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教育现状和改革探究

2022-12-13 14:18徐懿
西部皮革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技艺服装

徐懿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 408107)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伴随着人们生活观念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对于服装设计与配饰搭配往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推动了我国服装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服装生产单位需要不断进行服装配饰设计的更新,将以往面料加工为重点的运营方式逐渐开始向面料研发、服装设计、生产加工以及对外营销等为一体化的综合运营体系方面迈进,其对服装设计与配饰搭配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急剧提升。就当前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现状来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这就需要相关院校能够针对当前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现状进行仔细分析,并明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此来提高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对学生服装设计水平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现状

服装配饰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对于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包括中西服装史、服饰设计流程、配饰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配饰设计效果、配饰材料与应用、配饰造型设计、配饰结构设计、配饰搭配技巧、纤维艺术设计、配饰制作、配饰展示设计、配饰创意设计等。服装配饰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的最后一个学年,主要面向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等专业学生开设,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服装设计知识和结构工艺基础掌握程度相对较为完整,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术经验,是进行创新设计实践、锻炼其创造性的最佳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正逐渐从学生角色开始逐渐向工作角色过渡,学生面临毕业设计和工作实习,配饰设计课程在这一时期的介入能够为学生带来一些新思路[1]。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服装配饰设计与搭配相关知识,是完善学生服装设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改革,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服装配饰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技巧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掌握,从而提高学生服装设计能力。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与高校为应对市场变化,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并且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相结合,然而在学生市场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却较为乏力,无法满足当前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等市场环境所提出的要求。

2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且与市场发展实际脱离

通过笔者的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而且灵活性不足,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地位,其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另外,很多职业院校与高校在硬件设施配备方面有所不足,教学场所较为固定,设备不够完善,尤其缺乏一些教辅工具,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思维始终被教师所引领,除教材当中的内容之外,无法接触到较为新颖的知识、资料和服装配饰设计材料,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无法及时地获取当前时尚界最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成果,学生设计思路与创新思维都受到很多限制,所设计的作品也往往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大部分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过多模仿和借鉴他人作品,导致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思维培养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流于形式[2]。

2.2 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性

目前来讲,我国很多职业院校与高校服装配饰设计课程开设过程中,还存在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一方面,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服装设计教育,我国职业院校与高校服装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最明显的是学生实践环境并不完善,在课堂设置方面,服装教学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实用性的问题,这也极大影响了我国学生服装配饰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尤其专业课程比例相对较少,公共课程比例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于服装配置设计所必须掌握的营销和时尚趋势理解不足,关注度不够,这也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部分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过于强调艺术设计,而没有注重学生服装设计技能方面的提升,部分教师未真正实现传统工艺技法的传承与现代时尚理念的融合,导致学生进行设计的作品拘泥于理论知识,仅停留在纸上,无法实现商业化,这也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3 服装配饰设计作品理论化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服装配饰创新设计思路,使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运用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艺技法来进行优秀服装配饰作品的创作,并实现作品的商品化,从而创造出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作品。但目前来讲,服装配饰设计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服饰服装配饰设计作品的讲授过于理论化,只强调创作思路与技艺技法的运用,却没有真正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所设计作品的市场化[3]。

3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路

3.1 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直接决定了服装配饰设计课程开展的效果与质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不但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尤其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知识内容仅为基础知识与技术技巧的讲授,学生未来所能够获得的成果取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性格喜好,以及对知识与技巧的运用程度。所以,每一个学生性格与兴趣爱好不同,其对传统手工艺选择也会不同,而教师无法将每一个传统技艺方法都传授给学生,尤其无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予以特别传授。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课程开展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设计技巧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服装配饰设计课程内容创设多个主题专题,并根据所选择的主题来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再以问题形式来予以引导、考查学生对信息资料搜集的能力。对于服装配饰设计基本技法的掌握则可以通过专题主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外自主予以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相关主题专题课程内容的搜索,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得到启发,从而进行传统技艺与新材料在设计思路当中的融入,创造性地思考如何进行创新设计,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前时代流行潮流趋势的优秀作品。另外,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针对所设计作品,结合当前市场流行趋势进行合理调整,以传统技艺的灵活应用来焕发出服装配饰设计新的活力,从而实现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使课程与当前服装市场发展相结合。

