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治疗仔猪腹泻和母猪少奶症

2022-12-11 17:47黄红凤罗伟宏石登攀韦建立覃业献彭加春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灌服方剂病猪

黄红凤,罗伟宏,石登攀,韦建立,覃业献,彭加春

(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来宾 546111;2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畜牧站,广西来宾 546100;3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广西来宾 546100;4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来宾 546100;5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来宾 546101)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仔猪腹泻以及母猪少奶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基于此,为切实提升仔猪成活率,必须针对性的强化仔猪腹泻以及母猪少奶症的防治工作。

1 仔猪腹泻

1.1 发病原因

1.1.1 消化机能不完善

仔猪消化机能未完全发育、消化道发育不成熟,导致其对饲料内谷物日粮的吸收率并不高。母乳主要成分包括乳脂、乳糖以及乳蛋白,仔猪对其消化吸收率较高,而断奶过程中仔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动物蛋白以及植物蛋白,仔猪自身对抗营养因子及非淀粉多糖消化吸收率并不高,上述未吸收的有益物质常转移至肠道内,为大肠杆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导致病变极易发生,最终引发仔猪腹泻[1]。

1.1.2 饲料影响

有些饲料内存在易引发过敏的过敏原,极容易导致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引发胃部以及肠道黏膜脱落,接着肠道内绒毛变小、增生,导致内脏功能发生变化而引发腹泻。

1.1.3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仔猪在断奶时常面临较大的应激变化,必然会影响仔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机体免疫力,导致仔猪机体抵抗力降低、对各种病原的免疫能力下降,极容易成为易发病群体,进而引发各种寄生虫病以及流行病等,导致腹泻现象的出现。

1.1.4 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断奶应激以及生长环境应激。断奶应激常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仔猪初次与母猪分开,其食物以及生长环境变化导致仔猪食欲不良、消化不佳,从而引发腹泻,这样极容易导致仔猪机体抗体水平的降低[2]。饲养环境的变化主要为生长环境恶劣、遭受贼风侵袭等,从而引发仔猪腹泻。

1.1.5 霉菌产生毒素

饲料内霉菌毒素问题较为严重,若处理不当极容易引发仔猪腹泻。

1.1.6 病原感染

仔猪腹泻多是因大肠杆菌、梭菌性肠炎、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而引发,上述疾病一旦发生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与此同时,猪丹毒、沙门氏菌病、猪痢疾、圆线虫等不常见疾病也容易引发仔猪腹泻症状。

可结合仔猪首次发病日期以判断其腹泻的发病原因,若仔猪出生后一两日即表现出腹泻症状,通常由梭菌性肠炎、大肠杆菌病或者低血糖症而引发;若出生后7日表现出腹泻症状,通常为球虫性腹泻;若出生一周后才表现出腹泻症状,通常为猪痢疾、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肠炎或者猪丹毒而引发。对病死猪剖检,重点需要对以下3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

第一,检查病猪肠系膜内乳糜管。观察乳糜管内有无脂肪,结合小肠吸收能力变化以及肠绒毛萎靡状况以诊断疾病。通常,由传染性胃肠炎而引发的腹泻,病猪乳糜管内无脂肪,而因发肠杆菌病所引发的仔猪腹泻,肠道脂肪的吸收通常不会受到影响;由轮状病毒肠炎所引发腹泻,病猪乳糜管内可见脂肪。

第二,需对比关注肠道浆膜面仔细检查。通过观察肠道浆膜面以判断病因,若仔猪腹泻由梭菌感染而引发,可见病猪肠道浆膜面颜色呈红色;若仔猪腹泻由传染性胃肠炎感染而引发,其肠道浆膜面呈透明状。

第三,观察病猪黏膜面有无出血点。若存在明显出血点,通常为梭菌性肠炎或者沙门氏菌病而引发;若黏膜面表现坏死症状,通常由球虫病或者慢性梭菌性肠炎而引发[3]。

1.2 中兽医治疗仔猪腹泻

中兽医一般以辩证施治为基本原则,需结合腹泻疾病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施治,从根本上治疗仔猪腹泻,避免其复发。

1.2.1 外感型腹泻

(1)临床症状。中医普遍认为外感型腹泻是由外界气温骤降而引发。病猪临床症状为:粪便呈稀水状,颜色为白色,伴随有腥臭味,粪便内夹杂有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病猪食欲不佳甚至拒食,小便清短,其体温正常,精神萎靡,机体日渐销售,舌苔较白。

