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靶辨证在邪伏肾络型慢性肾炎中的运用

2022-12-11 21:08刘馥溧巴元明
中医药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

刘馥溧,巴元明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慢性肾炎简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本病病程长且发展缓慢,病情变化复杂,起病隐匿,在疾病早期患者身体无明显不适,常常耽误就诊[1],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之对各种影响疾病进展因素如劳累、感染等的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炎大多以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抗凝、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等治疗为主,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由来已久,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确切疗效。目前对于本病虽没有明确的中医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将其归结到“风水” “水肿”“血尿”“尿浊”等范畴[3]。仝小林院士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病,将中医宏观调衡与西医微观治疗相结合,提出“态靶辨证”的辨治组方思路,以态即以疾病的病因病机为基础确立主治方,以靶即以疾病的证候为依据确立用药及其加减,实现态靶双调,标本兼治。仝教授临床在治疗慢性肾炎上,运用“态靶结合”的特色辨证组方思路,针对邪伏肾络型慢性肾炎患者,以“邪伏肾络”为态靶,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为症状靶,运用升降散疏风透邪、升清降浊、活血通络为靶方治本,同时,根据慢性肾炎之蛋白尿、血尿常因急性扁桃体炎等感染诱发或加重的特点,在靶方升降散的基础上以金银花、连翘、冬凌草清热解毒利咽为靶药加减治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风水”“石水”“肾风”“尿浊”“血尿”“腰痛”等范畴,其病机本质多属本虚标实,素体脾肾亏虚,风热外邪乘虚而入,郁阻表里气机,湿热毒瘀内蕴,病情日久邪气深伏于肾,致肾络瘀滞。慢性肾炎发展过程中,风、热、湿、毒、瘀病理因素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因此论治慢性肾炎,应注意从风、热、湿、毒、瘀论治[4]。具体而言,本病一般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在其发病前驱期、急性加重期,多由风热外邪从口鼻而入,上袭于肺,肺失宣降清肃,卫表郁闭,症见咽痛、发热等,随着病邪入里化热,风水相搏,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水饮浊邪内停,上犯清阳,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热迫血行,血溢脉外,发为血尿;病程迁延,脾肾亏虚,固摄封藏失职,清阳不升,精微下注形成蛋白尿;气虚不运,湿阻气滞,血瘀于内,邪气潜藏深伏于肾络,导致肾络瘀阻,常并发血肌酐、尿素氮上升等异常表现[5]。故临床上对于治疗慢性肾炎,在培本固元、健脾补肾的基础上,疏风透邪、升清降浊、活血通络应贯穿始终。因本病病本为虚,不耐攻伐,用药宜轻清灵透,因势利导,取火郁发之之意,给伏邪以出路;邪伏于肾,阻滞肾脏气机,致气机升降失司,故治疗上宜重视升降相因,使清气得升浊阴得降。久病邪气入血及络,治疗当气血同调,通行络脉,使气行则血畅,血畅则络通。

2 态靶辨证组方原理

中医学诊断疾病注重整体审查,擅长辨识人体宏观环境,以辨证论治为本,强调根据每个人的证候特点,四诊合参,分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进一步遣方用药,以改善患者主观的身体感受为治疗目的。现代医学则更关注人体局部症状体征,凭借其先进的科学设备与器械,擅长从微观分子角度认识疾病,基于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从疾病的发病机制出发,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更注重各项客观指标的变化情况。仝小林院士认为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各有利弊,遂提出将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等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优势互补、各取所长,从而孕育出一种全新的“态靶辨证”的中医学特色辨治模式[6]。态靶辨证中的“态”是一个较为系统化中医范畴的大概念,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整体状态的概括。其包含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又高于中医学中“症”“证”的概念[7]。“靶”则是在“态”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主观不适、体征、各项客观异常指标等,其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观不适、体征为“症靶”,客观异常指标则为“标靶”[8]。而“靶方靶药”则是仝教授遴选的针对疾病病靶、症靶、标靶的常用治疗方药。“态靶结合”组方思想,旨在将中医思维与现代药理研究紧密结合,做到宏观调“态”与微观打“靶”双管齐下[9],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

3 态靶辨证组方思想在邪伏肾络型慢性肾炎中的运用

3.1 靶方升降散调病之“态”

