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12-10 09:45曹学锋刘辉琦王生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理学专业课病理

曹学锋,刘 杰,刘辉琦,韩 莹,杨 惠,王生兰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挖掘每门医学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理念的升华与延伸,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与拓展,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塑造学生品德、品格、品行的领路人。课程思政从理论维度看是教育理念的发展,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可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职业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但必须清楚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门课,而是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其核心目标和主旨是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青海大学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为实现课程思政目的,紧扣教学计划和大纲,充分发掘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的品德塑造、立德树人等元素,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求真求实的职业素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最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为此教学团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 发掘课程思政问题导向

病理生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认知疾病本质,为临床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按照以往教学设计惯例,专业课教师以传授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由此专业课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被无形边缘化,专业课在立德树人、人格塑造方面的卓越优势反而被弱化,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责任也被淡化,进而无法实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总目标。

病理生理学因其学科特点为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很多思政元素有待发掘。由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不到位,教师授课可能存在生搬硬套、为思政而思政的问题,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没有达到盐化于水的效果;部分学生认为病理生理学学习跨度大、学习难度大,且不易理解,使其学习主动性大打折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有的新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举出发人深省、启迪开智的思政案例等。因此,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没有充分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授课内容抽象枯燥,缺少以情化人、以情感人的生动案例;教师授课过程中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需要提升和加强,未让授课内容活起来、有温度、感染人、打动人、启迪人等问题。

2 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不足,学校认真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指示精神,并认真领悟《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相关文件精神[1-3]。通过学习深刻领悟课程思政内涵,明白这些文件的一个共性中心思想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其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要在思政育人上有理念、有办法、有付出、有效果、有建树,要坚定头脑之中有育人、心目之中有学生的信念,不能将专业课讲成思政课,同时教师要带着热情、带着感情、带着真情面对学生,进而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并不是课程教学中夹杂的思政素材多就是好课程。

病理生理学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这段渠、种好责任田,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将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为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总目标。

3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充分挖掘蕴含在病理生理学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关键,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广度及是否合情合理。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参考,需循序渐进地去挖掘整理,提炼隐藏在课本字里行间的思政元素[4]。可以说,凡是与病理生理学相关且蕴含有形或无形思政教育和人格塑造的元素与资源都是课程思政可挖掘、可运用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史实纪事、传统文化、改革发展、科技文化、传承变革、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及使命担当等[5]。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依据课程思政总目标重新修订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围绕立德树人进行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并且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为依据逐步完善思政教学内容。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融入点见表1。

表1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融入点

4 研究课程思政融入方法

4.1 提炼思政元素,撰写教学设计,丰富德育内涵

除了在主阵地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外,还在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答疑教学、论证教学、观察教学环节及线上微课和慕课、实践课教学中或多或少融入思政元素,以期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实现病理生理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3]。如表1所示,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唯物史观、爱国主义、文化自信、职业精神、严谨治学、医者仁心等思政元素。

4.2 结合案例,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

讲解疾病概论章节营养性病因时,可展示两张对比明显的图片,一张为营养不良儿童的照片,另一张为胖嘟嘟儿童的照片,由此展开营养性因素的讲授内容,讲授在过去,我国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更不用谈健康饮食、饮食营养、饮食文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提出了在2049年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力量格局在较量中剧烈演变,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大踏步前进。

总之,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采用学生不易察觉的授课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做到从专业内容到思政内容再到专业内容间的自然转换。

4.3 依托课内课外,拓展融入渠道

依托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如通过慕课等创新教学模式,通过钉钉、云班课、雨课堂、腾讯课堂、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发布课外学习资料、布置课程作业及进行测验等,创新“互联网+”线上智慧医学教育教学方法[6-7]。

无论在何种形式或环境条件下的课程思政,都应按照不同学习环境、授课形式、案例场景融入相应的思政要素,依托基础理论和基本机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5 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若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必须让教师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内涵,课程思政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教学,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授业,举止端庄,学高为范,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生命,把立德作为教育的灵魂。教师通过经典案例穿插、学术专题嵌入、思政隐性渗透、讨论辨析等方式,讲述病理生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回答学生困惑,与学生所思、所求、所需、所惑产生强烈共鸣,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8]。

根据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找准教学主题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让教学团队所有成员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制作教学幻灯片,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引申和体现思政元素,以灵活和新颖的方式使思政更加贴近教材、贴近案例,以情化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共鸣,革新枯燥乏味、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如在讲解酸碱平衡紊乱章节中的胃液酸碱度时,讲授Marshall和Warren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事例,以往主流学说认为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pH值为1.0~3.0酸性很强的胃液里,传统医学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Marshall和Warren提出的“幽门螺旋杆菌(Hp)引起胃溃疡”被大多数科学家和医生嘲笑,为验证自己的观点,Marshall吞服了自己培养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菌液,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证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几天后,Marshall出现了典型的胃炎胃溃疡症状,胃镜检查表现与自己预期结果完全符合,胃黏膜上附着“弯曲的细菌”,可看到穿过胃壁的白细胞吞噬幽门螺杆菌。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其授予了Marshall和Warren两位科学家,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使人类认识了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9]。通过此次课程思政专题,使师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此次思政专题依据课程章节进行思政教学,依据讲授课时的具体情势进行教学,达到了学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浑然一体的效果。

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保障课程思政效果,改革原来“学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机制,依托平时成绩、快速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思政元素相关综述撰写报告成绩、实验课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全面的过程性评价[6]。由于德育成效是难以评价的动态变量,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摸索和探究。如果说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是“物质场域”,主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取,那么课程思政教学应是“物质场域+精神场域”,评判维度应是“知识+能力+精神”的综合实现。为此适当增加了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测量指标和权重,一方面从课程思政目标制订、思政内容选择、思政内容融入方法、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获得感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价;另一方面在量化测评基础上加强质化评价,如增加教学督导的随堂听课评价及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深度访谈、进行师生满意度的调查等,建立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评价。

7 课程思政实施的不足之处

当然,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有待改善的地方。从专业课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实践后发表的感慨和交流来看,能感受到教师的的确确想把课程思政做好,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可在授课时没有达到意想之中的理想状态和效果,进行课程教学时不自然流畅,只能机械的展示和表演,部分教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中如鱼得水,但在思政教学时就不自信,自己都觉得讲的牵强。由此,在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时要精心备课、精确把握。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引发课程思政热潮的“引子”,在此次会议上突出强调了立德树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部分教师是在“红头文件”“绩效考核”的压力下开始进行课程思政的,而对究竟什么是课程思政本质、课程思政的内涵如何定义和理解并没有完全弄明白。最为致命的错误是把课程思政理解为在专业课中讲思政。从课程思政提出以来,一系列讲话、文件、指导、纲要等体现出的是要把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落到实处,绝不是搞一堆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实则是空洞的、没有支撑的词汇。

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通过一节几十分钟的课程或是一门课程就让学生思想得到根本性改变;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价值观等的培养、树立都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累积沉淀下来的,育人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耐心的坚持,避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专业课教师的个体素养及教师团队的整体力量滞后于课程思政的高要求、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内容的拼接化现象及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浅表化等,还需今后逐步完善并加以优化。

8 结语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学科和专业课中潜在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交织、渗透的背景下,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和“单兵作战”局面,是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的根本举措[10]。教学团队通过病理生理学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校思政教育体系和教学目标,丰富了专业课程内涵,将价值引领与思政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真正实现了育人与育才双赢的局面[11]。

在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四个自信”,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人才。目前专业课思政改革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但随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所有课程协同育人的效应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将会落实。

猜你喜欢
生理学专业课病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的含义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