(2)治疗方剂。方1:中医一般采取白术散方剂治疗外感型腹泻。具体方剂为:车前子、炒葛根各20 g,石榴皮、焦山楂各18 g,紫苏、藿香、茯苓、党参、木香、白术、神曲各15 g,加清水后煎煮,候温后为病猪灌服,每日用药1剂,连续治疗2~3日。方2:将苍术、桂枝、茯苓、白头翁、紫苏、桂枝各15 g,木香12 g,黄芩、生姜、甘草、半夏各10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灌服,每日一剂,连续用药2~3日。

1.2.2 寒湿型腹泻

(1)临床症状。在中医上,寒湿型腹泻多因外感寒冷潮湿而引发。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病猪四肢及耳鼻发凉、毛发杂乱、体温偏低、双眼无神、舌苔发白、脉搏沉细。

(2)治疗方剂。猪苓20 g,肉蔻、车前子、厚朴、桂枝、藿香、紫苏、炒白术、茯苓各15 g,砂仁、干姜各10 g,加清水煎煮,候温后为病猪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若仔猪病情严重或上述方剂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在上述方剂基础之上,将党参20 g,白术12 g,附子、甘草各10 g,肉桂6 g,加清水煎煮,采用棉球蘸取药液后直接涂抹于仔猪背部,单次抹药时间以2~3 min为最佳,每日抹药1次,连续抹药2~3日。与此同时,也可配合使用痢菌净治疗。

1.2.3 湿热型腹泻

(1)临床症状。湿热型腹泻多因采食了霉变饲料而引发。病猪主要临床症状为:粪便稀薄,伴随有明显的腥臭气味,后肢及肛门上附着有大量粪污,小便短赤,饮欲增加,麦播滑数。

(2)治疗方剂。方1:中医一般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法治疗湿热型仔猪腹泻。基础方剂:黄芩、葛根各12 g,炙甘草、黄连各10 g,若病猪大便赤白,在上述方剂内加入白头翁12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方2:白头翁30 g,黄连、黄檗、秦皮各15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

1.2.4 伤食性腹泻

(1)临床症状。伤食物性腹泻多因饲喂不科学、饲料品种过于单一、突然为仔猪断奶、喂食过多精料而引发[4]。其具体临床症状为:病猪腹胀明显、食欲不振、腹痛下泄、排泄后疼痛有所减轻、脉搏细滑、粪便恶臭难耐。

(2)治疗方剂。神曲20 g,车前子、茯苓、莱菔子各15 g,陈皮、川连、半夏各10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

1.3 预防措施

1.3.1 强化饲养管理

维持圈舍内良好的温度、湿度以及卫生环境;在仔猪断奶时,需结合仔猪体况对断奶时间合理安排同时注意逐步过渡;尽可能避免出现转群、惊吓、突然更换饲料等各种应激因素。

1.3.2 科学饲养管理

为仔猪喂食全价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应保证全价饲料配合合理;严禁为仔猪喂食发霉、变质、有毒饲料;可将适量酶制剂或者有机酸添加至病猪饲料内,从而对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有效调节,防止出现肠道疾病。

1.3.3 制定科学的驱虫保健程序

在仔猪断奶及转群时,分别对其驱虫1次;在怀孕母猪产前1~2周对其驱虫1次;每年对种公猪、后备猪以及空怀猪驱虫2~3次;在春季以及秋季分别对育肥猪驱虫1次;在仔猪及种猪引入浅,必须隔离观察30 d,确保其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对猪圈定期打扫,集中发酵猪粪以彻底消灭其中幼虫、虫卵以及卵囊[5]。

2 母猪少奶

2.1 病因分析

第一,对母猪过早配种,初产母猪乳腺尚未完全发育,导致其促进泌乳的相关激素严重失调。

第二,在母猪怀孕过程中,并未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养分的缺失而导致产后母猪机体消瘦,存在少奶现象。

第三,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为母猪过度喂养,因母猪所摄入能量过高而导致其经络不畅,极容易引发疾病,从而导致母猪少奶。

第四,在母猪泌乳过程中,受到惊吓或者其他刺激,影响了其正常的泌乳机能,最终导致母猪少奶。

第五,若母猪产后感染,常导致其体温升高、食欲不佳,极容易引发母猪各项泌乳机能的紊乱,进而少奶。

2.2 临床症状

母猪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乳房较小并松弛,乳腺不发达,泌乳量日渐减少,部分母猪甚至无法正常出奶。若仔猪食欲需求未得到满足,常追赶母猪吮吸,导致母猪发生应激反应,同时仔猪因饥饿而不断嘶叫。此时若未及时治疗母猪,极容易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甚至引发仔猪的死亡。