升降散出自《伤寒温疫条辨》,是清代名医杨栗山调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之代表方,为历代医家临证治郁热之总方。方中以僵蚕为君,性平辛咸,气味俱薄,既可升清散火,又能降逆化浊散结滞之痰毒;蝉衣为臣,性寒甘咸,具清热解表、祛风胜湿、宣毒透达之功[10];二药配伍,质地轻清,升浮宣透,升阳中之阳,泄气分之郁火热毒,且味咸皆可入肾,透肾络伏邪。姜黄为佐,气辛味苦,理气解郁,凉血活血;大黄为使,性寒味苦,通腑泄热,化瘀解毒,推陈致新,擅降浊阴;二药相伍,行气血而调畅气机,透散血分之郁火、瘀毒,降阴中之阴。四药合用,共奏疏散透邪、升清降浊、气血同调之功。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肾炎,使气通血和,上清下达,六腑通利,正盛邪却,每多奏效。邪热从外透达而解,则急性期之咽痛、发热自除;血热得清,尿血自消;浊阴、阴火得以降泄归位,则血压自降;气行则津行,血行则水行,故水肿自消;浊阴得降,清阳自升,邪毒得解,正气复原,脾肾健固,则蛋白尿自除;肾络得通,湿痰瘀毒等伏邪得以透散,则肌酐自降。由此可见,升降散为治邪伏肾络型慢性肾炎之总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升降散既能显著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明显改善肾脏功能,还能下调大鼠肾组织足细胞线粒体ROS的表达,有利于肾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延缓肾脏病慢性进展;又能逆转肾脏超微结构病变,促进正常肾脏细胞的新陈代谢,且能抑制异常细胞增殖[11]。亦有研究表明升降散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NOX4信号通路表达,抑制氧化应激状态,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12]。从方中具体用药来看,有药理学实验研究显示僵蚕提取液有明显的抗凝、改善微循环、抗血栓的作用[13];蝉蜕醇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14];姜黄所含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可明显阻止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以及基膜增厚,抑制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减少肾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并可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14];大黄所含的大黄素则具有减少细胞外基质、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促其凋亡的作用,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15]。总而言之,升降散在临床方面具有减轻和降低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血肌酐的作用,在药理学方面则具有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免疫抑制、抗凝、抗肾脏纤维化等机制减轻肾脏损伤从而保护肾脏的作用。

3.2 靶药金银花、连翘、冬凌草调病之“靶”

慢性肾炎在早期及因感染诱发加重的急性期,其病机多属于风热邪毒伤络。风邪与热毒相互搏结,上犯肺之门户,外达腠理,则见咽痛、发热,迫血伤络而见血尿。所以在治疗上须重视祛风透邪、清热解毒,透风于热外,散血中伏火,兼顾气分和血分。金银花在表能疏散气分风热,入里则能解血分之毒,又能凉血散血[16],偏于透散上半身之热邪;连翘苦寒清热,轻清上浮,善于透达表里三焦内外郁热,既能泻心火、破血结、利小便,又能凉解上焦之风热;二药相须为用,宣散升浮走于上,清气凉血,表里双清,共奏疏散风热、凉血解毒、火郁发之之功,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对。慢性肾炎患者因外感风热邪毒而诱发或加重,症见发热、咽痛等症者,皆可用之,剂量宜轻,防止重用损伤阳气,致邪气冰伏、凉遏不达[17]。冬凌草,味苦性寒,功善清热解毒,活血定痛,适用于咽喉肿痛等症。上三药苦寒直折,偏走上焦,质清宣散,长于解毒,透邪于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8],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典型的广谱抗菌类中药,同时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连翘提取液具有抗菌、抗呼吸道病毒、解热抗炎的作用。研究发现冬凌草水提物对多种细菌均有抗菌活性,提示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19]。经药物成分萃取发现,冬凌草所含单萜、倍半萜等多种化合物均具有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对咽喉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9],故临床常将其作为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急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急性期的靶药。