3.2 合理进行课程内容专题性与实践性创新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改革要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外服装时尚流行潮流,要增强课程内容的专题性,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与积累。例如,教师可以将课程依据服装设计配饰按照品类分类,以专题形式来分部开展教学,如分为首饰设计专题、包装设计专题、鞋帽设计专题等等,通过循序渐进的递进式方式来予以统一规范化调整。教师在进行各个专题讲授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大胆创新、大胆设想,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开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设计前期所产生的灵感进行草图的绘制,并加强对主题的拓展与延伸,逐渐向成品制作过渡,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及实践技巧的掌握。

此外,教师还要将当前服装配饰所应用新材料引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多种材料,结合不同的设计主题和设计理念,融入多种不同的新材料,将这些材料以不同的形态融入到服装配饰设计当中,例如借鉴一些花草树木以及一些废弃物,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服装配饰设计当中,要能够真正打开学生的创新思路与设计、创新思维,要以材料的合理选择来实现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创新变革,使学生能够创造性设计出多种不同类型或风格的服装配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3.3 注重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创新融合

服装配饰设计离不开传统优秀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时尚的融合,教师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传统优秀技艺技法,融入现代时尚设计理念与全新材料,创造出既符合传统技艺与文化传承,又体现出现代时尚理念的设计作品,这都需要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传统设计技艺手法,并做到与时俱进,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在课程内容当中融入全新的时尚观念,要准确把握当前服装时尚流行趋势和服装配饰流行风格,使传统技艺技法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4]。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刺绣主题,将传统刺绣技艺以新的方法来进行服装配饰的设计,如采用彩线与棉花进行缠绕,依据个人喜好进行型号与形状的设计,如设置出树叶形、心形、球形等等,运用刺绣技艺来进行图案设计,这一设计制作手法相对较为简单,而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图形图案的创新设计和色彩搭配选择,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设计出多种相关联的系列作品。

再如,教师也可以创设竹编技艺设计主题,利用传统的竹编工艺,将竹子锯成多种不同形状,再结合这些不同形状材料,采用不同的穿法和造型以及搭配技法来设计出不同的服装配饰作品,例如首饰和包装配饰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将传统手绘、雕刻技法融入到服装、配饰、图案设计当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自身的创新理念融入到传统技法的运用中,创设出更加丰富且富有创意的服装配饰作品。

3.4 注重服装配饰设计课程的市场化衔接

服装配饰设计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当前服装配饰市场发展的有效衔接,在课程伊始就需要明示学生,要想将其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成为商品,既要讲求原创,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所以,在进行服装配饰设计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个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进行服装配饰设计时,既讲求工艺,同时也要懂得利用多种渠道去进行展示、宣传和营销自己的作品。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当中,将作品作为一款商品来看待,注重每一个细节,将配色、成本与用料融入到创作当中,还要重点考虑产品定位等多种因素,提前将学生由学习角色向设计师职位工作状态过渡,从而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和作品市场化意识,进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可以掌握符合服装配饰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5]。

4 结束语

结合上述文章内容所述,在科技与文明快速发展的现代,人们思想意识和对服装配饰的认知不断深入,同时对于服装配饰流行趋势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且在人们审美观念及个性化意识的增强下,服装配饰的设计也开始越来越多元化,这就需要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具备更高的素质,要具有创新思维,这都要求服装配饰设计课程重视教育改革,结合当前国内外服装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掌握服装流行趋势中的新元素,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技巧的培养和积累,针对当前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育现状中实践性不足、教师思想观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学理念落后等多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从学习能力自主性、内容创新性、服装配饰材料选择与设计激发传承和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培养出符合服装业发展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技艺服装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服装设计教学的困惑与变革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道具服装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