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笃定前行

2022-12-11 01:16朱秋英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原国学名师

朱秋英

商水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首届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出版论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从中师到中原名师,蜕变的背后是踏实务本,笃定前行

1982年,我初中毕业,中招成绩全乡第一,报了中师。为了能够胜任教学,1986年我报考了河南大学的函授中文专科,1989年毕业后又报考了河南教育学院的中文本科,1992年毕业。但我心底仍有个读研究生的梦,就在工作之余拼命用功,把《现代汉语》翻了一遍又一遍。1999年,河南省教育厅鼓励教师报在职研究生班,我报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近20年的笃定前行,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做一名合格教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13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通知每个市各推荐一名中原名师候选人,周口市推荐了我。在全省20个候选人中,历经名校见习、听课、评课、说课、见习报告、作業、现场讨论、演讲答辩等一系列环节,我最终成为10位中原名师中的一员。在演讲答辩环节,我抽到了“在中国,你最敬佩的老师是哪一位?你读过他的哪些书?他对你的教学有哪些影响?”我回答了最敬佩的老师是魏书生。魏老师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从来不让学生写作文,但他教的初中生参加高考,平均成绩却超过高中生。他怎么能把语文课教得如此轻松愉快呢?我下决心向魏老师学习,陆陆续续买了几乎他所有的论著。我在教育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魏老师的引领。因此抽到这个题时,我很释然,也很顺利地通过了最后一关。

这让我体会到,有准备才有机会。踏实务本,笃定前行,勇于给自己创造机会,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从读书到写书,提升的背后是攻坚克难,点亮学生

高中语文要想教得轻松,必须攻克两大难题,一是作文教学,二是古诗词鉴赏。若想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那是自欺欺人。我下定决心攻克难关,以我之“昭昭”点亮学生。

我把作文当作要攻克的第一个堡垒,展开了作文教学法的探索和研究。在我看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文无定法”、让学生“多读多悟”的观点过于粗放,不适合拿来教初学写作的学生。试想,下棋有棋法,弹琴有琴法,为什么作文这么抽象、复杂的事情却没有定法呢?我摸索出的快速作文法适合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漫画作文和寓言作文等,从审题到构思,从开头到结尾都有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够1分钟审题,5分钟构思,30分钟成文,并且能够举一反三。2008年,我申报的省级课题“高中材料作文的可操作性研究”获得了省级课题一等奖,课题成果就是我的论著《材料作文9课时》。

高中古诗词鉴赏是我要攻克的第二个堡垒。高考考纲对高中古诗词鉴赏的具体要求是“三赏两评”,即“赏形象”“赏语言”“赏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赏表达技巧”是其中的难点,但我查遍所有资料,发现没有哪一本书把“表达技巧”讲得明白。于是,我花了3年时间去研究、琢磨“表达技巧”,然后申报了一项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古诗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并出版了《高中古诗鉴赏手册》。

可以说,我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005年,我主持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规划课题《目标学案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出版论著《高三语文目标学案》,让高三的课教起来轻松自在。2016年,我主持省级课题《高中材料作文自批的有效性研究》,所开发的《高中材料作文自批自改量化评价表》让繁重的作文批改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高效批改。2019年,我主持省重点课题《国学经典诵读在公办中小学推广的路径研究》,探索出了“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经典进课堂”的可行路径。这些成果不仅切实解决了我的困惑,也帮助了省内外众多师生。2013年至2021年,我多次给河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金华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培班”,以及多个地市学校做专题讲座,受到一致好评。原本这些研究跟晋级无关,可是2016年河南省开始让中小学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时,我发现要求的条件我都具备了。于是,2016年我评上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19年获得了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领军人才”荣誉。

这让我体会到,有付出才有成功。攻坚克难,点亮学生,就是最好的晋级。

从教书到育人,跨越的背后是心系教育,担当使命

要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借圣贤教书育人,用经典点亮心灯。国学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饱含着古圣先贤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修齐治平的智慧。诵读经典,使学生身心健康、志存高远、彬彬有礼、沉稳厚重,形成修齐治平的格局,体悟人生奉献的最高意义。

从2016年起,我就在教授高中教材之外,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经典进课堂”,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诵读《大学》《中庸》《孝经》《论语》《道德经》 等。这些经典培养了学生“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德,涵养了学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而且,从2016年学校高一新生诵读《大学》《孝经》《道德经》 《论语》开始,商水县第二高级中学就一直坚持经典诵读,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中取得了辉煌成绩。

我一直带领我校教师及工作室每一届的省市级名师近300人坚持诵读经典,用实践验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希望更多教师加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心系教育,担当使命,点亮心灯,笃定前行。

这让我体会到,有目标才有动力。“师”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寄语青年教师: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本栏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中原国学名师
“垂”改成“掉”,好不好?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御中原 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