2.3 中兽医治疗方法

母猪产后少奶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若未及时治疗母猪,常引发仔猪发育弛缓、抵抗力降低,进而染病。从当前母猪产后少奶治疗情况来看,西医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同时效果显著,因而可采取中医方法治疗。在母猪少奶的中医治疗中,首先需深入分析母猪少奶的原因,接着对症下药,确保药物直达病灶,以实现药到病除。在治疗母猪少奶时,需结合不同发病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但是需注意严禁各类催乳方剂内加入食盐。

(1)针对初产母猪内分泌紊乱,缺乏雌激素即孕激素而引发的乳腺发育不良问题,可采取下述方剂治疗:

方1:将1个新鲜胎衣,充分洗净后切碎并煮熟,分3次为病猪喂服。

(2)针对母猪营养不良引发的产奶不足、产奶过多而引发的产奶不足、生理机能减退而引发的泌乳不足问题,可采取下述方剂治疗:

方1:为母猪提升饲料营养价值,喂食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高脂肪易消化优质饲料、高蛋白饲料等,如50%的玉米、27%的糠、10%的鱼粉、10%的豆饼,3%的动物油。

方2:党参、熟地、黄芪、王不留各50 g,通草40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3~5日。

方3:取新鲜小鱼或新鲜鲫鱼1 kg,捣碎鱼头后加入通草10 g、适量生姜及大蒜,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3~5日。

方4:将新鲜蚯蚓250 g洗净后切碎,混入红糖200 g,给病猪开水冲服或版聊饲喂,每日用药1~2次,连续治疗3~5日。

方5:将海带500 g加清水泡开后切碎,加入虾皮500 g、猪油75 g、白酒100 ml适量水煎煮后给病猪候温灌服,每日早晚各1剂,连续治疗3~5日。

方6:将红糖200 g、鸡蛋5个、白酒100 ml,充分混合后为病猪拌料喂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3~5日。

方7:将花生500 g、鸡蛋5 g,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拌料喂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

方8:将豆浆2 kg、猪油200 g加清水煎煮后给病猪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3日。

(3)针对母猪过肥而引发的产奶不足问题,需降低其日粮能量,减少其中蛋白质添加量,每日引导母猪适当运动。为母猪皮下注射500~1000IU的催乳素,每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2日。同时配合使用下述中药方剂:新鲜柳树皮500 g,当归100 g,木通50 g,水1.5 L,煎煮后取汁液为病猪拌料喂服,每日早晚分别用药1次,连续治疗2~3日。

(4)针对因不良刺激而引发应激反应、激素分泌减少所导致的母猪少奶问题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优化母猪养殖环境,为其提供清洁、向阳、通风、干燥、安静的圈舍条件,营造适宜的光照、温度及湿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出现突然惊吓等各种不良刺激,同时采用下述方剂治疗:益母草50 g,炙黄芪、熟地各40 g,茴香26 g,红花20 g,木通18 g,麦冬、官桂、赤芍各12 g,红糖适量,加清水煎煮,每日1剂,连续治疗7日。

(5)针对母猪因乳腺炎、乳头管狭窄、乳腺管阻塞等乳腺疾病而引发的泌乳排入障碍问题,采取下列方剂治疗: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各50 g,当归30 g,川芎、红花各20 g,加清水煎煮后给病猪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2~3日。同时将1瓶云南白药、适量高度白酒混匀后,采用纱布蘸药并对母猪肿块揉搓。

2.4 预防措施

在母猪怀孕过程中,为其提供充足的钙元素、磷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保持母猪良好的生活状态,为其喂食易消化食物。对母猪体重加强重视,若母猪过于肥胖也可能出现产后少奶问题。需合理搭配母猪精饲料以及粗饲料,以提升母猪抵抗能力。在母猪分娩后1~3日,需为母猪补充营养,以帮助其尽快恢复体力,需注意防止母猪吞食胎衣,以确保母猪健康。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猪病呈现出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养猪现代化以及规模化的发展,传统的西药治疗方式并无法满足大规模养殖场实际需求。中草药治疗仔猪腹泻、母猪少奶症具备良好的功效以及发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灌服方剂病猪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何谓中医“七方”
青蒿治畜禽病有特效
鸡中毒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