4 病案举隅

曹某,男,24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现病史:发热3天,体温最高达39℃,既往患肾病综合征病史5年,现口服“醋酸泼尼松1.25 mg/日,qd”,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潜血(++)80Cells/μL,红细胞计数31.2/μL,白细胞计数31.6/μL,管型计数8.1/μL,上皮细胞计数31.6/μL;细菌60.1/μL;24 h尿量290 mL,尿总蛋白2 420.7 mg/L,24 h尿蛋白总量0.70 g/24 h。血常规:白细胞10.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66%,淋巴细胞百分比0.244%,红细胞3.9×1012/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压积34.1%,超敏c反应蛋白109.37 mg/L。肾功能:血肌酐157 μmol/L,尿酸545 μmol/L,尿素氮14.02 μmol/L。刻下症:发热无汗,咽痛咽干,口干口渴,偶有干咳无痰,双下肢中度水肿,周身酸痛,右下肢痛甚,行走困难,坐轮椅来诊,恶心,纳食减少,头晕不痛,大便干,2日一行,尿少色黄,24 h尿量约300 mL。舌淡红苔薄黄略腻,脉浮细数。查血压120/100 mmHg。咽部可见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处方:蝉蜕6 g,僵蚕9 g,酒大黄5 g,姜黄8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柴胡20 g,黄芩10 g,炒栀子10 g,淡豆豉15 g,猪苓10 g,茯苓10 g,芦根15 g,3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2剂发热即退,头晕、周身酸痛、咽痛、咳嗽消失,口干口渴减轻,双下肢水肿、沉重乏力明显减轻,仍有恶心纳差,大便每日5~6次,质稀,尿量增多,24 h尿量约800 mL,步行来诊,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上方加减如下:柴胡18 g,黄芩10 g,法半夏9 g,太子参10 g,沙参12 g,蝉蜕5 g,连翘15 g,生姜3片,炙甘草8 g,猪苓12 g,茯苓12 g,泽泻15 g,炒白术10 g,益母草10 g,14剂水煎服。

按:本案患者既往患肾病综合征5年,病程漫长,久病不愈,素体虚弱,不耐外邪。病机总属热毒炽盛,郁闭表里,邪伏肾络。表邪郁闭,邪热无以外越,故出现发热无汗,周身酸痛,右下肢痛甚;邪热上犯肺胃之门户,灼伤津液,出现咽痛而干,口干口渴,干咳无痰;湿热浊邪阻滞三焦脏腑气机,故恶心、纳少、头晕、大便干结;气机升降失调,水液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故而尿少,水饮泛溢于四肢,则见水肿。舌红苔薄黄略腻、脉浮数亦为一派风热湿邪弥漫表里之象。实验室指标方面,尿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提示血尿,乃热迫血行,血溢脉外所致;从中医角度出发,尿蛋白数量异常是由湿热内困,脾肾气机升降失职,清阳不升,精微下注形成;血肌酐升高提示随着患者慢性肾炎病情的进展,肾功能同时受到损害,肌酐毒物排泄失常,蓄积体内,类似于中医毒瘀伏络。故选方升降散为主,疏风透邪,清宣郁热,升清降浊,行气活血调“邪伏肾络”之态,加金银花、连翘两味靶药清热解毒利咽,柴胡、黄芩清泄胆火,炒栀子、淡豆豉火郁发之,猪苓、茯苓利水消肿,芦根清热利湿,生津止渴。重在调畅表里气机,透表宣郁,第2剂发热即退,病情好转,续以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治之。

5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隐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其发病早期和急性期多因感染诱发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同时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甚至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仝小林院士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慢性肾炎其发病过程中,风、热、湿、毒、瘀等病理要素贯穿始终,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病久诸邪潜藏深伏肾络,损伤肾气,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浊结滞于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20]。故针对邪伏肾络型慢性肾炎患者,创造性提出系统的“态靶辨证”治疗思路,以“邪伏肾络”即络瘀为态,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等为靶,以升降散疏散透邪、升清降浊、活血通络为靶方,加用金银花、连翘、冬凌草清热解毒为靶药,以西医病名为诊断,中医辨证思路与西医辨病体系相结合,宏观调衡与微观治疗双管齐下,标本兼顾,全方位地关注疾病发展全过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客观指标,做到精准全面地处方用药,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血尿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护理实施效果探究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慢性肾炎,一定会导致尿毒症吗
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血尿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扁桃体切除对伴有慢性扁桃体炎的慢性肾炎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