125个,兴办幼儿园、养老中心5个。陆城解放社区内建商贸城,外建工业城,集体资产突破亿元,集体经济收入由十年前的38万元增长至510万元,村民每年分红200万元。枝城镇环城村对村属农贸大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建成零售、批发、网购一体化农产品营销中心,门店租赁收入比改造前翻一番。

在乡村振兴中靶向突破。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历史机遇,出台项目扶持、创新驱动、人才激励、全民创业等政策,支持村级组织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创办政策补贴型产业,引进市场主体下乡开发资源、兴办产业、强链补链,推动农业增效、农旅融合。全市成立养蜂、农粮等集体专业合作社157个。兴建光伏发电站56座,装机容量4300千瓦。1000多个市场主体流转粮田、橘园、茶园11万多亩,创办农业企业835家,实现百姓致富、集体增收。五眼泉镇弭水桥村以山水资源入股九凤谷4A景区,创办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发展“五农”研学基地,每年吸引近5万名游客、学生前来观光培训,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0万元。高坝洲镇青林寺对接青林谜镇项目建设需求,成立劳务服务公司,承接物业服务和小型工程建设,每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

在要素约束中创新突围。面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对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压力新挑战,出台招商引资税收分成政策,鼓励村级组织转换发展赛道,打好乡情牌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办厂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姚家店镇油榨坪村引进2家企业入驻创办光学镜片厂,每年集体收入23万元。枝城镇回龙当村动员外出能人回乡发展飞地经济,创办夷昊建筑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分红30万元。

(作者系宜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全市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